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當前考研市場以及外部的大環境的分析,為建立考研信息咨詢機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依據,并對其面臨的劣勢與威脅給出相應的建議和意見。主要使用SWOT分析,從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四個角度對考研信息咨詢機構進行分析,并對每個方面采用PEST模型以及其拓展從社會、政治、經濟、技術進行細節化分析,幫助判斷是否應增加這類機構及其可行性。分析結果顯示:增設考研信息咨詢機構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且機構本身應重視其信息完善,樹立鮮明特色,達到提高市場份額的商業目標。
【關鍵詞】考研 信息咨詢機構 SWOT PEST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0-0036-02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報考研究生,為了在競爭激烈的考研中脫穎而出,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很多同學選擇通過參加考研輔導班來增強自己的競爭力。這進一步促使了考研市場的火爆,各類考研機構迅速發展。但眾多機構都是進行培訓,缺少系統、全面的考研信息的提供。此處的考研信息包括院校、導師、專業基本情況以及更細節的信息,比如考試科目重點、考題預測、就業案例等。本文采用在SWOT分析中嵌入PEST模型,對是否需要增設信息咨詢業務進行分析。
一 分析理論介紹
1.SWOT理論分析
SWOT分析通常用于幫助制定企業的戰略規劃,它包括分析企業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其中,優勢、劣勢主要對于企業自身內部的分析,機會、威脅分析主要針對外部環境分析以及其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2.PEST理論分析
PEST分析是指宏觀環境的分析,一般是戰略咨詢顧問用來幫助企業檢閱其外部宏觀環境的一種方法。它從四個方面對企業集團所面臨一切行業和企業的各種宏觀力量進行分析。其中,P是政治(Political System),E是經濟(Economic),S是社會(Social),T是技術(Technological)。
3.PEST嵌入式的SWOT分析
為了便于對增加考研信息咨詢機構的SWOT分析,本文引入PEST理論,即對機會威脅的外部分析中采用完整的PEST模型幫助分析并給出相應建議與對策,從政治、經濟、文化、技術四個方面分析。對于優勢、劣勢則采用PEST中的部分方面對增加此類服務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進行分析。
二 利用PEST模型嵌套的SWOT進行分析
下面從四個方面對增設信息咨詢業務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進行分析。其中,機會和威脅主要從政策、社會、經濟、技術角度分析,優勢和劣勢從PEST模型中對相應因素的變形進行分析。
三 機會
1.政治法律因素
第一,考研人群的增加。近年來,教育部頒布的多項通知、政策使得考取研究生機會增大,研究生待遇提高,進而吸引了更多的學生和在職人士報考研究生。一是根據財政部、教育部制定的《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中央財政對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8000元給予支持。這就提高了研究生的待遇水平。二是根據《2013年全國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第七點關于調劑政策的規定學碩和專碩可以互調,因此英語不好的同學可以先報考專業碩士研究生,考難度較低的英語二,再調劑為學術碩士,而不用因為擔心考不上學碩而直接放棄考研。三是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我國將加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力度。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逐步擴大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促進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協調發展。一些在職人士研究生錄取機會增大,所以報考的人也會相應增多。
以上三項政策都會使得更多的人報考研究生,而考研人數增多也意味著對信息需求增多。
第二,考研機構發展形成有利環境。自2004年8月19日,教育部出臺了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的號召及對注冊成立培訓機構的一般性制度要求。即培訓班注冊的規定條件有4個:(1)在注冊所在區有常住戶口,辦班人有副教授、副研究員或以上的職稱;(2)50萬元注冊資金;(3)有固定的場所,且有500平方米教室;(4)有固定的教師。這樣一方面減少了名校自辦輔導機構帶來的競爭。另一方面,降低了成立輔導機構的難度。雖然考研信息咨詢機構與之業務不同,但其可以通過與專業的輔導機構合作來達到增加業務量的目標。
2014年考研新政策中增添了部分院校專業初試使用自命試題,而不再使用統考科目試卷,這就進一步加大考生對每個特定學校考試科目內容的了解以及重點的關注度,增大信息了解的必要性。
2.經濟因素
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教育部報考研究生人數為117.5萬多人,2007年為128.7萬人,至2011年已達到151萬人,這已是考研人數連續六年達到百萬以上。可以看出,考研市場正在擴張。考研相關機構整體創造的GDP每年呈現上升趨勢。此外,面對逐年增加的考生人數以及人們支付能力的提高,信息需求的潛在消費者也逐年增大。
3.社會因素
