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通過轉變教師角色、創設愉悅氛圍、指導學習方法、建立評價機制等使得學生敢于自主探究、愿意自主探究、懂得自主探究并樂于自主探究。
【關鍵詞】英語教學 探究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0-0119-01
新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教育是培養創新人才的主渠道,在新的課程背景下,要培養創新人才,就應跳出傳統灌輸知識的教學模式,貫徹新理念,發揮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精神。而如何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精神呢?本人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略談淺薄的感想和不成系統的做法,以期與同行探討。
一 轉變教師角色,使學生敢于自主探究
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轉變教師角色是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精神的關鍵。教師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的知識體系傳遞給學生,而要與學生共同探究知識的過程,學生不再作為知識的接受者,被動地聽從教師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二 創設愉悅氛圍,使學生愿意自主探究
寬松、愉悅、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有助于消除學生的緊張、恐懼心理,使他們在課堂上敢想、敢說、敢做,愿意自主探究,開動腦筋,展開思維的翅膀,展示個性才華。
首先,確立自主探究學習課堂的師生關系,即我與學生之間建立起一種真正的平等、互助、互愛、互動的關系,既做好學生的導師,又充當學生的益友,使自己成為學生可親、可近、可敬的人。如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語九年級上Unit 3 Teenage problems Reading第三課時時,我讓學生把他們的問題列到黑板上。學生提到與同學相處、與父母相處、課外活動時間偏少等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讓學生探討,多重考慮,并給學生適當的建議,而不是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學生。通過課堂上的溝通,師生共進,從而達到真正的“良師益友”的平等關系。
其次,我始終注重與學生情感交流。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是在知、情、意、行的共同作用下進行的,是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和諧作用的過程,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氣氛變得比較寬松,有利于學生發展智力,開發潛能。
最后,在教學語言運用上,除了幽默風趣之外,我還重視語言的親和力、參與性和延展性。
三 指導學習方法,使學生懂得自主探究
在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有效地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上,要注重方法的指導。有了科學的方法,才能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實踐中,我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過去教學中,我總是不惜時間、不惜口舌,講精、講細、講透,但從學生掌握的情況看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學生沒有真正深入地研究課文,只是被動地接受我的講解。為改變這種狀況,在每節課前,我根據對話課、閱讀課等不同的課文,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聽或讀,讀后思考、研究問題的答案。然后,一定要精讀課文,自己學會找重點,覓難點,學會查找參考資料。盡管教師未教,但學生對課文內容已有比較深的感知,這樣學后再教,效果不言而喻。長此以往,自主探究的習慣也將逐步養成。
2.引導學生大膽質疑
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敏捷地、靈活地、主動地、創造性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研讀課文時,要求學生設計兩類問題:(1)對自己讀不懂的地方,設計疑難問題,課堂提問;(2)把自己讀得懂的地方設計成有價值的問題(體現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能激發學生多角度思維等問題),學會自我檢測。
3.開展合作研討活動
改變教師滿堂灌,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組織學習小組研討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將學生按4人或5人分成一小組,教學中,經常圍繞一主題,開展表演、討論、游戲等活動,集小組成員智慧,開展探究活動,使探究輕松而有效。
四 建立評價機制,使學生樂于探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使學生樂于參與自主探究學習活動,應建立起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以便學生始終能嘗試到成功探究的喜悅。教學中,我將探究的過程與探究的結果并重,以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為主,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自我評價和學生相互評價結合起來,實現英語評價的多元化,體現開放性、動態性和綜合性。
良好結果的產生,必須有良好過程的運作。形成性評價過程中,既有定性評價,也有定量評價;既有自我評價,也有組員相互評價。英語活動中,根據探究目標,選擇評價方式,有時按積極、較積極、一般、不積極的等級,進行定性評價,考查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的態度表現;有時按百分制進行定量評價,考查學生探究問題的準確程度及探究能力,為調整教學提供數據參考。
參考文獻
[1]劉紹忠.中學英語課程理念與實施[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黃子成.中學英語教學建模[M].西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3]周潔.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09(10)
[4]梁達雄.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精神[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2)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