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幼兒英語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視,新的幼兒英語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探索之中。英語兒歌具有朗朗上口、簡短易懂、韻律和節奏感強的特點,是幼兒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和載體。利用兒歌學習英語,能使幼兒打好英語基礎,鞏固英語知識,還能鍛煉幼兒的實際應用及人際交往能力。
【關鍵詞】兒歌 幼兒英語教育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5-0167-02
興趣是學習英語的基本條件,而兒歌是激發幼兒學習英語興趣的一個重要方式。對幼兒來說,兒歌是一種聽覺藝術。兒歌把英語學習中枯燥的詞、句變成了愉快的旋律,不僅讓幼兒感覺到愉悅、歡暢,還使幼兒的詞匯量得到了補充,讓幼兒能在愉快的氛圍中輕松學習英語。
一 英語兒歌的特點
1.語言簡單,多反復
幼兒英語兒歌中的詞語、語法簡單,詞匯量少,這不僅適應了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也容易被幼兒理解、接受。如《Riding in My Car》,運用了反復的表現手法,同一句子反復多次,更能加深幼兒的印象。
2.旋律優美,節奏感強
兒歌一般是押韻的,這樣能保持語言的韻律,更好地幫助幼兒學習純正的語音語調,培養良好的語感,從聽覺上帶給幼兒快樂。如《One Two Three,What Do You See?》,在學習這首兒歌時能使幼兒感受和掌握英語的韻律,形成對英語的良好語感。
3.形象具體,生動有趣
兒歌的語言更注重對人和事物的具體描繪。兒歌中所描繪的人和物,會使幼兒唱起來感覺身臨其境,并運用一些摹聲和擬人的表現手法,來增強兒歌的形象性。(1)摹聲:幼兒主要是通過視覺和聽覺來感知世界,在傳入大腦的眾多信息中,音響效果是最深刻的。利用模仿聲音使幼兒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直接沖擊他們的聽覺,喚起幼兒對事物的注意、想象和理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2)擬人:是幼兒英語兒歌中使用最多、最受幼兒喜愛的表現手法,符合幼兒的審美心理。如《I am a bus》,兒歌用第一人稱,將自己比作一輛巴士車,會讓幼兒感覺十分生動、有趣。
4.富有動作性
動感的語言能有效地吸引幼兒的注意,能幫助幼兒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如《Up and down》,這首兒歌節奏明快,富有動感,教師可以根據兒歌的具體內容編排相應的舞蹈動作,使幼兒能邊唱邊跳。身體、四肢的各種活動,不僅讓幼兒體驗到了快樂,而且也增加了英語學習的趣味性。
二 英語兒歌在幼兒英語教育中的作用
1.增強記憶力,開發右腦
人的左半腦主要支配語言、邏輯、數學符號、公式、書寫等抽象思維和記憶的活動;右半腦主要負責事物的形象、音樂、繪圖、空間位置形態等形象材料的思維和記憶。有研究發現:如果對兩個半球中的“弱者”予以刺激,鼓勵它去同強的另一個半球積極配合,結果將使大腦的總效率呈5倍、10倍甚至更多倍的增長。世界上許多偉人的大腦,如愛因斯坦的大腦等,都是左右半腦使用融合的典型。將兒歌運用到幼兒英語教育中,可以使大腦左半球的抽象思維能力與右半球的形象思維能力相結合,有效地開發大腦的右半球,提高記憶力。
2.提高學習興趣,吸引幼兒注意
將兒歌應用到英語教學中,是一種符合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學習方式和途徑。優美的旋律、明快的節奏、動聽的童聲演唱所營造出來的歡快氣氛,會使幼兒心情愉悅,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優美的旋律中,幼兒不僅能口、耳、腦各器官并用,也可以放松身體,緩解腦力,變得精神振奮,注意力更加集中。如《Sitting on the Carpet》,這首兒歌中的“Bunny”也可以換成其他的小動物,根據不同小動物的不同特性,可以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出來。利用幼兒的興趣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更能為幼兒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
3.輔助教學,訓練語感
第一,輔助語音學習。英語和漢語在語音上有著很大的差異。利用兒歌的節奏、韻律可以訓練幼兒對英語句子中語音、語調、重音、節奏的掌握,培養幼兒的節奏感與語感。
第二,輔助詞匯學習。兒歌中也有不少是適合練習詞匯的。盡管兒歌中的詞匯較少,但是對于幼兒來說,這要比機械的死記硬背有效得多,也有趣得多。如《Head,Shoulder,Knees and Toes》,這首兒歌中只有簡單的八個詞,但是通過不斷地重復,能加深幼兒的印象。
