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課堂教學,情境創設不可輕視。新課改下,教師在教學中非常注重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的情境可以提高教學效果。但因過于追求情境教學,在教學實踐中出現了許多問題,有的教師甚至走入了情境教學的誤區,每課都使用情境教學。本文結合近幾年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踐,試圖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情境創設誤區加以分析、歸納,尋求對策,以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真正實施有效課堂的理念。
一 當前教學中情境創設存在的誤區
新課改下,為適應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極大地提高課堂效率,大部分教師嘗試采取各種方法來提高教學效果,情境教學就是其中之一。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有部分教師走入了情境教學誤區,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
第一,每課必有情境創設。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情境創設并非唯一,有些教師認為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情境創設缺一不可。
第二,情境創設只用于導入環節。有許多信息技術教師只注重在課堂導入時用情境創設,講述新課時基本不用,這是對情境教學的另一誤區,良好的情境教學并非只用于導入環節,應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踐需要來創設情境,無需固定在某個環節。
第三,高于生活實際。創設情境需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才能激起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如一次聽課時,一位初中信息技術老師,在課堂上大量講述iphone手機的資訊,他以為當今iphone引領時代潮流,網絡、電視上關于蘋果手機的資訊非常多,學生一定會感興趣,結果是學生反應冷淡,這就是典型的高于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初中生普遍對手機接觸不多,何況是iphone這種高端手機。因而,情境創設須考慮學生實際,不能脫離學生生活。
第四,情境創設無趣,缺乏新穎性。教師在教學中創設情境的目的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情境創設有趣且適合學生的需求。曾聽過一節信息技術課,教師以奧運福娃導入新課,讓學生學習動畫制作。教師用多媒體在課件上展示福娃動畫片時,大部分學生都不感興趣,更沒有教師預想中的激動。課后我問學生上課感受,學生說關于奧運和福娃,在課堂上聽了好多次了,基本上每科教師都用來舉例,已經沒有新鮮感了。可見此情境創設不但沒幫助課堂教學反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情境創設需講策略、技巧
1.創設情境要切合實際
創設情境不是提升教學效果的唯一方式,教師在教學中要適度、適量、與時俱進,不要逢課必設。信息技術課相對來說是初中生比較喜歡的科目,教師只要抓住學生對網絡的興趣愛好引導學生,有些信息技術課堂可以直接導入,或者采取經典案例引導等方式,沒有必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創設情境。
2.創設情境不可脫離教學目標
要注意情境創設的目標是為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不能為創設情境而創設,使情境創設淪為形式。情境創設以教學內容為依據,使學生在情境的誘導下,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積極性。信息技術教育的內涵確切地講是指學生能運用信息技術工具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實際問題,并非單純指信息技術技能本身。因而在教學信息技術過程中,情境創設要切合教學目標,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境創設要有始有終
大部分教師在講課時只在導入新課時采用情境教學,其實這也不符合情境教學的初衷。一個成功的情境應貫穿于整個課堂的始終,從開始的導入到最后的總結,步步設置情境,從情境中提出任務。每一個環節的情境都是前一環節的延伸,每一個任務的提出都是在上一次任務完成的情況下進行一定的提升。正如南京大學鄭毓信教授所說,好的“情境設置”應滿足一個基本要求:就相關內容的教學而言,特定情境的設置不應僅僅起到“敲門磚”的作用,還應當在課程的進一步開展中自始至終發揮一定的導向作用。
4.情境創設應樸實、有效
教學情境創設的本意是給枯燥的信息技術操作加入一點人情味,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好信息技術。情境不是“花架子”,不僅僅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情境的創設應聯系學習內容,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創設。
新課程呼喚科學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歸。強調情境創設的生活性,其實質是要加強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的聯系。為此,第一要注重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學生鮮活的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情境的資源。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學生的經驗。信息技術是要為日常生活服務的,必然反映日常生活的真實面貌。信息技術教學情境的創設一定要尊重生活實際,符合客觀規律,不要人為地編造與生活不相符的情境內容。因此,教師擷取的教學素材、創設的問題情境應該是源于生活的。以現實生活作為背景,不能忽略了現實情境存在的可能性,導致教學因情節失真而與生活斷層、脫節甚至相矛盾。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對信息技術技能的學習,又難以達到讓學生正確認識生活、了解生活、學會生活的目的。
三 總結
情境創設須綜合多方面的需要,既要考慮教育教學條件、學生的認知水平及生活實際,又要切合教學內容對應教學目標。信息技術教學中,大膽進行情境創設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一定要注意策略技巧,真正發揮情境教學的功效。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