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綏化學院的學前教育專業于2008年成立,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主要培養具有學前教育專業基礎知識,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與實踐能力,至少具備1~2項突出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以下針對綏化學院近三年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筆者進行了關于畢業生本人就業情況的反饋情況調查,主要對他們的就業地點、單位性質、勞動關系、勞動時間、工資、“五險一金”購買等進行了調查,從中找出突出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對策,以期對綏化學院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特別是為綏化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進行有效的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綏化學院 學前教育 就業情況
【中圖分類號】G6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5-0029-02
一 綏化學院近三年學前教育畢業生的就業現狀
1.2011屆34名畢業生的就業狀況
就業地點:農村6人,城鎮28人。單位性質:公立幼兒園9人,私立幼兒園17人,其他8人。勞動關系:事業編制2人,長期聘用制18人,臨時聘用制9人,其他5人。勞動時間:8小時11人,8~10小時19人,10~12小時3人,12小時以上1人。工資:1000元以下3人,1000~2000元24人,2500元以上7人。“五險一金”購買:全部辦理6人, 部分辦理21人,完全沒有4人,沒辦理但用其他方式補助3人。
2.2012屆46名畢業生的就業狀況
就業地點:農村9人,城鎮37人。單位性質:公立幼兒園7人,私立幼兒園30人,其他9人。勞動關系:事業編制3人,長期聘用制24人,臨時聘用制13人,其他6人。勞動時間:8小時17人,8~10小時23人,10~12小時4人,12小時以上2人。工資:1000元以下3人,1000~2000元36人,2500元以上7人。“五險一金”購買:全部辦理13人,部分辦理由28人,完全沒有1人,沒辦理但用其他方式補助4人。
3.2013屆49名畢業生的就業情況
就業地點:農村8人,城鎮41人。單位性質:公立幼兒園9人,私立幼兒園28人,其他12人。勞動關系:事業編制4人,長期聘用制27人,臨時聘用制16人,其他2人。勞動時間:8小時有13人,8~10小時26人,10~12小時7人,12小時以上3人。工資:1000元以下3人,1000~2000元37人,2500元以上9人。“五險一金”購買:全部辦理13人,部分辦理有26人,完全沒有3人,沒辦理但用其他方式補助7人。
4.三年對比,突出現狀
以上數據表明,自綏化學院學前教育專業2008年成立以來,招生人數在逐年增加;畢業生入公立幼兒園帶編制的人數雖逐年有所增加,但仍然寥寥無幾,入私立幼兒園及其他早期教育機構的人數明顯增多,從事其他行業的人數也在增長,還有一些選擇自主創業;三屆畢業生基本上都集中在市區就業;薪資待遇基本都在2000元以下;工作時間長,“五險一金”購買不完全到位;幼師隊伍的職業穩定情況不好,跳槽現象時有發生。總的來看,三年就業率幾乎都達到100%,就業前景很好。
二 綏化學院學前教育畢業生就業現狀的影響因素
1.社會環境和制度
第一,城鄉就業不均衡,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滯后。目前,大量畢業生在市區就業,而農村學前教育師資力量極其薄弱,幼兒的入園率低,幼兒園管理體制不正規,長期得不到國家和政府的足夠重視,致使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遠遠落后于城市。
第二,用人單位招聘門檻提高,都是優中選優。目前,用人單位對招聘幼師的標準不斷提高,這無疑給學生制造了就業壓力,影響了畢業生的就業率。
第三,幼兒教師的工資水平低。目前,幼師的工資待遇普遍都很低,特別是應屆生更低,大多數畢業生都是無編制,月薪在1000元左右,不供吃住。隨著物價不斷地上漲,除去生活費用,所剩無幾,生活壓力很大。
第四,就業緊張的社會大環境對學生擇業的影響。在目前就業難的形勢下,幼師卻呈現供不應求之勢,但編制少,工資低,市區對幼師的需求都趨于飽和狀態,對學生擇業產生很大的壓力,因此導致崗位多、畢業生流動性大等現狀出現。
2.普遍存在的高校擴招制度
高校擴招,導致學生人數過多,由于基本設備設施不足,導致教學質量下降、校園生活空間擁擠,入學率高,畢業率也高,但就業單位和崗位有限,導致競爭激烈,就業壓力大。
3.家庭因素
一方面,我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有的本身就不喜歡這個職業,是家長的意愿或迫于就業壓力才選擇的這個專業,學生本身不喜好,學不精,難就業。另一方面,多數家長無法接受學生到西部或農村任教,從而存在著選專業和就業方向的矛盾觀念。
4.畢業生主體因素
