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已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數字化時代,而在這種發展局勢下,中職學生網絡成癮的問題成為了網絡數字化時代亟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以中職學生網絡成癮的個案為例,對其網絡成癮的心理進行分析,進而提出教育實施的對策。
【關鍵詞】中職學生 網絡成癮 心理分析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2-0176-01
近年來,在網絡不斷普及的基礎上,青少年成為了網癮群體中的主導,而中職學生又是青少年網絡成癮中一個非常嚴重的群體,并逐年上升。中職學生作為我國未來技術人群發展的主力軍,其素質的高低對我國未來生產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在中職學生網絡成癮這一發展局勢下,加強對中職學生網絡成癮的心理分析,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的教育對策,對中職學生未來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 中職學生網絡成癮心理個案分析
1.中職學生網絡成癮個案
小亮是一個靦腆的中職二年級學生,他來自農村,家庭比較貧困,學習成績不是很好,在班級中幾乎沒有朋友,他網絡成癮的癥狀非常明顯,為了上網經常不吃飯使得身體嚴重缺乏營養,即使這樣他上網的熱情也從未退卻。小亮的班主任對這一問題和他進行了交流,在交流中,小亮反應,他的網癮主要集中在網絡游戲上,認為自己只有在網絡游戲中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同時,據小亮反映,網絡成癮的局面,在男生中以網絡游戲為主,在女生中以上網聊天交友為主,部分男生有瀏覽黃色網站的經歷。
2.網絡成癮心理分析
從小亮這一網絡成癮的案例中可以發現,中職學生網絡成癮并不是對計算機或互聯網這個物質的本身感興趣,而是對網絡中的網絡游戲、網絡信息、網絡交際這些內容上癮。同時,網絡所具有的隱逸性,也為中職學生網絡成癮的心理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客觀條件。中職學生遠離家庭的束縛,并有一定的經濟支配能力,在個人時間相對充裕和低成就目標等特征的影響下,這都為中職學生網絡成癮心理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同時,中職學生正處于心理和生理的成熟發育期,在個體心理和社會能力上還不是很成熟,部分學生對未來前景過于擔憂,不僅喪失了學習的信心,還容易產生抑郁、焦慮心理,這時,就會從網絡環境中尋求解脫。
在網絡這個自我的溝通環境中,中職學生很容易體會到被尊重和擁有強大力量的感覺,這也深深地吸引著中職學生。而隨著中職學生對中職學校學習和生活環境的不斷適應,很多高年級的中職學生會對學校生活產生一種厭倦感,進而將熱情投入到網絡游戲、網絡交友之中,逐漸對網絡產生依賴。
二 教育對策
1.加強中職學生在互聯網上的使用教育
從以上分析中發現,中職網絡成癮的學生對網絡功能的使用是非常單一的,主要集中在網絡游戲、聊天、看電影等娛樂功能上。不可否認,學生對網絡具體有哪些功能了解得根本不透徹,因此,中職學生所在的學校、自己的家長和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將網絡的其他功能展示給學生。在這方面,中職學校可以開設網絡知識課程,將網絡所具備的求職、教育、即時通信、銷售等功能進行展示,教育學生運用網絡來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服務,讓網絡成為自己的助手。同時,教師可以將網絡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向學生展示,學生家長應適當限制孩子的上網時間和內容,加強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端正學生上網的目的,提高學生對網絡的認識。
2.改變中職學校的教學方式
在學生網絡成癮的比例上,中職學生遠遠高于青少年中的其他群體,這一現象的發生和中職學校有著必然的關系。目前,中職教育所實施的教學模式都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先在課堂中學習專業理論課程和必要的公共文化課程,然后再到實驗室或生產車間進行實踐。雖然中職學生不需要面臨升學的壓力,但時間緊、任務重,這就導致了中職學生對學業的敷衍了事,進而不能在學習中獲得任何的成就感,使學生向網絡靠攏。鑒于此,中職學校目前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改良:(1)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制本校教材,盡量向儀器工具等安裝操作步驟的驗收教學上靠攏,向深奧難懂的原理上減少。(2)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定期舉辦一些課外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3)在評價指標上放寬,注重對學生心理變化和思想品質的關心,將學生的注意力從網絡中轉移到專業技術的學習中去。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學生網絡成癮的形成,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而對中職學生教育對策的進行就需要從這些因素中出發,并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實施。只有這樣,才能使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使用原則,更好地培養自己的專業素養,減少網絡成癮所給自己帶來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王慧靈、劉廣利.中職學生網癮現狀及干預策略研究[J].成功(教育),2011(10):76~77
[2]吳莉.中職學生網絡成癮的危害及其對策簡析[A].第二屆中青年心理衛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
[3]凌國軍.中職校網絡成癮學生心理調查研究報告[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教通訊),2009(12):43~45
〔責任編輯:項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