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在的幼兒多為獨生子女,在社會交往中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特定場合的文明禮儀修養。抓住幼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關系到幼兒一生的發展。本文探析了文明禮儀滲透于幼兒日常生活的教育策略,以促進幼兒良好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養成。
【關鍵詞】幼兒教育 日常生活 文明禮儀 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2-0166-02
文明禮儀是人與人在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行為準則。我國是文明禮儀之邦,禮儀教育作為提高民族素質的一項工程,蘊藏在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的文明禮儀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需要從幼兒階段抓起,在幼兒日常生活中進行文明禮儀滲透教育,不僅切實可行,而且非常重要。
一 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理論基礎
自20世紀40年代起,行為主義心理學家開始致力于幼兒社會行為習得的理論研究,大致分為條件作用學習理論和社會認知理論兩類。
條件作用學習理論,以巴甫洛夫和斯金納的研究成果為代表。強調把外界環境視為刺激,把機體的伴隨行為視為反應,而學習就是刺激與反應之間形成的聯結過程。按照這種理論,幼兒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是由于受到外部刺激和強化所產生的。
社會認知理論,以班杜拉的理論觀點為代表。強調觀察和模仿是幼兒習得社會行為的最基本方式。依照這種理論,幼兒的文明禮儀行為是通過觀察和模仿而獲得,成人在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引導的同時,更應注重自身的榜樣示范行為。
二 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的教育事業普遍存在著高度重視知識技能的教育,卻往往忽視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培養的現象。由于幼兒缺乏一定的文明禮儀教育,往往會導致行為失調。在幼兒園中展開禮儀教育,將文明禮儀教育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習慣,是一項迫在眉睫的工程,而且意義重大。
1.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價值功效
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可以保持幼兒的自信心和獨立性,并學會尊重他人。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就容易被他人接納,直接或間接地帶來發展機會,使幼兒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與人交往、處事的能力。良好的文明禮儀,有利于幼兒專注力的培養和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的研究表明,懂得文明禮儀的幼兒,其身心會更加健康,而且懂得關心他人、朋友更多,學習成績也更好。
2.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內容
文明禮儀教育,涉及交往禮儀、生活禮儀和學習禮儀。中華民族是傳統的文明古國,中國人歷來注重對人文倫理的探索,當今幼兒要養成重視文明禮儀的觀念,習得日常禮貌用語,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友愛伙伴。在生活禮儀方面,培養幼兒節約糧食的好習慣,不挑食、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整潔;保持服裝整潔、干凈,講衛生,規范坐立;了解并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規則,注意讓路和讓座等。在學習禮儀方面,遵守秩序、保持安靜、舉手發言、尊重他人意見等。
3.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原則
在進行幼兒文明禮儀教育時,需要注重把幼兒園的教育資源與家庭社會的教育資源進行挖掘整合。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使教育生活化;在教育的組織形式上,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兒的生活教育化。做到理解幼兒和尊重幼兒,對幼兒的不良行為習慣,要循循善誘,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榜樣示范,讓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三 文明禮儀教育在幼兒日常生活中的滲透策略
幼兒的文明禮儀教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重要節日及各項活動,都是實施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將文明禮儀教育滲透于幼兒游戲、學習、勞動、娛樂和日常活動中,滲透在幼兒園同伴及成人的各種交往中。
1.從細節入手,將禮儀教育融入一日生活和重要節日
幼兒園的日常活動內容豐富,非常適合在一日生活,諸如學習、進餐、睡覺、游戲中,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針對日常生活的每個環節,從細節入手,引導幼兒認識到規范的做法,并針對幼兒容易出現的不規范行為提出更加具體、細致的要求。
每天幼兒入園時,晨間談話中可對幼兒的文明用語進行教育。通過晨檢,幼兒能從中體驗和學習講衛生、懂禮貌等文明禮儀。將禮儀滲透到晨間早操中,學會自覺排隊,做到服飾整齊。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編排禮儀兒歌,提高幼兒禮儀學習的興趣。開設“餐前十分鐘”活動,以游戲活動為訓練手段,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接受禮儀教育。
將禮儀教育融入教學活動中,使幼兒時刻受到良好地語言和行為習慣的熏陶,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均衡的發展。例如:在游戲活動時,不小心碰到別人,要主動說“對不起”。充分利用主題節日,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例如,在父親節或母親節,鼓勵幼兒自己動手,為家長制作賀卡作為禮物,寫下要對父母說的話。
2.重視環境創設,營造幼兒文明禮儀養成的氛圍
環境是無聲的老師,幼兒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不自覺地習得文明禮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實施幼兒禮儀教育時,充分挖掘和利用環境中的教育因素,營造良好的物質環境與心理氛圍,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感知體驗文明禮儀的真與美、文明禮儀活動的快樂。可以對幼兒園的環境進行美化,在教室墻面、走廊、樓道上布置一些與主題一致的常用禮貌用語、禮儀行為圖畫、禮儀兒歌等。
創設文明禮儀的教育氛圍,讓幼兒快樂習得禮儀規范。幼兒的思維具體形象、語言理解能力較弱,可以利用生動形象直觀的教育形式,比如通過講故事、看圖說話、學習兒歌等,啟發幼兒對文明禮儀的認知。在班里利用游戲活動時間,讓幼兒學習互相幫助、禮讓等。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開展主題活動,適當進行獎勵,提高教育成效。
3.樹立榜樣,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
培養幼兒良好的文明禮儀,可以運用榜樣示范法,教師和家長要樹立好榜樣作用。在儀表方面,要大方得體、衣著整潔;在語言方面,要談吐文明、尊重幼兒;在行為舉止方面,要文明優雅,做到文明禮貌待人、言行一致,為幼兒文明的禮儀行為塑造良好的形象示范。
4.實現家園共育,倡導幼兒園和家庭共同努力
通過口頭宣傳、家長會、家園聯系手冊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培養幼兒文明禮儀行為的重要性。加強幼兒園與家庭的交流和合作,取得家長的配合,以保持幼兒園和家庭教育的同步性,堅持從正面塑造和培養幼兒的良好品性,還要經常組織幼兒參加社區禮儀實踐活動。
四 結論與教育啟示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讓幼兒從小將文明禮儀行為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成為自己的習慣,才能為以后構建自己完美的人格,為將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幼兒的文明禮儀教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的方法還有很多。堅持不懈進行探索、研究和實施,相信文明禮儀教育之花,肯定會結出人才輩出豐收之果。
參考文獻
[1]羅翠麟.淺談開展幼兒園禮儀教育的措施[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1(9)
[2]穆紅海.幼兒一日活動中禮儀教育的滲透[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2(1)
[3]潘曉江.讓文明禮儀教育滲透于幼兒一日活動中[J].考試周刊,2012(86)
[4]黃麗娟.加強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策略的研究與探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7)
〔責任編輯:項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