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數學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改進和總結,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滲透數學思想,讓學生不僅掌握數學知識,更要掌握數學的思想方法。同時教師可以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讓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關鍵詞】中職數學 數學思想 合情推理 研究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5-0185-01
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與學習態度都與普通中學的學生有著較大差異。文化課不好教,數學課則更難教。通過幾年的中職數學教學,筆者初步總結了一些關于中職數學教學的方法。
一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中職學生本身的基礎知識差,學習高中的數學知識也比較困難。事實上,數學學習不僅是指具體的數學知識的學習,而且也是指數學方法的學習,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數學方法,特別是數學的思想方法有著重要意義。數學思想方法總是蘊含在具體的數學基本知識里,處于“潛形態”。教師應該將深層知識揭示出來,將這些深層知識由“潛形態”轉變為“顯形態”,使學生由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朦朧感受轉變為明晰的理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表層知識的發生過程實際上也是思想方法的發生過程。
二 加強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思維與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
實施創新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研究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塑造創造性人格,是數學教學中的熱點問題。長期以來,中學數學教學也十分強調推理的嚴謹性,而忽視了生動活潑的合情推理。數學發展史中的每一個重要的發現,除演繹推理外,合情推理也起重要作用。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它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可以給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讓學生體驗最大成就感。
三 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研究性教學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身生活、社會生活及所學的數學學科知識中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筆者認為關鍵是要轉變學生學習數學的單一方式,引導學生從以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轉變為主動求知,學會學習、發現創新,形成一種問題意識,從而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和實踐能力。而教師在研究性學習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成為研究活動的主體;(2)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會研究的方法;(3)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研究的能力。
四 現代信息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使用
有些內容很難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講解,如從常量到變量的過渡,如函數;從靜態到動態的過渡,如三角函數、點的軌跡等。這些內容都具有動態的特點,或是圖形本身的運動,或是思維的變化發展,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抽象的數學,教師的教學手段、教學方式也需要改進。現代信息技術以文本、圖形、圖像、動畫及影視等多種視頻信息與音樂、解說、擬音等多種音頻信息相結合,形成了生動有趣的美感情境,為學生提供一個聲情同步、形聲并茂、時空統一的數學世界,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是其他媒體所無法替代的。其次是具有多媒體信息同步呈現的優勢。它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人機交流、進行個體化教學。從而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交流。另外,課堂中學生可以自主操作課件,可以反復學習,反復練習,直至理解知識。
五 數學在中職中找準定位,服務專業課
在一段時間內,有人認為中職數學教學也應當按部就班的介紹課本內容,從而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系統化的了解。但是中職數學課與普通中學數學課有較大的區別。
普通中學的數學課是基礎課,是學生的重點課程。而在中職中數學課應當定位于服務專業課,起到為專業課提供相關的知識儲備的作用。因而針對不同的專業,可以選擇增刪一些相應的內容。如計算機專業,在學習的第一年,介紹完集合與邏輯用語之后,應當加入介紹二進制數的轉化知識,為計算機的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對機電類專業,學習了“集合”后,就可以上“立體幾何”。通過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識圖制圖能力。電子類專業,應把“三角函數”“復數”等內容適當提前。特別是三角函數內容中,函數y=Asin(ωx+φ)的圖像要作為重點講解。這種函數在物理學和工程技術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電子商務、會計專業,先學習集合與數理邏輯用語,為學生正確使用數學語言打好基礎。然后學習函數,在學習了二次函數的基礎上,講解幾個重要的初等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及三角函數。接著學習數列、數學歸納法。最后補充一些“概率與統計”知識。
參考文獻
[1]鄭毓信.數學方法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吳蘭珍.職業高級中學數學教學滲透數學思想[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5)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