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教育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利用這種工具去獲取、掌握和應用信息的能力。然而,面對個體差異、家庭因素、社會環境影響下的差異學生,如何讓他們既全面發展又兼顧特長發揮,已成為目前信息技術教育中的一大難題。尊重差異、促進發展,最有效的教育措施就是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實施分層教學。
【關鍵詞】分層教學 多媒體 網絡技術 信息技術 施教評價 操作技能 相互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0-0152-01
分層教學是在一個班內針對不同類型學生的接受能力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與檢測,從而使各類學生分別選擇適合自己的速度,獲取數量、層次不同的知識信息。下面就談談本人在信息技術課中對分層教學的做法。
一 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學生掌握知識的層次高低是客觀存在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起點各不相同,有一部分學生在進校前就已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基礎;而一部分學生,接觸電腦的機會少。此外,學生自身能力素質也有著較大的差異,如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等。因而,在學生群體中出現不同層次、不同起點的學生現象就不可避免。因此,在信息技術課中實施分層教學很有必要。
二 針對學生不同起點,實施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層次,并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水平開展教學活動,使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符合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認知能力,從而將教學活動不斷向前推進。分層教學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生進行分層。在充分尊重學生意愿的前提下,把一個班的學生分為甲組(拓展組)、乙組(提高組)和丙組(基礎組)。拓展組的學生,計算機知識比較豐富,不滿足教材上的基本內容,求知欲高、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提高組的學生,對教材上的內容有所了解或學習能力較強,學習沒有困難但缺乏主動性;基礎組的學生,計算機實際操作技能很差,在上機時感到束手無策,常常到下課也無法完成任務。
第二,教師備課分層。教師應按不同層次學生分層次備課。在把握教學目標的同時,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各層次學生的不同要求,對學有余力的甲組學生要求完成作業外,還可以布置一些難度大的題目。對學習有困難的丙組學生則要求掌握教學要求中最基礎的內容。在教學過程設計中,新知識導入時的深淺程度,重難點知識講解時坡度減緩程度,要以丙組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基準,但也要激發甲組學生的求知欲。
第三,課堂教學實施分層。(1)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重點指導優生自學;對中等生和學困生以幫扶為主,重點帶領學生學習。對學困生要求必須掌握大綱的內容,對優生要求提高操作技能。(2)上機練習。設計分層次練習,使學生都有操作的空間。在上機練習設計上要盡量分出不同層次。如在人教版內蒙古自治區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第十五課《多圖層動畫》一課中,對丙組學生的要求是:能熟練進行“樹枝”、“風車”等元件的建立,能制作一條樹枝搖動和風車一個葉片的轉動動畫等操作;對乙組的學生,在其掌握基礎后加以應用,開發他們的操作技能,能制作多條樹枝的動畫和多個葉片轉動的動畫;對甲組的學生,要求能制作多條樹枝和多個葉片的風車同時轉動的動畫,并插入風的聲音和背景畫面。
第四,對學生分層輔導。學生上機實踐時,教師在課堂巡視時要及時發現問題。在上機時,難度稍低的練習可由甲組的學生輔導丙組的同學,以提高學生間相互合作的能力,促進不同水平的學生共同進步。
第五,評價方式分層。為不同水平的學生設置不同的評價標準:(1)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對丙組的學生,要多鼓勵,采用及時性評價,尋找閃光點,肯定其點滴進步。對乙組的學生,要求多練習,指明學習的方向。對甲組的學生,要求自主學習,堅持高標準的要求。(2)學生之間互評。從學生的角度發現問題、提出意見,教師要引導學生客觀地多從正面進行相互評價。(3)學生自評。注重學生的反思,課后讓學生總結感興趣的知識,找出上機操作最棒或學習中最難理解的知識,反復鞏固。
三 實施分層教學的體會
第一,實施分層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其目的是通過分層,使基礎較差、能力較弱的學生獲得成功感,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在對學生層次的劃分中,不能單純地以學生的成績機械地分類,而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操作情況,動態調整學生各時期所處的層次。
第二,實施分層教學的優點。分層教學改變了以前只抓少數優等生的做法,使其面向各起點、各層次的學生,大面積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從而增強了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針對性,使各起點、各層次的學生各有所得。
分層教學的施教,實質上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使學生在現有的基礎上盡快地彌補所掌握的知識,使有潛能的學生追求更高的目標,最終使全體學生共同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操作技能培養為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在實踐中嘗到成功的快樂,這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所在。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