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改已有收獲的今天,回頭看看自己的物理教學過程,有值得欣慰的地方也有遺憾的地方。欣慰的在理科物理教學中我們能夠認真體會并嚴格執行了新課改理念,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基本實現了高中物理課程的教育目標中提出的目標,并且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培養學生,為學生的終身發展、使其今后能應對現代社會和未來發展的挑戰奠定了基礎。
遺憾的是在文科物理教學中,沒有更多體現新課改精神,而且物理教學過程中文科學生的學習現狀與以上新課改理念有較大出入。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文科物理安排課節少,文理分科以后因為不是高考科目所以一周只有兩課時。其次,學生學習物理主要是為了畢業會考考試,在文科學生眼中,物理課堂就是他們放松神經的活動課,課堂紀律散漫。再次,很多學生自身的物理知識淺薄,而物理知識本身又相對乏味,比不了語文課本上那些詩詞歌賦里富有洋洋灑灑的激情,所以沒有聽課的欲望,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課的學生很少。
為了使我們的遺憾都轉變為欣慰,我們需要做的是怎么能在有限的一節課時間里提高文科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其為今后應對現代社會和未來發展的挑戰奠定基礎,這是作為物理教師面對的一個難題。破解這個難題,經過幾年文科教學我有一點心得,簡單介紹一下:
一 轉變教學目的
在文科物理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先弄清一件事,那就是我們教學的目標,只有我們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才能拿出更好的方法和措施。我想以提高文科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使其今后能應對現代社會的挑戰為主要目標,而不是僅僅為了畢業會考而學習物理知識。這不僅是老師的教學目標也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只要在學生的內心中樹立了這樣的信念,他們才有學習的力量源泉,才能使文科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變被動為主動,讓我們的學生對知識懷有一種貪婪的心理去學習。
二 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老師若想用知識去啟發無知的學生,須先激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能用一種積極的心理去吸取知識。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給學生講的學問,而在于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興趣很濃的時候,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這才符合優良教育的原則。那么如何激發文科生學習物理興趣呢?教師可以利用物理這一學科的優勢做物理演示實驗。文科物理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出現演示實驗,這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好機會。如果教師只是機械地照本宣科來學習物理知識,就好比一顆小石子投到大大的一片死水中,激不起大片波紋。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如果做到書上所有演示實驗都能夠保質保量開出,不只是草草了事或是教師用語言來描述實驗過程,那么你一定會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好奇心。我深有體會,當講到文科教材選修1-1靜電場這節課時我開始沒有準備演示器材,如靜電起電機(我們學校有但是壞了),實驗室有玻璃棒絲綢橡膠棒毛皮,我認為學生初中就做過這些演示實驗,但是我發現當講到如何使物體帶電的三種起電方式時,底下聽課的學生哈氣連天,沒有精神,我馬上找到一把塑料尺子,在自己頭上摩擦一會去吸引碎紙屑,教室里瞬間沸騰了,同學們一個個爭先恐后地尋找著材料進行模仿。通過這節課我感到很慚愧,如果能夠在課前就細心準備學生演示實驗,那么同樣的一堂課學生聽課的效果就不一樣了。當我們認真演示一個實驗時,你會發現那些原本不愿聽講的學生會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如果條件允許的學校可以讓每一位同學自己進行簡單的操作效果會更好。教師一定要克服懶惰,認真對待每一節課。
三 融物理知識于生活
物理知識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文科學生的眼里,物理題很難做。但物理現象、物理知識的應用在生活中最廣泛,與我們生活聯系最緊密。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來讓學生感受物理知識和物理現象。比如介紹電飯鍋是如何工作的,是在教學磁場永磁體這節課時介紹磁性材料的特點時提到的,讓學生學到知識又讓學生能夠活學活用。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只要教師認真準備每一節課,都能讓學生記憶深刻。
四 關注現代科技發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情
授課時我帶領學生一起觀看航天員在太空實驗室,大開眼界,以往只能用語言抽象形容的失重現象,現在可以通過觀察宇航員親身操作來實現,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
科學素養應該是每個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能力和修養,希望物理教育工作者能夠乘著新課程改革的東風真正把提高每個學生尤其是文科學生的科學素養落實到每一節物理課的教學中去。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