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在規范辦學行為的前提下,推行素質教育,打造高效課堂蔚然成風。構建高效課堂,應先處理好四對關系,實現兩個根本轉變?!白屆恳晃粚W生都參與”、“讓每一位學生都動起來”,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關鍵。因此,教師只有精心設計教學,不斷提高課堂駕馭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動起來,才能讓政治課有聲有色,實現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 高效課堂 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0-0103-01
一 教學實踐中的誤區
教學實踐中存在以下誤區:
1.課堂模式固定化
認為高效課堂必然是“指導、學習→展示、釋疑→反饋、落實”這一教學流程,而不顧學生的基礎和不同的課型,不能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適時而變,教學流于形式,千篇一律。
2.課堂容量大就是高效課堂
教師不顧學生的積極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和承受能力,一味地實施“我講你聽,包辦分析,死記硬背,機械練習”,結果成了老師的表演課。
3.先進的教學手段越多,越是高效課堂
多媒體的運用,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條件。但如果不分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需要,盲目運用教學手段,往往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甚至會喧賓奪主。
以上種種,只求形式,不求實效的“高效課堂”,與新課改所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要求背道而馳,使政治課教學黯然失色。
二 何為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新課改的一種理念,應遵循教育規律,優化課堂教學,實施及時、有效、可控的教學行為,建立一種教與學的和諧關系,促進人科學、合理發展的運行體系。高效課堂應是高效率、高質量,以最小的時間獲取最大效率的課堂,而不應是低層次、低要求、低效率的課堂。
1.構建高效課堂,應先處理好“四對關系”
第一,教學設計與課堂動態生成的關系。課堂偶然、隨機、不確定的因素很多,因此,課堂教學不僅是教學設計的展示和再現,更是創造性地對教學設計進行調控和實施。只有把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實現高效的教和高效的學。
第二,有限的教學時間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系。規范辦學行為,時間減少了,要想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實現高質量的教學,只能向45分鐘要效益,積極構建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結構,盡可能節約時間,圍繞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教學,不做無用功。
第三,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策劃者、實施者、調控者。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不能“以教代學”、“以講代思”、“以練代習”,而應選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做到“讀、問、議、說、講、練”的和諧統一。
第四,教學手段的選擇與提高學生能力的關系。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工具的運用、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和提高學生的能力來進行,才能真正做到高效的教和高效的學,實現教與學的高效互動。
2.實施高效課堂,有利于實現兩個“根本轉變”
第一,由關注“教師的教”轉變為關注“學生的學”。教為主導要著眼于學為主動,變教師的自我表現為學生的主體參與,用學習效果來評價教學質量。
第二,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喚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和掌握方法的能力,使學習更有利于人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總之,高效課堂能激發師生雙方的創造欲和智慧潛能,促進學生獲得生動活潑的個性發展,使課堂教學真正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三 如何實施高效課堂
教學設計是為了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對教什么和怎樣教進行設計。教學設計作為教學活動的起點,是課堂教學的框架和藍圖,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前提和保障。
第一,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教學目標是教學的靈魂,教學目標對整個教學過程具有導向、調控和評價的功效。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制定適宜、具體、可測量、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使課堂教學更具導向性、規范性和實效性,減少隨意性和盲目性;又要根據實際,精心設計教法和學法,盡可能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為課堂預設精彩,讓高效課堂成為可能。
第二,精心設計導學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課堂能否順利實施,導學案是重要的前提。只有高質量的導學案,才能把學生從關注課堂學習轉向關注課前預習和準備。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等精心設計導學案,讓學生明確教學流程、教學重難點及教法、學法的使用等,使教學設計更具針對性、預見性和適應性。
第三,以生為本,設計教學的開放性。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準確地凸顯教學預設的主體性和針對性,為課堂的動態生成創設條件。在教學中,應創設多種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創新能力。
總之,新課程,新教法,教師只有精心設計教學,不斷提高課堂駕馭能力,讓教學主體活起來,才能把“要求學生在教學中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新理念落到實處,才能使政治課教學有聲有色,實現高效課堂。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