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大學生注重物質消費而輕知識消費,呈現出忽視知識消費的內在性、經典性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正確引導大學生知識消費良性發展,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消費方式。本文從幾個方面分析了當前大學生知識消費存在的主要問題,以求找到一些引導大學生知識消費良性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消費主義思潮 大學生知識消費 影響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0-0031-02
大學生精神消費是指大學生為滿足個體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對精神文化產品及精神文化性勞務的占有、觀賞和使用等,其實質是對社會以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財富,包括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的消耗,知識消費是大學生精神消費的一種。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不斷地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消費文化日益成為學術界研究的課題。大學生是現實社會中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并且極易接受新鮮事物,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決定了他們的消費觀念具有較少的保守性,他們的意識超前,有自己鮮明的特點。當前大學生的精神消費總體上還是適當、理性的。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重視物質消費,而忽視了知識消費;注重知識消費的外在性,而忽視了其內在性;重視知識消費的速食性而將其經典性遠遠拋在腦后。這必須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高度重視的一個環節。因此,正確地研究和指導當代大學生精神消費很有必要。
一 當前大學生知識消費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影響
1.注重物質消費,忽視知識消費
當代大學生更加注重物質上的消費而忽視了知識消費。名牌包、高端電子產品、名牌服飾,即所謂的衣食住行,成為他們更加注重的部分。而精神層次上的消費,如大學生對精神文化產品及精神文化性勞務的占有、欣賞和使用等,則更顯得蒼白無力。重物質、輕精神的現象成為趨勢。人們拜倒在物質的面前,把物質作為自己的靈魂。這就意味著忘卻了、失去了自己的靈魂。因此,我們有必要加強大學生消費教育指導。大學生關注的不只是物質消費,人的消費除對物的消費外,教育消費、文化消費、生態消費,知識消費將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相輔相成,二者缺一不可。使大學生不時刻感受到把追求物質享受作為自己第一、甚至唯一的需要,從而把自己降低為一般動物,就要使他們能從事各方面的消費活動,提高他們各方面的消費能力,特別關注知識消費。迅速提高廣大民眾的科學文化水平和藝術修養,提高大學生各方面的消費能力,成為當務之急。
2.注重知識消費的外在性,忽視知識消費的內在性
當前大學生直接從網絡上抄襲文化成果的現象層出不窮,忽視知識消費的內在性。短、平、快、頻成為文化消費的重要外在特點以至于文化消費出現瓶頸。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 特別是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博學多聞、聰慧能干、富有修養的人,被人們尊敬、仰慕?,F代人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修養,使內在美更加充實完善。
3.注重知識消費的速食性,忽視知識消費的經典性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不斷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青睞于直接從方便、快捷的網絡渠道上獲取知識,而忽視經典文化作品的可讀性。一方面,由于網絡的方便、快捷,不受時空限制,大學生喜歡通過網絡途徑獲取知識。另一方面,互聯網各種信息良莠混雜,甚至有反動的、暴力的、黃色的、虛假的信息充斥其中,大學生對各種網絡信息的捕捉與選擇難免會受到不良甚至暴力兇殺、淫穢色情信息的影響,同時由于電腦軟件的隱蔽性與極大的發散性,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個別人還會“中毒”。
這樣導致的結果又使得傳統的文化知識出現漏洞,其經典性和耐人尋味的過程,必將遭受網絡文化的重力沖擊而出現瀕?,F象。2011年,發生了很多值得關注的文化現象:一方面,網絡文體紛紛走紅,紅色文化暗潮涌動,網絡文學登堂入室,微博改變文化生活,仿佛文化既在創新也在復興;另一方面,民營書店倒閉成風,影視劇翻拍泛濫成災,茅獎評選日落窠臼,民俗文化瀕臨危機,動漫文化難以突破,又讓人感覺文化背后所潛藏的不容易解決深層的危機。這些文化現象的出現,你感受到文化焦灼了嗎?目前國內已經有近五成的民營書店因為人員工資增加、房租上漲以及網絡書店的擠壓等原因而被迫倒閉。實體書店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公共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當人們失去了精神食糧,那么人們的靈魂還存在嗎?
二 引導大學生知識消費良性發展的對策
1.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大學生正確精神消費
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強調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有意識地從豐富大學生的知識構成著手,提高大學生文化修養,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精神消費觀念。采取積極措施,如開展書評、影評、討論會、座談會等形式,加以宣傳和導向,并通過高雅健康向上的第二課堂活動和具有鮮明時代性的校園文化建設,來提高和培養大學生的審美情趣,引導他們正確的精神消費取向。
2.搭建健康網絡平臺,利用網絡平臺宣傳知識消費文化
根據網絡時代文化消費的即時性、互動性特點,應努力使網絡成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平臺。(1)充分認識網絡條件下文化傳播、消費、互動的新特點,掌握和順應文化發展新規律,善于利用傳播力更強、互動形式更深入、影響更全面的新平臺,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傳播的與時俱進。(2)把網絡作為優秀文化生產和傳播的重要平臺,促進形成新的文化創作和收益機制,引導優秀文化創作人和傳承人適應新的平臺,激發群眾創造熱情,不斷創作出更多的優秀網絡作品,豐富文化形式。(3)強化網絡文化自凈功能,用全面的網絡傳播展現先進文化,用充分的文化交流淘汰落后文化。(4)體現中國文化特色。根據我國網民文化消費的需要和特點,推動我們形成自己的網絡文化消費方式。
3.培養大學生審美情趣,注重知識消費的經典性
當今很多大學生用網絡淺閱讀代替經典的深閱讀,用娛樂思維代替深思考、邏輯思維?;仡^看看我們的書架,流行的網絡文學、穿越小說和所謂的成功學教程充斥大部分的空間,而那些被我們奉為經典的文學,卻沒有了“容身之地”。這讓我們不得不反省。因此,我們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廣泛開展美學、文學、歷史、音樂欣賞等知識性講座,從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情趣入手影響他們精神消費的取向,提升他們精神消費的“口味”和“檔次”。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有責任加以引導與協調,從而保證大學生的精神消費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特別對那些一時在大學生中流傳廣泛、影響較大,而內容良莠混雜、晦澀難懂或從內容到形式都存在嚴重缺陷的作品,更應當通過積極、嚴肅、科學的評價,給大學生做精神消費的向導,從而幫助他們全面、正確地認識這些作品的真正含義,分清精華與糟粕。
參考文獻
[1]米如群.影響當代大學生精神消費的不良因素及對策芻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12)
[2]權立枝、李瑞杰.當代大學生精神文化消費狀況及其教育引導[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7(4)
[3]丁建.引導大學生消費觀念轉變的基本對策[J].管理觀察,2009(5)
[4]楊韶昆等.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精神消費的研究與指導[J].焦作工學院學報,1997(3)
[5]趙冰毅、劉進東.青年的精神消費和精神健康值得重視[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1987(4)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