課堂教學提問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通常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而進行問答教學的一種形式,也是一門語言藝術。但值得注意的是,現今的物理教學中仍大量存在無效提問現象,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問過碎、過雜、過濫的問題,使物理課由課改前的“滿堂灌”變為“滿堂問”,問題不切中要害,失去啟發性,不能啟迪思維、激發求知欲。(2)問題之間缺少關聯,無層次感,且問題指向不明,學生無從回答。(3)設置的問題偏離了學生最近發展區,難易程度把握不當,無法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4)問題缺乏新穎性,不能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這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受到抑制,不利于提高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所以要精心設計,巧妙地提出問題,這對提高物理教學效果非常重要。那么,在物理課堂中如何巧妙提問呢?
一 聯系實際,把握適度
提問聯系實際,就是在掌握教材知識點的基礎上,把具體的知識點與生產、生活實際和當前熱點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設疑提問,這樣既夯實了基礎,又培養了能力。
如在“大氣壓強”教學中,可以設計這樣幾個提問穿插在課堂教學中:(1)上節課我們知道液體內部有壓強,那么氣體內部是否有壓強呢?(2)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為什么多以烤食為主?(3)高壓鍋為什么能將食物較快煮熟?
再如在“汽化和液化”教學中,我們可以圍繞“神舟九號”提這樣幾個問題穿插在課堂教學中:(1)“神舟九號”所使用的燃料和助燃劑是液氫和液氧,它們是通過什么方式由氣態轉化為液態的?(2)“神舟九號”發射沖天時,我們看到有很大很多的“霧團”,它是怎樣形成的?“神舟九號”發射沖天在即將脫離大氣層時,常會有部分物體從飛船上脫離下來,這些物體原來起什么作用?這些問題既有實用性又有時代性,讓學生感到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
二 契合時機,“問”和“答”之間留時間
是否提問,何時提問,這是根據教學實際而定,同時,還要處理好兩方面停頓:(1)老師提出問題后,需要留出適量的時間,不宜立刻重復問題或請學生回答;(2)指定學生回答后,老師應延遲少許時間,再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這樣做的好處是,留給學生足夠的回憶、思考、總結的時間。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課堂提問取得良好效果,更易實現教學目標。
三 激發興趣,啟迪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各種知識的原動力。日本教育家木村九一說:“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童的入迷。”在課堂教學中,若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就能把學生的潛能不斷地挖掘出來,形成強大的內驅力。我對初二學生從第一堂課“引言”開始就著手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在“引言”教學中根據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提出這樣幾個問題:(1)夏天雨過天晴的傍晚,天邊會出現彩虹,而冬天為什么沒有?(2)扔出的石塊為什么總會落回地面?(3)為什么“神舟九號”上天后可以繞地球旋轉卻不掉下來?(4)雷雨天氣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產生的,為什么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5)鐵塊投入水中沉底,而鋼鐵制造的萬噸巨輪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通過這些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想學好物理的欲望。
四 設疑問題,層層深入,承上啟下
物理學科章與章、節與節之間,都有密切的內在聯系,如果教師在講授新課時,能按照教材本身的內在邏輯關系,設計出聯系知識、提出承上啟下的問題,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在學習“電阻的并聯”一節時,筆者提出這樣的問題:先提問串聯電路中電流關系、電壓關系、電阻關系,學生回答后,再提出新問題,如果電阻是并聯,電流關系、電壓關系、電阻關系將如何?這樣的提問如同在新舊知識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使學生既復習了舊知識,又激起了對新知識的探索欲望。
五 巧妙提問,要求教師要精心備課
“石本無火,相擊而靈光”,一堂課中教師一個個巧妙的提問,常常可以一下子打開學生思想的閘門,使他們思潮翻滾、奔騰向前,有所發現和領悟,收到“點擊關鍵,一問傳神”的效果。在物理學科中要使提問啟發學生,需要教師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沒有高質量的問題,無法引領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空乏的提問,學生沒有興趣,課堂形成簡單的對話,所以需要教師精心準備問題,備課時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精心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找出學生的難點或者困惑點、興趣點,然后形成問題,由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引領學生的學習方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教師備課來說,要求就高了,所以要求組內的教師能相互配合,取長補短,發揮集體備課的力度。要精心準備每一個問題,并且對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也要預先思考清楚,從而以高質量的問題來引領自己的教學活動。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教學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它能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可見,不能巧妙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就無從談起。教師提問要做到精致巧妙、靈活多變,課堂追求的是“一問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用探究的目光進入每個角落,激發興趣,引導思考,而這些又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的,這就是巧妙提問的魅力所在。
總之,巧妙提問如春風、如甘露,能讓學生清新、爽快,讓課堂靈動,讓物理教學鮮艷奪目。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