第三,輔助句型和語法學習。許多兒歌會從頭到尾反復唱同一個句子,這樣的反復唱有助于牢記句子的結構。幼兒英語并不刻意強調句型、語法,但是教師要給幼兒傳輸正確的句型來訓練幼兒的語感。
三 運用英語兒歌激發幼兒學習英語興趣的方法
1.多聽、多學、多唱英語兒歌
兒歌是一種能促進幼兒英語學習的音樂類型,欣賞兒歌是一種接受語言環境熏陶的方式,對幼兒英語學習而言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剛開始學時,英語兒歌對于幼兒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組織幼兒觀看兒歌、動漫來培養語感。好的語感是在不斷地模仿中形成的,教師要注意塑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如《Happy New Year》,這首兒歌節奏歡快,單詞較少,適合初學者,可以讓幼兒反復地聽,學習單詞,如happy,new,year,進行反復練習兒歌,基本就可以學會了。
學習英語就像學習母語一樣要打好基礎。在幼兒積累了一定的英語知識后,對于兒歌的學習就會較容易些,對于較難的兒歌,教師要引導幼兒在逐步的學習中找到方法。就像《This old man》這首數字式的兒歌,從“one”到“ten”,一旦幼兒學會了,就會不自覺地哼唱起來,教師可以把這樣的兒歌用于跳操或組織活動時的串聯,如此反復就可以達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訓練語音語感的目的。
2.你唱我演,大家齊互動
幼兒大都喜歡扮演式的游戲,通過游戲中的角色對英語的使用,能讓他們增進友誼,有所收獲并且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如《Traffic Lights》,幼兒在學習這首兒歌之前,教師應先組織幼兒觀察生活中紅綠燈的變化規律,幼兒可以根據兒歌中的內容分別扮演交通警察和汽車司機,根據兒歌中呈現不同的信號燈和口令進行交通游戲,這不僅可以使幼兒了解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的交通規則,掌握相關顏色的詞匯(red,green,yellow)和動詞stop,go,wait等的含義,還能滿足幼兒模仿的需要。
3.注重幼兒直觀感受,把握節奏再創造
在學習英語兒歌時,教師可以使用直觀教具,讓課堂更加生動、形象。這樣的直觀手段有助于創設情境,使幼兒能夠感性地了解兒歌的內容,加深印象。如《Eight little baby ducks》,教師可以在演唱兒歌時隨著“One little two little...”將小玩具鴨子拿出來,或通過展示小鴨子的相關圖片,讓幼兒更直觀、生動、有趣地學習,理解兒歌的內容。
兒歌的一大特點就是朗朗上口,幼兒喜歡這種簡單重復的歌曲形式,而且也喜歡去模仿,按節奏學習兒歌會加深幼兒的記憶。如《Once I caught a fish alive》這首兒歌,教師可以用× × ×× × ? ×× ×× ×× × ? 的節奏來念,“One two three four five,once I caught a fish alive.”這樣便于幼兒記憶,學唱起來也就更加簡單而且更具有趣味性。當幼兒能熟練掌握兒歌后可讓幼兒進行再創造,鍛煉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Are you sleeping》,教師可以把兒歌中的“sleeping”換成其他的詞,如“playing”。還有很多兒歌的中心詞都可以換,讓幼兒自己來進行創造,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創造性,也能讓幼兒感受到成就感。
兒歌是一種對激發幼兒學習英語興趣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如果能充分運用兒歌的特點,吸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利用兒歌幫助幼兒掌握英語語言結構,使其順其自然融入到英語環境中,將對幼兒英語教學的效能提升大有幫助。
參考文獻
[1]高敬.幼兒英語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93~95
[2]黃衍玲.幼兒英語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
[3]楊文主編.學前兒童英語教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29~135
[4]歐陽前春主編.幼兒英語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73~81
[5]余珍有.幼兒園雙語教育的實踐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0(4)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