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將“研究性學習法”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把研究性學習的思想有選擇性的應用到大學物理的教學工作中,從而提高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效率,更好地提高學生思維的方法和能力,讓學生初步掌握主動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從而達到大學教育“授之以漁”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方法 選擇性整合 教學效率 大學物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0-0021-01
大學普通物理課程是理工類高等院校的公共基礎課,它對于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時較少內容較多較雜、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造成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方法較單一等諸多原因造成了該課程的教學效果不太理想,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針對這種教學現狀,各個學校都積極地進行大學物理教學的各項改革活動,旨在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筆者所在學校主要將研究性教學方法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將研究性學習的思想有選擇的應用到大學物理的教學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從幾個方面做簡單的介紹。
一 研究性學習方法的特點
研究性學習方法是20世紀末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教學學習方法,它提倡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多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研究性學習方法是一個靈活性很高的理論,其具體的實施和周圍的軟硬件環境有很大的關系。筆者所在學校就是將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基礎理論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通過在大學物理的教學中選擇性的適當應用研究性教學方法,來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使其真正發揮其基礎類大課應有的作用。
二 具體的實施過程
筆者所在學校通過課堂教學、課外自主學習、適當的評價體系三個方面把研究性教學“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核心思想”深刻的融入到大學普通物理的教學活動中來。
1.課堂教學
第一,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類比法、歸納法、演繹法等科學的思考方法,一方面讓學生高效的掌握了學習的內容,同時潛移默化的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的方法和能力。例如,在“靜電場”一章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對電場強度、電勢、磁感應強度三個基本概念的比較和歸納,通過選取研究對象、尋找場源、分析場源并確定思路三步就可以對這三個基本計算量有一個較好的掌握。
第二,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等靈活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例如,在“光的干涉”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對牛頓環、劈尖干涉、楊氏雙縫等不同實驗的分析方法上的討論,學生自然就得到了分析干涉的基本方法,從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2.課外自主學習
研究性學習思想旨在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如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課堂外積極主動的學習就成了關鍵問題。筆者就通過布置小論文,討論感興趣的問題等方式促進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例如,在學習完熱力學第二定律和熵理論以后,可以讓學生在課外積極探索有關熵理論在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的應用,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領略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習的方法。
三 實際教學效果
“研究性學習方法和大學物理教學的選擇性整合”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該方法的實施,較高程度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充分發揮了其學習主動性。例如,上課時與教師的互動更加積極,課外通過寫論文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課后答疑的質量和數量明顯的提高。(2)該方法的成績不僅表現在良好的課堂效果上,更重要的是該項目很好地培養了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讓學生初步具有了思維的習慣和思維的方法,體會到了思維的樂趣。這一點可以從課外答疑的內容和學生論文內容反映出來。例如,部分學生在看完美國大片《星球大戰》后,用學過的物理知識去分析其中的部分情節是否滿足科學規律,是否會真的發生,從分析的過程中,慢慢具有了科學對待生活的態度等科學精神。
四 特色和創新
將研究性學習方法和大學物理教學的選擇性整合打破傳統的大學物理的教學方法,將現代研究性教學方法和各個學校大學物理教學的實際相結合,創造一套適合情況的新的大學物理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大學物理課的基礎作用,讓學生在輕松學習的過程中,真正領悟到學習的樂趣、知識的力量、思維的奇妙。
參考文獻
[1]孫書華.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探討[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6)
[2]董永江.研究性學習方法探析[J].南都學壇,2000(4)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