第一,就業期望值偏高,就目的具有較強的功利性和利己性。本專業畢業生在擇業的過程中表現為對用人單位的性質和待遇考慮較多,一味追求高待遇的工作,沒有腳踏實地的精神,沒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和就業意識。
第二,求職方式多樣化。幼師好就業,但因為工資待遇低,“勞動和所得不匹配”,導致人才被一些工薪福利優厚的單位所“俘獲”,幼師隊伍流動性大,崗位多,求職方式多樣化等現狀。
三 針對綏化學院學前教育就業現狀所反映的問題提出應對策略
1.改革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的管理體制
目前要著重解決的兩個問題:(1)要把學前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使之成為其中的基本組成部分;(2)要改革學前教師的人事制度,保障幼兒教師的基本待遇,穩定教師隊伍。
2.加大政府資金扶持力度,提高幼兒教師待遇
政府應該積極創建公立性質的幼兒園,規范和扶持地方私立幼兒機構,提高幼兒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在政策上扶持農村學前教育,鼓勵學前教育畢業生到農村就業,為其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物質保障,以此吸引畢業生在擇業問題上的傾向,促使就業不平衡的現狀得以改變。
3.發揮家庭的紐帶作用
畢業生家長可以廣泛利用自己的社會資源為孩子營造更好的就業環境和就業機會,共同幫助畢業生順利就業。
4.高校應因材施教,給予畢業生就業指導
高校作為人才的生產者,除了要關注人才市場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關注人才本身。因為人才本身是一種主體性、差異性、多變性的特殊產品,高校應在人才培養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樹立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加強學前教育專業生的綜合素質,拓展實踐的渠道,加強就業指導工作,培養學生正確的就業觀念和就業意識,深入研究幼教發展現狀,用最前沿的教學實踐指導學生就業,廣泛收集就業信息、創造就業機會。
5.高校控制招生數量,社會嚴把從業準入關
首先,各高校應提高招收幼兒教育專業學生的標準,并控制招生數量、優中選優,從整體上提高幼教事業的門檻;其次,根據《教師資格條例》的規定,嚴格幼兒教師的從業條件和標準,對已進入幼教工作崗位的不具備條件者,必須進行清理整頓,提高行業準入的“門檻”。
6.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存在著主觀上的就業觀念與就業現實脫節的矛盾,總是眼高手低,一味追求高薪和優越的生活環境,面對當前緊張的就業情況,必須正視現實、確立合理的就業觀,提高競爭力,更好地突出綏化學院畢業生本科學歷的優勢。
四 前景展望
從整體來看,我校專業的畢業生有著更好的發展空間、學歷優勢以及專業素質,目前現有的學前教育專業在校生中大多都是中大專學歷,本科學歷不足5%,各幼兒園渴求“熱愛幼兒教育、學歷較高、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幼兒教育理念新、技能全面”的學前教育畢業生。而綏化學院的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職業意識強、技能好、基礎理論知識較系統、知識面較寬等特點,符合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而我院學前教育畢業生就業率從成立以來的2011~2013屆幾乎達到100%,這也顯示出社會對綏化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的認可,可以看出,其就業前景還是很有優勢的,在立足本省就業的同時,我校應考慮外省招生,促進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全國性就業。
參考文獻
[1]謝坤.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報告與分析——南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知識窗(教師版),2011(11)
[2]唐玉鳳等.長沙地區高職學生就業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8)
[3]梅俊宇.推進城鄉學前教育均衡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0(22)
[4]唐敏.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期望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昆明學院學報,2011(2)
[5]遲桂榮.新形勢下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就業前景深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0(18)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