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遠程開放教育中課程教師具有與傳統面授教師不同的多重角色與多種職能。本文概述了近十年來比較有代表性的關于課程教師的角色及其職能的觀點,結合省級廣播電視大學基層課程教師的工作實踐,從崗位能力角度分析教師的六種專家角色及其主要職能,探討國家開放大學基層課程教師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國家開放大學 基層課程教師 角色 職能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0-0026-02
國家開放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基礎上建立的、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主要面向成人開展遠程開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學校??偛恳劳兄醒霃V播電視大學組建,分部依托各省級廣播電視大學組建,地方學院和學習中心由分部在所屬區域內依托地市級、縣級廣播電視大學組建。從實施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到組建我國開放大學體系,全國廣播電視大學系統基層教師在遠程開放教育理論指導下,歷經多年教學實踐與探索,通過不斷總結經驗與提升認識,逐步確立了我國開放大學基層課程教師的角色與職能。
一 研究現狀
我國遠程開放教育專家與學者在近十年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中,從不同視角探討了課程教師的角色、能力、職責。首都師范大學丁興富認為遠程教育教師角色的最大變換是從傳統教育中的講授者、教導者和權威者轉變成遠程教育的教學設計者、學習輔導者和朋友的角色,即助學者。此外,教師還要承擔課程主持人的教學管理角色。遠程教育教師既是所屬專業的學科專家又是遠程教育的學科專家。國家開放大學董銳認為輔導教師的工作職責從工作實踐的角度可以分為學術、支持服務和管理三大類別,對其所需能力歸納為學科、教學、媒體技術、組織活動、人際交流、學習評估、管理七種重要的核心能力,輔導教師除了是“兩科”專家外,還應是學習支持服務的專家。上海開放大學毛軍權將教師群體角色定位為五個維度,即服務、管理、技能、實踐、學術,指出可以結合職業生涯理想和具體崗位職責,對“五維”分別賦權組合、選擇側重,通過科研不斷提高專業化能力,形成具有個體特色的角色定位。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周潔貞、王少華指出遠程教育教師的多重角色和“導學”作用體現在“六導”上,即引導(者)、指導(者)、誘導(者)、輔導(者);督導(者)、疏導(者)。教師的職責貫穿于學生課程學習的全過程。攀枝花廣播電視大學胡志金認為基層廣播電視大學遠程開放教育教師的角色定位“六者”,即是學員學情的診斷者,課程資源的整合設計者,學員課程學習的導學者,輔導教學的研究者和信息技術的應用者。
二 基層教師的角色及其職能
綜合上述專家與學者觀點并結合省級廣播電視大學課程教師的工作實踐,從崗位能力需求角度分析基層教師的多重專家角色,即學科、資源、技術、教學、管理、科研,并列舉每種角色的基本職能。其中,基層教師界定為國家開放大學分部、地方學院和學習中心等下級獨立單位中的專職課程教師。
1.學科內容專家
教師應熟悉課程所屬學科或專業的理論體系和知識技能,對于交叉學科需要具有所有相關學科研修經歷,精通課程知識技能及其應用領域,了解課程內容前沿及其最新應用成果,積極參與國內外課程所屬學科的學術活動,不斷提高學科研究能力與應用水平。課程建設中,應能編寫課程大綱、組建課程資源、設計網絡教學方案。課程面授輔導或網上討論與答疑輔導中,對于學生提出的超出課程大綱或拓展應用的個性化問題,應能在回復此類問題中對學生進行學術引導或結合實際案例給予具體指導。
2.媒體資源專家
教師應熟悉國內外與本課程相關的各種優秀資源,了解各種資源的內容特點,善于整合利用已有資源,向不同類型與需求的學生推薦免費學習資源。教師還應掌握多種媒體資源的設計方法,能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采用恰當的媒體形式與呈現方式補充必要的課程資源,征集學生的使用意見,不斷提高課程資源的適用性。同時,積極參與課程資源的研討與評比,交流資源設計與開發的經驗、促進資源的共享與推廣。
3.技術應用專家
教師應了解主流信息技術應用狀況,熟悉相關實用工具軟件、媒體設備的使用方法,探索信息技術在課程輔導中的應用方式,促進課程輔導模式創新。同時,關注新興信息技術發展狀況,積極適應其在媒體設計中的應用方法,探索其在網絡課程中的應用模式,促進信息化教學模式發展。此外,教師還應了解教育技術發展狀況,跟蹤教育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探索前沿教育技術在日常教學輔導中的應用策略??傊?,教師應具備前沿教育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
4.混合教學專家
遠程開放教育的課程教師是既具備面授教學能力又精通網絡教學技能等多種形式的混合教學專家,一般采用基于網絡環境的混合教學模式,即網上自學、面授輔導、在線討論與答疑等形式相結合,主要職責是應用“學教并重”的網絡課程學習資源,引導學生開展網上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
教師應熟悉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理論,掌握面授教學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熟悉學科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具備面授教學能力與經歷。教師還應掌握遠程開放教育基本理論,特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能夠根據課程目標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多數學生能夠接受的技術工具與媒體形式制定混合教學設計方案,引導學生適應網絡學習為主,其他形式為輔的混合學習模式。
5.教學管理專家
教師需要承擔本地區學生的課程教學管理,主要包括:聯系外聘課程主講教師、上級教學部門的課程主持教師、下級教學單位的課程輔導教師,管理網絡教學平臺的課程資源。
對于聘請校外專家擔任主講教師的課程,教師需要與其聯系課程建設事宜,對于課程由上級教學部門負責管理的課程,教師需要與主持教師聯系,咨詢課程要求,反饋優化建議。對于存在下級教學單位的基層單位,教師應保持與下級單位輔導教師的聯系,了解學生狀況并提出指導意見。
教師需要在網絡教學平臺中及時發布、更新、維護課程學習資料,教師是課程學習資源的編制者、發布者、維護者。此外,教師需要在網絡教學平臺中以課程為單位組織本地區師生開展網上教學活動、組建網上教學團隊,教師是網上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推進者、督促者。
6.科學研究專家
鑒于遠程開放教育的課程教師是學科內容、媒體資源、技術應用、混合教學、教學管理等多種專家角色的合一,為不同程度的提升每種角色的能力水平與服務質量,應該開展以上某方面或多方面相結合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三類:學術課題、資源建設與應用項目、教學與考試改革項目。學術課題包括學科研究、遠程開放教育研究。資源項目包括多媒體教材、IP課件、專題課件、網絡課程等形式。教學與考試改革項目應結合課程特點、學生實際狀況、單位軟硬件環境,側重應用先進教育理念、新興信息媒體形式和教育技術學前沿成果,開展網絡教學及其支持服務的實踐探索與模式創新。教師可以根據個人專長與客觀條件,研究具有較高實用價值的課題,并將成果應用于課程教學實踐中。
三 結束語
隨著國家開放大學的成立,遠程開放教育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基層課程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增強多重角色意識,在不同場合靈活轉換角色、恰當履行相應職責,不斷提高學習支持服務質量和效果。此外,還應積極適應開放與遠程教育的信息化與國際化發展趨勢,通過多種途徑與渠道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課程學習支持服務,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成為一名高素質的面向基層服務的終身教育專家。
參考文獻
[1]丁興富.遠程教育學(第2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董銳.遠程教育輔導教師職責與能力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2(9)
[3]毛軍權.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教師群體角色定位模型的研究[J].成人教育,2010(1)
[4]周潔貞、王少華.試析遠程開放教育模式下的教師角色[J].中國遠程教育,2002(3)
[5]胡志金.基層電大輔導教師的角色定位與專業能力結構[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7(5)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