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縱觀現今飛速發展的教育事業,社會上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擁有“一技之長”的人才,而是樣樣都精通的全能型人才。在如今的教學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慢慢變得被動。教師從不主動激發學生的自我創新意識,這對于學生、社會都是一種極大的損失。充分發揮學生們的創新思維,這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關鍵詞】創新思維 初中 美術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2-0153-01
美術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其主要是指使用線條、色彩以及形體等藝術語言來進行描繪的一種藝術形式。通過以上幾種手段,在平面上塑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用此來表達作者對于審美感受的態度和想法。
一 走進奇幻絢麗的美術世界
美術是什么?形象地說,就像是安徒生書中的美麗童話世界,充滿著童真的快樂和自由;是久石讓手中彈奏的輕美音樂,令人身心放松,為之神往;是達·芬奇千奇百怪的意象大腦,吸引無數人為之探秘。
二 美術創新思維含義
美術創新思維是指以新奇原創的思維方式解決美術問題的一種思索過程,人們通過這種思維方式就能突破常規的思維界限,以超越常規甚至與常規違背的方法去思考和理解問題,想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獨創、有非凡意義的思維成果。美術創新思維的本質在于將創新意識的本能愿望提升到主觀能動的探索上,實現創新活動由感性思維到理性思維的飛躍。創新思維的特點就是思想的超前性、流暢性、敏感性和變通性。
三 初中美術教育現狀
在我國很多學生自身對于美術學習缺少足夠的熱情和探索精神,這就逐漸導致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缺失。
1.美術課程資源開發的缺失
近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很好地帶動了美術教育環境的改善。但是教育部門調查顯示,美術課程資源在各個學校仍然比較欠缺。主要表現為:美術教學設施不齊全,在有些學校,還沒有建立專業的美術學習場所,對學生開放的時間不充足。義務教育觀念的陳舊,學校為追求升學率,學校把教育學生的中心放在了文化課程上,這就導致了美術課程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大大下降。學校對課程資源從不進行擴充,美術課完全是以學科為中心,不但課程的多樣性與綜合性得不到一定的體現,而且還不能與學生日常的生活緊密相連,使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難以得到提高。
2.學生擁有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但缺乏動力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任何事情,只要有興趣,相信一定就能夠成功。但如果沒有興趣,就會缺失動力,美術學習也是如此。初中生擁有對美術良好的興趣,但這種興趣不會保持很久。慢慢地就會失去對美術學習的動力。另外,各個學校一直把美術安排在副科的位置上,地位在學生的心目中得不到提高,其價值不能被學生正確認識。這也導致了老師在教學工作中失去積極性。久而久之,美術課程就成了擺設。
3.年輕教師缺少專業的培訓和經驗
對于剛剛步入教育崗位的年輕教師來說,對于具體的教學工作還不太了解,在教育理論方面往往學習得不夠全面,對于教材和學生面臨的問題也無法做出正確的解析和回答,關于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掌握得不夠熟練,這就容易出現失誤。
四 提高初中美術教育水平的方法
第一,擴充學校美術資源,健全學校美術學習場地,讓美術課程在學校的地位得到提升。
第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創新美術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我的聰明才智,勇于在美術上創新。
第三,提升美術課程的地位,讓美術課程與其他主要學科有同等的地位,增強老師和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五 將創新思維應用到美術教育中
1.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中國的教育模式大都是以被動的方式進行的,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老師與學生的關系是一種被動的關系。要想改變這種教育模式,老師和學生就要多進行交流和互動。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的關系要形成一種主動的關系,老師與學生同時進行畫畫,分別對彼此的作品進行評價,這樣才能有進步、有創新。
2.培養初中學生創新的心理素質
在美術作品的創作中,要激發學生們的創新意識。暗示他們把創新作為美術創作的一種動力,主觀上改變對于美術的偏激看法,用樂觀的心態和創新的意識去創作美術作品。
3.將創新思維應用到美術教學中
中學生美術創新思維的培訓僅僅限制在45分鐘的課堂上是不夠的。在今后的美術教學中,要盡可能地與學生形成互動的格局,不定期地舉行美術繪畫比賽,以此來激發學生對于美術創作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六 結束語
美術教育是一項持久而奇妙的互動教育,對于中學生來說更是非常重要,因為他們還處于懵懂期,對于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滿著美好的想象,而這些想象都會通過他們的手畫在一張張潔白的紙張上。讓我們一起堅持美術教育,激發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李楊.淺談美術設計教學對創新思維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0(8)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