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學作為幼兒園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主題單純、內容淺顯、情節生動、富有兒童情趣等特點,是幼兒接觸最多而又非常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故事教學要達到教與學的最佳效果,必然要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那么如何有效運用這些方法?筆者結合一次故事教學的教研活動,談談故事教學中教學方法應用的現狀及有效對策。
一 故事教學的現狀
在以往的故事教學中,多以“先完整講述,再分段講述”及“逐圖出示,靜坐細聽”這樣的形式組織開展,教學中“多傾聽復述,少判斷想象”,現場較多地出現聽故事時津津有味、回答問題時懶懶散散,教學過程前頭熱、后面冷。老師覺得故事教學越來越失去意義,不知該用什么方法保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一度出現了迷茫、困惑的現象。針對這一困惑大家進行討論,認為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將直接影響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教學效果。于是,一次以“故事教學中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為主題的園本教研活動產生并展開了。
二 尋求故事教學方法的策略
為了尋找故事教學方法指導策略的理論依據,我們通過集體和分散自學相結合,重溫了《幼兒園語言教學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等書籍中的相關內容。然后圍繞“故事教學中哪些教學方法應用比較有效”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大家對教學方法這個關鍵詞的涵義有了共識和理解,并制定了以下三點故事教學方法:(1)以間接教學和發現學習為主要手段;(2)打破常規,以先分段后整合地講述故事為主線;(3)追求常態,以樸素的教具為輔助。
三 探討故事教學策略的有效性
1.以集體教學為載體,研究實踐
朱家雄教授曾提出:幼兒園園本教研應先從“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著手,這是因為教師對于集體教學活動的反思比較容易。基于這一認識,我們以大班故事《鄉下老鼠和城里老鼠》這一文本為課例,把前期制定的三點教學方法設計到整個教學活動中,通過觀看一位教師的現場教學,參加研討的教師就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分組(骨干組和成長組)進行分析討論。
2.反思教學,集體評議
反思教學是教研活動的關鍵環節,反思的形式有執教者的反思、同伴的反思與集體的反思,通過不同層次人員的反思、討論,形成集體智慧,達成共識。
第一,個人反思。首先執教老師作了自我反思。她認為這個活動是成功的,因為:(1)互動式參與的教學方法。在故事講述中打破常規采用了先分段后整合的方法,不僅使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能繼續保持傾聽的習慣,而且幼兒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用自己的眼光去審視,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體現一個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過程。(2)動作式參與的教學方法。針對以往故事教學中出現的難點:作品的理解和詞匯的理解和應用,本次活動采用了邊講述邊用動作輔助表演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對一些詞匯及故事內容進行體驗和理解,收到了簡單又有效的效果。
第二,同事評議。骨干組和成長組的教師們通過交流和討論,以關鍵詞的方式呈現了他們討論的結果。
骨干組關鍵詞:“樸素、常態”;“開放、互動”。第一組關鍵詞是“樸素、常態”。他們認為:在本次活動中教師采用了樸素常態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內容自制了配套圖片,以教師自身良好的語言素質和恰當的肢體語言作為輔助,體現的是一個一線教師常態的教學過程,因此預設的第三個方法是有效的。第二組關鍵詞是“開放、互動”。他們認為:教師通過活動前對文學作品的反復研讀把握,設計出分、總的故事講述模式,通過一系列開放性的提問,給了幼兒廣闊的想象空間,可以讓幼兒對接下來的故事進行大膽猜想,這為活動中良好的師生互動打下基礎;在活動的最后環節教師設計了一場辯論賽,通過對城市好還是鄉村好展開辯論,從而實現生生互動;在師生與文本之間的互動中,教師通過語音、語調的變化、肢體動作的設計,將故事講得生動有趣,幼兒在傾聽猜想、模仿創編中較好地理解了故事。他們認為預設的第一個方法也是有效的。
成長組關鍵詞:“先分后總”。這一組認為和以往的教學組織形式不同,本次活動采用了先分后總、分段講述故事的教學方法,這正是該活動從頭至尾吸引幼兒的關鍵所在。特別是在故事情節發展的轉折處,設置了開放性的提問,讓幼兒憑借已有的經驗對故事情節發展進行預測,通過分段處理,教師把大量想象的空間、表達的空間留給了幼兒,讓幼兒能夠充分地表達,有了分段理解的基礎,在教師完整講述故事的時候幼兒就能跟著講述故事了。因此他們覺得預設的第二個方法,以先分后總的形式為主線講述故事更能讓幼兒認真傾聽并積極思考,使幼兒始終保持著聽故事的新鮮感和敏銳感,所以說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故事教學方法。
3.集體討論
教具的準備不在于求新求異而在于是否有實效,教師良好的肢體語言也是一種簡便又有效的輔助方法。教師要仔細琢磨、認真鉆研每一則故事,從故事和幼兒的認識特點出發,采用先分后總或先總后分等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要注意提問的開放性和有效性,在允許幼兒合理想象的同時,更要用有效的提問讓幼兒沿著預設的故事目標方向深入。要關注幼兒對圖片的觀察理解,使他們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推理、想象出故事的情節,從而有效地幫助幼兒形成策略預備技能。
總之,在幼兒園開展故事教學活動,要以幼兒為主體,以興趣為中心,從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遵循幼兒語言發展的規律,改變傳統的學習方法,讓幼兒通過體驗、參與,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從而培養幼兒熱愛文學的情感,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