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對兒童詩《搖籃》教學后有些感悟,著重從詩意導入、情感投入,引發幼兒對“搖籃”感受的漫入;形象的教具介入、得當的體態語加入,激發幼兒學習熱情的深入;恰當的語言點撥、童話氛圍的營造,讓幼兒口語插上想象的翅膀三個方面談自己的體會。
【關鍵詞】兒童詩 教具 改編 創編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5-0173-02
幼兒園大班語言《搖籃》是一首溫馨、典雅、恬淡而又富有浪漫色彩的兒童詩。
一 詩意導入、情感投入,引發幼兒對“搖籃”感受的漫入
萬事開頭難,課怎樣導入更好,讓我頗費心思。左思右想、比較權衡后選中歌曲東北民歌《搖籃曲》。“月兒高、風兒明、樹葉遮窗欞……媽媽的寶寶,睡在夢中……”由它導入再合適不過,然而我并沒有用錄音磁帶,而是自己先深情誦讀前邊的歌詞,再清唱此曲會更有感染力、穿透力,更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融合我們之間的情感。果然,歌曲不知不覺地把孩子們引領到一種特定的寧靜、柔和、溫馨的氛圍中。我用心入情地演唱,孩子們安靜癡癡地傾聽,當時的情境特別美妙,令我不禁陶醉,幾乎失控。唱罷,我又柔柔地把其中的唱詞“月兒那個明,風兒那個靜,搖籃輕擺動啊,娘的寶寶睡在夢中,微微的露了笑容。嗯……嗯……娘的寶寶……”強化到孩子們的心中。然后我說:“接下來請寶寶們欣賞一首關于搖籃的詩歌,你們愿意聽嗎?”孩子們很期待地說:“愿意!”于是,我讓孩子們帶著最基本的問題去傾聽詩歌、感受詩歌:(1)詩歌的名字叫什么?(《搖籃》)(2)你從這首詩歌中聽到了什么?(大海是搖籃,搖著魚寶寶……)
教室里非常安靜,孩子們屏聲靜氣地認真聽我用聲音演繹《搖籃》、用情感詮釋聲音。標準的范讀、優美的配樂,孩子們好像融入了童話王國,暢游在童話世界中,完全沉浸在老師預設的教學情境之中,濃濃的學習興趣被激起,柔曼的教學氛圍被營造。我所期望的上課起始階段,我所努力設置的“規定情境”讓我心中充滿感動。
二 形象的教具介入,得當的體態語的加入,激發幼兒學習熱情的深入
為了更直觀地把幼兒帶入這種純凈的意境中,課前我在兩張大卡紙上分別畫出了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的背景圖,又精心制作了星寶寶、魚寶寶、小寶寶、太陽寶寶、蜜蜂寶寶等漂亮、形象、逼真的小圖片。這些大、小圖片的使用,引發了孩子們的熱情,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適時地展示教具總會給人以意外而又情理之中的收獲。
當再聽詩歌誦讀以加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時,我把蓋在大掛圖上的蒙布揭去,此時展現在孩子們面前的是一幅鮮活、直觀、形象的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的大連環畫。伴隨著錄音磁帶的誦讀,教師手指著大掛圖,讀到搖著哪個寶寶時,就要手輕輕晃動那個寶寶,這樣細微的動作自然會增強孩子們理解力、感受力,并以此加深孩子們的記憶力。畫面色彩艷麗、栩栩如生,由此很有效地降低了孩子們對詩歌的理解難度。這樣做既省時又省力,充分調動了孩子的視覺、聽覺等感官,比起只用語言啟發效果更好。幼兒的情感被激發了出來,于是,他們在一種情緒飽滿的狀態下傾聽詩歌、感受詩歌,為理解詩歌內容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依次提問,孩子們踴躍發言,在回答時,教師不時地用肢體語言、體態表情動作來提示和引導,孩子們積極動腦、大膽舉手,表述時口齒清晰,情緒高漲。不論是齊讀、分組讀,還是個別讀,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此情此景,告訴我們,幼兒所熱衷的事應該是學會朗讀、背誦搖籃并練習仿編和創編詩歌,如此才是幼兒素質的提升、能力的培養。而仿編和創編詩歌顯然是一個重要的提升,是本節課的重難點。
三 恰當的語言點撥、童話氛圍的營造,讓幼兒口語插上想象的翅膀
1.仿編活動
老師:“你們知道嗎?在藍天、大海、花園這些大搖籃里,除了搖著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還搖著其他的寶寶呢?這些寶寶很淘氣,偷偷地跑出來玩,竟然找不到自己的搖籃。哎呀,他們的搖籃呀,就在你們桌上的塑料筐里,請把他們送到屬于他們的搖籃里吧。他們的搖籃在這兒?!保ǔ鍪玖硪环兴{天、大海、花園的背景圖幼兒每人拿一個圖片寶寶。)
老師:“你拿的是什么寶寶,她的搖籃是什么?你能仿照詩歌中的語言說一說嗎?”
請拿不同圖片的幼兒都仿照詩歌中的例句說一說。孩子們很投入,看著自己手中的圖片都煞有介事地仿編詩歌,分組送寶寶回家,邊送邊說:“烏龜寶寶,大海是你的搖籃;蜜蜂寶寶,花園是你的搖籃;月亮寶寶,藍天是你的搖籃……”
我們清楚地知道:口語練習是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培養幼兒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孩子們能和諧、文明地交流,還體現了語言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的性質,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應從娃娃抓起。而抓口語,必須為孩子營造說話的氛圍,制造說話的環境,讓孩子有話說、會說話、說好話。而此處的仿編詩歌無疑是在良好語言環境中語言素養的有效提升。
2.創編活動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真厲害,除了會欣賞詩歌,還會仿編詩歌呢!想一想,除了廣闊的藍天、蔚藍的大海、美麗的花園可以當搖籃,還有哪些也可以當搖籃呢?小鳥住在什么地方?小花在哪里含苞待放?小蟲在哪里快樂?怎樣把他們編進詩歌呢?”
幼兒自由練習說話,也可以和身邊的小朋友商量著說說看。幼兒的想象力在這里得到了較好的發展。
孩子們超乎想象的表現不同尋常地精彩,使我認識到老師、孩子和諧的課堂也是一種美麗。這也讓我強烈地感到幼兒的能力絕不可低估,其實,孩子的素養本就不尋常。這堂課,主角顯然是學生,是孩子們在童話氛圍里自由發展。這可能也得益于老師的放手。作為教師,有時真的要舍棄專制權威、自以為是的教育方法,轉而依靠和相信孩子,透過他們頑皮的表象,充分激發他們內心的動力和熱情。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