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是社會發展的要求,更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采取合適的學習策略加強訓練,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定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關鍵詞】政治課 自學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0-0173-01
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識要靠學生自己學,大量的社會現象、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都要靠自己去觀察、去分析、去解決。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自主學習教材,發現并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學會學習,這既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 精心編寫學案
學生的自主學習,只注重書本知識,手中沒有學習資料,腦中沒有現實中的問題,因而自主學習流于形式,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必須發揮主導作用,精心編寫學案。我編寫的學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課前預習、基礎知識填空、自主探究、析疑解惑、鞏固練習、課后作業等內容。通過編寫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就能對基礎知識有一個理性的把握,明確他們要掌握什么,重點在哪里?根據教學內容,把重點知識原理等編寫成課前預習的基礎知識填空,以便學生心中有數,而學案的靈魂在于自主探究部分,精心設計,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最后設計鞏固練習來解決問題,檢驗和鞏固學習成果。
二 利用學案進行自主學習
1.做好課前預習
學案發到學生手中后,教師還應對學生如何用好學案加以指導。
第一,利用學案帶著老師布置的問題去閱讀教材,在讀教材時,做到邊讀邊思考,并列出題綱,初步了解新課的基本內容和思路。預習時可以利用標題不同字體理解掌握教材知識體系,以便我們有輕有重、有精有粗地閱讀教材。
第二,做好筆記。在預習過程中認真做好筆記,養成邊讀書邊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在書和學案上寫出聽課時要注意的問題,找出書上的核心詞、關鍵詞,明確哪些是必記的,畫出來;哪些是語言敘述方面的內容用一些常用符號加以區別,留下預習的“痕跡”,以便在上課或以后的復習時用。當然,為了區別學生課前做的筆記和課堂上老師要求做的筆記,要求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區別。
2.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點撥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原有的過于單一被動的教學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的教學方式,以促進學生的創造性、個性的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趣聞軼事、典故、社會熱點這些重要素材,創設情境,提出學習目標,精心設計問題,激發學生探求問題的興趣,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學習。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探求知識的主動性。
第一,自主學習。教師在這個階段的任務不是代替學生的思維過程,而是要向學生指出如何分析問題,如何尋找有效信息,指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重點是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第二,合作探究學習。討論是人們進行思維交流的最好形式,通過討論達到個體的思維互補,形成集體智慧,提高思維的深刻性。通過小組討論形式,一般五六人一組,參照自學時提出的疑問進行討論,激發每個人的思維火花,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發表自己的意見,通過師生、生生的互動加深每位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還糾正了片面或錯誤的認識。
第三,教師點撥。老師點撥不同于傳統的知識傳授和灌輸,而是師生的雙向交流。因此,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階段,學生急于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適時點撥,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有利于知識的深化。同時,教師點撥,應是解疑、糾偏、改錯,而不是面面俱到。從內容上找出學生不會的地方,加以點撥疏通,析疑解惑。
三 學后評比,鞏固提高
傳統的教學重視考試結果,忽視學生的思維過程,而通過課前預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師點評后,已經初步建構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和對知識的探究,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我會對他們前一段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并提供有關材料,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運用本課知識進行分析,引導學生掌握多種思維方法。
四 練習講評,注重審題的思路和解題方法與技巧指導,加強能力培養
很多學生做題,尤其做主觀題時不知如何下筆,成績提高慢。這涉及如何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知識的掌握不能僅僅局限于背書,要注重學生審題的思路和解題方法與技巧的培養,才能真正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五 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網絡,總結提高
教師要重視幫助學生進行總結歸納。我的做法是:要求學生在每一課每一單元甚至每本書后,對知識要加以歸類整理,通過梳理知識,加強知識點的內在聯系,使之系統化、條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內外因的共同作用,即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的有機結合。通過教師的誘導,將教師的要求轉化為學生自己的內在要求,將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將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