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數學作為兒童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課已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種新的課程理念直接影響著數學教學的價值取向。課程改革對學優生來講,是給了他們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發展能力的空間;但對學困生而言,他們卻在獲得發展自由度的同時無所適從。老師上課的節奏加快了,作業量減少了,專課專用,不能利用其他課給學困生開小灶了……種種措施,使學生感到既開心、又擔心。隨著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不容忽視。下面結合筆者在工作中的經驗談點體會:
一 尊重和寬容學困生,讓他們找回自尊和自信
學生的自尊心像含羞草,一觸即收,對待學困生更要小心翼翼。學困生在集體中往往不被喜愛,不被重視,心理壓力比較大,多數都存在自卑感、失落感、孤獨、煩惱,找不到可以傾訴的對象。其實他們更渴望得到關注、同情、理解、尊重。如果教師對他們挖苦諷刺,只會傷害他們已經很脆弱的心靈,打消原本僅存的一點學習積極性,使學困生更缺乏學習的興趣。因此,轉化學困生首要的任務是尊重他們。
1.把學困生當做朋友,多做思想工作,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并為他們指明前進的方向
巴爾扎克說:“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于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卻步不前;而對于強者來說是墊腳石,讓你站得更高。”要用現實實例告訴學困生,生活中都會遇到艱難和挫折,只有戰勝它們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勝利者。要鼓勵他們勇于面對現實,理想的風帆是需要自己揚起的,要發揮自身潛能,戰勝困難和挫折,重新找回自信,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人。
2.及時發現他們的亮點,適時給予表揚和獎勵
俗話說:“一句贊揚,勝過十句責罵。”對那些平時被忽視、冷落,總是受到批評和成為反面典型的學困生,簡單的一句表揚完全可以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優越性,極大地滿足他們受尊重的心理,讓學困生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找回自信和自尊,激發起他們解決問題的信心和勇氣。
3.用真心去理解和寬容學困生,允許他們的部分失誤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困生由于基礎較差等原因,學習起來就比較困難。他們對于比較簡單的、比較容易理解的知識,學習的興趣會濃一點,學習效果當然也就好一點;對于稍復雜的一些知識,就會常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時就需要教師多寬容,幫助他們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提高學習成績。
二 改善教學方法,提高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回答教師“怎樣教”這個問題時指出:“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使學生對某一學科感興趣的最好辦法是使這個學科值得學習。”有些學困生學習成績總是提不上去,主要因為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老套,學生沒有養成分析、思考問題的習慣與能力,學習上只能靠死記硬背,照葫蘆畫瓢。教師的輔差工作也往往偏重于學生學習任務的加壓,忽視良好的學習方法的使用和引導。因此,教師既要啟發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嘗試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
首先,教師要緊密聯系現實生活,講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講課時要增強學習內容的趣味性,重視課堂練習的教學。其次,教師在講解新課之前,要借用有關生活實例,創設與所學內容有聯系的情境,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與思考。再次,教師在教學中善于引導學生走進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樣既可增強數學知識,更能提高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最后,教師要借助多媒體工具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好奇心理,充分吸引學困生的注意力,并注意運用藝術性的教學語言,用游戲娛樂或小故事等引導學困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