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教學的基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學生自身的競爭力,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要。因此,對高職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提高教學效率勢在必行。本文結合項目教學法的特點,對其在高職工程力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高職 工程力學 項目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0-0077-01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對于相關的職業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力學作為高職教學的基礎性課程,對于教學的后續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但由于其自身的知識較抽象和枯燥,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改進,提高教學的效率,是高職教學工作人員需要重視的問題。
一 項目教學模式的分析
1.定義
項目教學法,是指以學生自主探索為基礎,教師通過為學生營造理想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主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對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進行信息收集、方案設計以及項目實施,并最終針對自己完成的項目進行評價,從而對整個過程進行了解和把握。
2.特點
項目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特點:(1)目標的多重指向性。對教師而言,可以通過對學生的指導,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由知識的傳遞者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組織者;對學生而言,可以通過學習方式的轉變,激發對于學習的興趣,培養自身對于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對學校而言,可以建立全新的課程教學理念,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強化自身的競爭力。(2)效果顯著。項目教學法可以在一個較短的時期和有效的空間內進行,較之傳統教學法,可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3)可控性強。項目教學法是由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師可以進行全程指導,對教學過程進行控制。(4)可同時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項目的完成過程也是對學生能力的檢驗過程,要想保證項目的順利完成,學生必須從基本原理入手,對項目進行詳細分析,進而制訂相應的計劃,同時還需要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將計劃落到實處。
二 高職工程力學教學中的項目教學模式
工程力學是高職工程技術教學中的基礎性課程,也是必修課程,對后續的教學具有重要作用。在工程力學的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需要按照相應的流程進行,切實保證教學的質量。
1.明確項目任務
在應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時,必須對項目的任務進行明確。首先要結合教材的內容以及教學任務,對相應的知識進行區分和總結歸納,確保項目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然后提出具體的項目目標,最后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確保項目的制訂符合學生的興趣,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選擇合理的項目實施辦法
結合項目教學法自身的特點以及相應的課程知識結構,在對項目教學進行應用時,可以按照“項目展示、環境配置、項目實踐、項目實現、最終評價”進行逐步展開,從而使得項目教學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3.調整教學模式
由于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差異性,為了保證教學效果,需要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具體來說,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1)教學環節。工程力學教學的關鍵,在于對相關受力情況的分析和實踐,因此教學要以實踐為主,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師可以在項目中設置大量的測量和分析實驗,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對基礎性知識進行講解和鞏固,加深學生的記憶。(2)考核環節。工程力學教學十分重視理論和實踐,因此需要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進,通過理論考試和項目驗收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綜合評價,促進學生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督促作用。
4.實施項目計劃
第一,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必須對自身進行明確定位,應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和監督者而存在,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二,要模擬實際企業的運行方式,提高項目計劃實施的真實性。
5.項目的總結和評價
在項目完成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其進行總結和評價,以自評和互評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進而進行完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 結束語
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需引起相關教育工作人員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黃東.項目教學法在高職工程力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7):219
[2]童艷芝.《工程力學》課程改革新思路——項目教學法初探[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2(2):73~78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