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簡解〗
這是國標本(蘇教版)第八冊數學第十三單元的教學內容。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常見的數量關系、周長與面積計算等基礎上安排的,目的是讓學生初步理解并學會用字母表示數,以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教材由初步理解字母可以表示任何自然數——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字母表示時的簡便寫法——練習鞏固這樣的層次層層展開。
〖目標預設〗
第一,使學生理解并學會用字母表示數,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或計算公式,學會求簡單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第二,使學生經歷把實際問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進行表達的抽象過程,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簡潔和便利,樹立符號感。
第三,使學生初步學習用符號語言進行表述、交流,體會數學與實際問題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學表達方式的嚴謹性、概括性以及簡潔性。
〖重點、難點〗
第一,讓學生經歷由數字表示數到用字母表示數,由日常語言表示數量關系到用符號語言表示數量關系的過程。
第二,根據量與量之間的關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
〖設計思路〗
搜集學習資料,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自主探索,領悟新知;拓展延伸,以練促學;分層練習,鞏固新課。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布置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或上網或查閱書籍或社會調查,搜集有關字母在生活中的應用資料,如讀物、圖片等。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第一,教師用英語問好,引出英語由字母組成。(設計理念:數學課中用英語,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興趣。)
第二,展示預習成果:學生介紹字母在生活中的用處,如車牌號、衣服號碼的大小、路邊的標志等。
第三,課件展示,音樂課里樂譜中的字母、撲克牌中的字母……代表的含義你知道嗎?(設計理念:縮短了數學與學生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滲透了符號思想。為學習新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第四,你能說說字母在數學中的用處嗎?(回憶舊知)
字母表示的運算定律如交換律、結合律等。
二 自主探索,領悟新知
第一,數數猜猜,發(fā)現(xiàn)規(guī)律。(1)屏幕演示,擺出一個三角形。(2)提出問題:擺1個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3根)擺2個這樣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擺10個呢?請用算式表示。(3)歸納演示。
根據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棒根數是三角形個數的三倍。
那么,如果擺a個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呢?
根據規(guī)律,獨立寫算式,同桌討論。
第二,你知道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數嗎?
(可以表示1、2、3、……)
第三,能否用一個式子概括出同學們的所有算式?如a×3。
歸納:在這種含有字母的式子中a表示三角形的個數,所以a×3表示小棒的根數是a×3,同時可以表示小棒的根數是三角形的3倍這個數量關系。由此看出,字母不但可以表示一個數,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一定的數量關系。(板書: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一定的數量關系。)
三 拓展延伸,以練促學
第一,獨立完成用算式表示數量關系。
第二,思考:如果x=10,合唱組有多少人?x=14呢?
第三,歸納公式:如果正方形的邊長用a表示,周長用c表示,面積用s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嗎?
合作探究:學生在小組中交流用字母表示公式的寫法,進行回答。
(板書:正方形周長:c=a×4;正方形面積:s=a×a。)
介紹:圖形中用“a表示邊長(或長),b表示寬,h表示高,c表示周長,s表示面積。”
(板書:字母還可以表示常用的公式。)
第四,字母與數字相乘的簡便寫法。(1)關于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我們可以進行簡寫。究竟怎樣簡寫呢?請自己看大屏幕,并輕聲讀一讀。(多媒體出示書中自學內容)(2)誰來說說,黑板上的幾個算式怎樣簡寫?
四 共同小結,課后提升
用字母表示數這一內容,看似淺顯、平淡,但它是由具體的數和運算符號組成的式子過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轉折點,也是認識過程上的一次飛躍。其整個教學過程實質上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抽象化過程。為體現(xiàn)課改精神,以建構主義為理論依據構建信息環(huán)境下“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立足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可采用多樣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逐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書寫規(guī)則,學會利用字母公式計算平面幾何圖形的面積和周長,能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抽象思維能力得到提高,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