第一,由于一些社會原因,導致考研需求增大,進而加大考研信息需求。(1)增加就業。至2012年1月,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預計達22萬人,其中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9.6萬人,同比減少2000人。而市屬各單位需求畢業生11萬余人,呈現研究生供不應求、本專科畢業生供求平衡略有過剩的局面。很多本科畢業生選擇考研獲得碩士文憑,一方面是為了更容易找到工作,另一方面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2)轉戶口。由于各方面原因,北京等發展較好的城市中可以轉戶口的公司或工作數量很少,所以競爭很激烈。而很多學生愿意留在這樣的城市中,所以,考取研究生是很多人采取的更簡便的辦法。
第二,價值觀改變。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提高,人們關注的東西也越來越多。過去,考生可能只關注如何考好。而現在,學生也會關注報考學校的住宿條件、補貼、周邊環境以及導師的學生去向、導師性格等,而一個系統的信息服務體系中會包括這些內容,從而滿足學生的需求。
4.技術因素
當今社會的發展強調信息化產業,對已十分火爆的考研培訓市場,更需要出現一種創新性的服務可以進一步推動行業的發展,同時具有滿足考研消費者需求的適應性。此外,可將目前營銷中盛行的數據挖掘技術用于考研市場,針對每個消費者的需求做個性化服務。
四 威脅
1.政治要素
2008年頒布的《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考研輔導活動管理的通知》中加強了對考研機構的管理。要求堅決清理、取締在高校內部進行的考研輔導活動。這會因為不可以在高校內部設點而影響機構的宣傳與推廣。但是,可以在高校聚集地附近設點,方便學生進行業務咨詢。
2.社會要素
目前考生對于接受系統的信息咨詢服務還存在偏見,認為通過專業機構了解學校、導師即可、專業信息沒有必要。大多數學生通過兩個途徑搜集相關信息:一種是自己在官網、論壇上收集。另一種是“前輩熱”,即向已經在目標學校讀研大的學長、學姐了解信息。對于前者了解的信息不全面,官網上的信息不夠細節,并且比較官方,不利于考研的重點復習。對于后者,可以更細地了解學校和導師,但每年的政策和考試重點都有變化,所以也有出入。并且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找到詢問的人,對于想報考較遠又沒有校友在的學校,考研信息咨詢無疑是最好的了解學校、導師、專業的途徑。
3.技術要素
當前市場上的考研機構多以考研輔導為主,但也有一些實力較大的機構開發出類似的服務,這對成立專門考研信息服務機構形成競爭。對此,信息咨詢機構應突出自身優勢,完善考研校方、導師、專業以及學生個人兩方面的數據庫,解決考研與消費者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并且針對輔導機構多以提供政治、英語等統考科目培訓為主的現象,補充專業課方面的信息,便于考生有重點地學習。
4.經濟要素
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至今對全球經濟仍有影響。消費者尤其是在職人員在購買信息類服務時支付意愿會相對較低。因此,要提高信息價值,讓他們覺得物有所值。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公司知曉度。
五 優勢
1.政策角度看
國家在2014年將取消公費研究生,高校開始向新生收費。然而,全面取消公費研究生,可能會對考生選擇學校和專業產生一定的影響。有的考生擔心,普通高校的獎助學金可能沒有名校的豐厚,因此轉而報考名校。這樣就給信息咨詢機構一個機會,這樣他們可以向學生提供學校獎助學金方面的信息,進而吸引報考者。
2.社會角度看
以考研人群的社會特征可以分為在校本科生和在職人群兩類。據統計,2013年在職人員在報考研究生人數中占三成。而這類人群由于學習能力強,購買能力強,個人時間少等特點,多不會報考研輔導班。因而,考研信息咨詢對他們來說是極其必要的,信息咨詢機構可以通過重點吸引這類消費者,加大市場份額。
3.從價格角度看
輔導機構的服務一般與價格呈正比,服務項目越多價格越貴。一些機構推出的考研VIP、包過、全規劃的服務甚至高達四五萬元。即使一些單項短程的大班也需要四五百元。而信息咨詢機構的服務以薄利多銷為價格策略,在價格上形成競爭優勢。
4.從服務角度看
輔導機構大多是大班上課,老師按照之前準備的資料講課,課程結束后,雙方都不會再見面。同學不懂的地方不能被解答,同時,每個人的弱項也不能很好地訓練到。因此,這樣的課程設置學習效率低,很難保證同學們能得到其消費應得的回報。然而信息咨詢機構是針對個人的需求如專業、愛好、選校、性格等提供細節信息,并且伴隨整個考研周期,包括前期選校選專業,中間復習初試,到最后的復試面試都會提供有用的信息。
5.從運作成本看
信息公司的核心價值在于信息這種無形資產,與有很多固定資產的輔導機構相比,運行成本較低。
六 劣勢
第一,技術角度,信息前期收集難度較大,后期數據庫需要及時維護與更新。前期的收集,公司可以考慮從學校招生辦、在校研究生、校導師以及網絡等各個方面,多角度收集數據。對于數據庫更新,可以以招聘校園代理兼職,及時通知最新學校招生動態。
第二,價格控制方面,由于公司業務走低價格策略,要注意價格的控制,既要滿足消費者的支付意愿,又要有利可賺。公司應定期做市場調查,同時結合政策、經濟狀況把價格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圍內。
七 結論
根據以上分析,從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的角度來看,考研信息咨詢有一定的需求,在眾多考研輔導機構中,有必要建立一個考研信息咨詢機構,并且它的建立從這四個方面來看也是可行的。對于劣勢與威脅分析,信息咨詢機構應采取以上措施,提高服務質量,對于優勢和機遇,機構應突出其服務特色,形成信息體系化、服務個性化、技術前沿化、價格合理化,同時加強市場推廣,制定適合的營銷策略,以達到盈利的商業目的。
參考文獻
[1]于波、范從來.我國先進制造業發展戰略的PEST嵌入式SWOT分析[J].南京社會科學,2011(7):35
[2]杜丹、路文如.基于PEST分析的中國農業電子商務競爭環境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9(8):266
[3]徐琴.我國考研培訓市場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7(9):194~195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