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途徑,教育改革最終發生在課堂上。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卞N煉課堂教學的真功夫正是撬起新課改、撬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兩個支點的核心。
課堂上,教師一招一式皆見功夫。梨園有一句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要想練就一身課堂教學的真功夫,就應用心破解英語課堂教學的核心“密碼”。我認為,課堂教學的核心“密碼”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錘煉好課堂教學的真功夫應從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 前奏曲:課外的功夫
1.勤于讀書
作為一名教師,我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站在講臺上的時候是坦然、自信滿滿、胸有成竹的。而這一切,最基礎的是,每個教師都需要具有豐富的知識,而讀書就是獲得知識最好的方法。讀書點亮智慧,書香潤澤心靈。知識是奠定課堂教學的“底氣”,知識是教育智慧的源泉,智慧能給教學帶來“靈氣”,一個有“底氣”和“靈氣”的教師在課堂上才會大氣,才會表現出敏銳的教育機智,在教學效果上顯現真功夫。
那么,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我們應讀一些什么書呢?首先是讀自己喜歡讀的書?!_卷就有益!最好是以文補理,以理補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都可以讀,“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其次是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如美國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以及“兒童中心論”的教育思想;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的教育思想,其代表作為《給老師的建議》;美國教育家布魯納的發現教學理論——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等。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與外國教育家對話,目的就是獲得中西教育理論的交流與璧合。最后學習新課程理念、英語課程標準、新教材等。如《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等都應好好讀一讀,通過讀就會發現許多新理念,就能有的放矢地組織好教學。
2.深入鉆研教材
作為一名教師,最基本、最核心的素養就是解讀文本的能力。“解讀文本是一件最能顯示教師‘功力’的活兒:一篇課文教什么,怎么教,是否教到點子上,能否讓學生真正受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解讀文本的功力?!睂W習鉆研教材,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有思想的教師必須首先徹底理解教材內容,并牢牢記在心里,在需要講解時能夠有條不紊,講得頭頭是道、清清楚楚,使學生一聽就明白。這就迫使教師不得不下一番苦功夫,從各個方面去觀察并深入研究教材的內容,直到掌握為止?!币虼斯P者建議,老師們要正確理解教材、準確把握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體現自主性地探索教材,突出整體性地活用教材。
3.提高學科素養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必須成為研究者”,只有成為研究者,才能實現專業化。我認為,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學科素養方面,特別應學會“四研究”。小學階段的“四研究”: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課堂、研究考試,這里的研究考試主要是指把一些新的測試題型滲透到日常的作業訓練當中,使學生見到不慌張。同時,我所說的學科素養也包括備課、說課、作業、評課、教學設計、作業設計等教學基本能力。要想上好課,必須全面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
二 主旋律:課上的功夫
1.打造高效、充滿活力的英語課堂
高效課堂的高效體現在三個方面,即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結合。其中,“效果”指教學結果和預期教學目標的吻合度,反映課堂的“扎實”,不能偏離或悖于教學目標;“效率”指取得的效果與投入時間、資源的關系,追求投入的消耗最低化和取得的效果最優化,反映課堂的“充實”;“效益”是教學過程及結果的整體收益,反映課堂的“價值實現”,從整體上能實現學生的發展價值。高效課堂是這三方面共同發揮作用的結果。如果說一個課堂是高效的,從外部和結果上看,就是學生的成績好;從內部和過程看,就是學生學得好。學得好,包括“學會”、“會學”、“想學”三個方面,也就是說,如果一個課堂是高效的,那么就一定是活力課堂。用“情智教學”的首創者孫雙金老師的話來說就是:“活力課堂就是小臉通紅、小眼發亮、小手直舉、小口常開?!?/p>
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要形成自己的風格教學。根據近幾年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經驗總結,我認為每位英語教師都應該結合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要求,在不斷創造自身教學特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其中尤其需注意要不斷形成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教育心理學認為,“小學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幫助兒童學會學習并熱愛學習,并使他們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其次,要創設美的教學情境。在小學英語情境教學的課堂中,學生在情境中通過大量的視聽來感受和理解所學語言知識,使教學過程變得生動、形象、直觀,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進行語言的反復感知,促使語言技能逐步形成,從而達到引導學生在真實語境中能學以致用,較自如地用英語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感情。教師可以利用直觀的教材內容激活情境、創設趣味性的游戲活動豐富情境、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拓展情境、運用準確的體態語言引導情境、講究生動的教學方法優化情境等。
