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病案教學法探索出一種適合醫學微生物學的教學模式。對病案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教學效果進行對比,并對其進行評價,結果顯示,病案教學法在教學效果中占據優勢。它在醫學微生物教學實踐中具有顯著的積極作用,是一種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病案教學法 醫學微生物學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0-0172-01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社會對醫學專業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傳統教學中由于缺乏一定的向臨床實踐過渡的教學內容,因此培養出來的醫務人員往往在臨床實踐方面的能力較低。對此,醫學院校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對相關教學手段進行了不斷的探索與改進,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文主要對病案教學法在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具體實踐進行分析。
一 資料與方法
1.病案搜集與整理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挖掘與分析,搜集與內容相關的真實病案,然后根據教學大綱對教學過程中向學生進行提問的病案問題進行精心設計,并設計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課堂測試。設計時,要保證其內容能充分體現出教學內容中的難點、重點、疑點等,要全面、科學、系統。
2.進行分組
對學生進行隨機分組,我們對其實施不同的教學模式。一部分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另一部分則采用病案教學法進行。實施分組之后,還要在每組內部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使其成為病案教學中的討論小組。
3.設計教學方案
教師應根據實施的教學方法,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要對實施教學的主要目的和過程進行簡單敘述,創造良好的溝通、交流氛圍。將病案在學生中間進行傳看,并要求學生對相關問題的答案進行查找。然后組織學生對其進行討論并闡述小組主要觀點,教師可對其進行補充,或鼓勵學生對其進行補充,最后進行總結。
二 結果
通過對兩部分學生進行測試,我們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發現病案分析法能大大激發學生興趣,并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自學能力、記憶能力、思考理解能力、綜合歸納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時還加強了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三 討論
我們對學生進行相關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傳統教學方法存有缺陷。由于病案教學法具有明顯的優勢,特別是其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能動性,對學習內容進行探索,并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各種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和鍛煉。總體來說,病案教學法充分反映出現代教育的觀點和主張。我們對其具體優勢進行系統陳述。
1.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對所使用的病例進行搜集和精心篩選,對能夠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并能激發學生興趣的病案進行保存,并將其設計到教學內容中,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特別是在進行小組討論過程中,激烈爭辯,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辯論中,并深化學生的認識。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以病案教學法為基礎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對相關病案進行分析,但不對其設置標準答案,可以使學生在討論中大膽思考和創新,暢所欲言,多層次、多角度地對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進行有效鍛煉。特別是沒有限制的討論,可以使學生獲得許多新奇的感受,對統一問題產生大量的、不同的觀點,這些是傳統教學方法中所沒有的。
3.有利于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
病案教學中,討論是重要環節,與傳統教學方法有著極大的不同。通過討論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同時還能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使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效掌控和管理,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及時評價和反饋。特別是師生圍繞同一個問題開展討論,能建立平等、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有效保證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相長。
當然病案教學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在進行傷寒沙門菌學習時,教師需要對其基礎知識進行充分了解和把握,并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病案搜集、課程設計等準備工作。由于病案教學中最關鍵的環節便是討論,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討論占據著一節課的大部分時間,導致教學進程難以保證。特別是由于受到時間的限制,不能對一些具有極大價值和意義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分析與研究,導致學生對相關內容不能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總之,病案教學法在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對相關教材進行充分挖掘,對教學過程進行精心設計,使病案教學法在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發揮出應有的實效。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