2.教學創意新穎
這一點具體表現在:(1)教學設計課前導語:先聲奪人、引人入勝。如在詞匯教學中可借助于游戲導入、簡筆畫導入、歌曲導入;在對話教學中可借助于復習導入、實物激趣導入、情境導入;在閱讀教學中可借助于話題導入等。小學英語教師如果能成功利用各種導入法,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小學英語教學將會擺脫簡單、機械的模仿。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形式,還會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課堂教學的效果一定會大大提高。(2)整節課有幾個小高潮。(3)巧妙結束課堂學習,實現總結、升華、拓展,畫龍點睛,余味無窮。
3.學會傾聽學生
為人之師,傾聽是美麗的、幸福的。傾聽,對老師來說,是落實新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需要,是課堂教學的需要;對學生來說,更是一種關懷、一種尊重、一種賞識。所以,課堂上的傾聽不僅要用耳、用眼,更要用心。課堂真功夫,就是要用心傾聽每一個學生,在關注、傾聽中把握學生的內心世界,尊重學生個性,體現人文關懷。作為教師,我們該如何傾聽?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1)“三到”牢記聆聽別人講話,必須做到耳到、眼到、心到。(2)“四心”入手。平常心,以一顆平常心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導者”“朋友”“導演”上面。用和善、欣賞、接納的眼光,用寬容的心態去傾聽學生的心聲,進行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細心,“把學生有缺點的成長當回事”“傾聽他們的酸甜苦辣”“傾聽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傾聽他們的痛苦與歡樂”……所有這些都需要老師的細心。耐心,傾聽需要一種定力。課堂上學生時常處于一種“憤悱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教師不要輕易打斷學生的發言,要有充分的耐心,要有執著的精神。信心,我們應充分信任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把他們看成是一個個特征鮮明的個體,充分發展他們的個性。教師學會傾聽是教師道德責任感的體現。一個有傾聽意識和習慣的老師,他一定更善于觸摸孩子情緒的脈搏,一定更會聽到孩子思想抽穗、情感裂變、知識拔節的聲音。真正傾聽意味著平等、尊重,它是心與心默默地靠攏,是情與情悄悄地對流。
4.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
教育部2001年印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明確提出,新課程應“逐步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學習方式的變革是指從傳統的學校教育采用的接受學習方式轉變為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為主要特點的現代學習方式。現代學習方式的本質是以發揮人的主體性為宗旨,以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由許多具體方式構成的多維度、具有不同層次結構的開放系統。教師在課堂學習中要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1)要以學生為本,注重“主體參與”。有的教師對此提出了六個“讓”,是頗有見地的?!傲弊?,即目標讓學生清楚、疑問讓學生討論、過程讓學生經歷、結論讓學生提出、方法讓學生總結、練習讓學生自選。(2)合作學習作為實現現代學習方式轉變中的重要一環。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認為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合作學習理念。其次要培養有益于英語學習的情感態度。再次要設計合理、有效的學習任務。最后要增強團隊交流合作意識。只有實現合作學習的有效運用,才能把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落到實處,才能真正練就課堂教學的真功夫。
三 回旋曲:課后的功夫
1.善于進行教學反思,堅持寫“教后記”
有人說,對一個教師來說,推動其事業發展的應該有兩個輪子,一個叫做“情感”,一個叫做“思考”。教育情感能使教師熱愛學生,忘我地工作,并從中體驗到奉獻的自豪;教學思考則能使教師明確教育方向,智慧地實施教學方案,同時不斷總結、提煉、升華自己的教育實踐經驗,為構建有效課堂提供保障。
教學反思主要反思:(1)教學理念,課堂上是否做到了“以學生發展為本”;(2)反思備課過程,即備課與課堂實施之間,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是否到位;(3)反思教學設計,即對課標、文本的理解是否與實際緊密結合;(4)反思師生關系,即課堂上師生心靈之間是否真正做到了溝通與碰撞;(5)反思教學得失,成功的課一定有方法,失敗的課一定有原因。在反思中成長,在反思中超越,在反思中創新,在反思中享受教育的幸福。
為了深化反思,最好的辦法是堅持寫“教后記”。持之以恒,一點一滴,用寫“教后記”來記錄課堂教學的成功與敗筆,積累實踐經驗,增長教育智慧,使每一節課都練得爐火純青、常教常新。
2.整理課堂教學實錄和教育案例
整理課堂教學實錄,就是從研究的角度,對一次非常成功或帶有許多遺憾的但已經過加工、改進的課堂教學過程翔實地記錄下來,包括課堂每一個教學環節、師生之間的活動過程、活動中師生的對話、行為表現等。有人稱之為“用鋼筆錄像”。
整理教學案例,則主要是指用教育故事、教學隨筆、教學日記、精彩片段賞析、教學課例研究、教學設計案例等形式把課堂教學的一次次、一段段的寶貴經歷記錄下來。這樣做,既能促進教師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為開展教學研究拓展平臺,又能為撰文立說奠定堅實的基礎。
3.撰寫教學經驗論文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要想盡快縮短成熟期,盡快提升專業化水平,既要精于課堂教學,又要善于撰寫總結,還要學會做課題。對于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來說,只要把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做法、一些思考、一些發現記錄下來,稍加整理,就有可能成為一篇不錯的論文。
愿小學英語教師都能錘煉出一身課堂教學的真功夫,都能潛心研究課堂教學藝術,盡快走進新課堂、感悟新課程,盡快由成熟走向成功,同時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最好、更快的發展。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