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莽人作為我國人口較少民族的一個群體,非物質文化遺產迫切需要保護,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莽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主要有傳統口頭文學及語言、傳統音樂和舞蹈、建筑藝術、傳統禮儀和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原始宗教信仰。文章對莽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類別和內容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人口較少民族 莽人 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保護
【中圖分類號】C9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0-0013-03
今天的莽人,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撾和中國云南金平縣境內。中國云南金平縣境內的“莽人”,鮮為人知,2009年被正式歸到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少的民族“布朗族”。①在國家幫扶下,我國莽人由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現代社會,生產生活方式變化極大。②莽人的單一文化受到了強勢文化的沖擊。莽人的建筑、醫藥、歷法、歌曲、舞蹈、語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失去了生存的基礎和條件,莽人歷史上保留的豐富的口傳文化等多種物質文化遺產存在退化甚至消失的危險。本文對莽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類別和內容進行了總結。
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的界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我國2004年批準并加入,根據該公約第二條第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痹摴s第二條第二項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1)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3)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手工藝。
2011年我國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一章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包括:(1)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2)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3)傳統技藝、醫藥和歷法;(4)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5)傳統體育和游藝;(6)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 莽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類型及內容
1.傳統口頭文學及語言
“莽人雖然沒有文字,但與其他兄弟民族一樣,把在同大自然做斗爭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經驗和在生活中所產生的愛憎感情,化作了優美的豐收歌、過年歌、情歌、結婚歌、祝酒歌、喪葬歌。此外,莽人還有創世詩、諺語及民間故事等?!泵恕皠撌涝姟敝饕腥齻€:《創世紀》(又名《天人下凡到人間》);松鼠變魚詩;智勝“變婆”詩。莽人“諺語”是莽人倫理道德、生產生活經驗的總結,如“跑山彎路不算遠,跑山直路不算近”等。莽人“傳說故事”包括忌食麂子肉的傳說,阿黑吳與佐俄的傳說等?!秳撌兰o》和《洪水滔天》是關于“先人足跡”的兩部神話傳說。
莽人是沒有文字的族群,莽語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屬于南亞語系高棉語族的一種獨立的語支——莽語支。③莽語的詞匯受越南語和漢語的影響,有自己的特點。④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環境的變化,莽語的詞義也在發生變化。莽語的詞語一般沒有詞性標志,沒有明顯的形態變化,有名詞、動詞等12類詞。莽語同漢語的句法結構基本相同。
2.傳統音樂、舞蹈
莽人不僅擅長演唱,還能用民間樂器吹奏出優美的歌曲。莽人用于演奏音樂的民間樂器是巴烏,莽語稱“賴籠”,用竹子做成。夜晚男女青年聚會時,互相吹奏欣賞,過年或者夜晚閑玩時,成年婦女在火塘邊吹玩。莽語中稱舞蹈為“期特”。莽人在節日或者結婚等慶典時,邊舞邊唱。以前在屋里跳,如今在村中草場上,人數不固定,任何人都可以跳。有男子舞、女子舞和男女混合舞三種。
3.建筑藝術
巖洞是莽人先民居住的原始山洞;“鳥窩棚”是莽人為在森林守地和狩獵方便,在地邊的大樹杈上搭建的棚子,但不住人;莽人住人的一種古老的房子是“單坡屋頂棚”,是把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田埂、巖石作山墻,上面覆蓋著芭蕉葉等;“雙坡屋頂棚”是在單坡屋頂房的基礎上改造成的,是只有屋頂無墻體的矮小的竹木房,人住在地上,當地人叫它“地板房”;有墻的“四坡屋頂房”是莽人在“雙坡屋頂棚”的基礎上蓋成的,用竹片和木板圍欄作墻,屋檐口特別矮,進出門得彎腰,當地人稱其為“雞罩棚”;“干欄式樓房”是莽人在“地板房”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茅草屋頂,上下兩層,四周用竹片和小細柴做圍欄,有前后兩道門,樓上住人,樓下用來放雜物和養牲畜;1998年莽人受異地搬遷的苗族和彝族影響,改變了以往全是竹木結構的慣例,蓋起了“雙坡屋頂土掌房”和“雙坡屋頂磚瓦房”。莽人在房屋建造的過程中,逐步跟上了時代,顯示了其聰明才智。
4.民間工藝類
莽人的手工業主要是編織業。他們編織的竹器有篾箱、篾籠、篾桌、篾席、簸箕、篩子、背筐、凳子等。
莽人傳統生產工具主要有長木棒、短木棒、木鋤等。莽人現代生產工具主要有砍刀、斧頭、犁鏵、耙等。莽人傳統生活用具是竹盆、竹甑、竹碗、竹杯、竹勺等。當今莽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有鐵鍋、鐵勺、鋁鍋、鋁盆、砍刀、菜刀、尖刀、木甑、陶罐、陶缸、陶碗、陶杯、玻璃杯等。
莽人的民間服飾。男子上身穿黑色至臀部的窄長袖對開襟短衣,衣服前釘有五顆布做的紐扣。褲子為黑色,長至腳后跟。莽人婦女上身穿對開襟窄袖短衣。衣服前釘有15顆用銀或鋁做的紐扣。紐扣的兩邊,一邊釘有兩排鋁制的裝飾品,每排有15顆。衣服的前面一邊縫一撮紅、綠、黃等線作裝飾品。老年人的衣服一般是白色的,中年和年輕的女性多穿帶花紋的衣服。莽人女性都穿黑色裙子,裙子腳邊繡有花紋。衣服和裙子相連的地方圍一塊白色圍腰。圍腰兩邊繡著美麗的圖案。
5.傳統禮儀、節慶
第一,禮儀習俗。
莽人尊老愛幼、與人為善、講禮貌、提倡助人為樂。人生禮儀是人的一生中幾個重大環節要經歷的儀式和過程,如“誕生禮”、“婚禮”、“葬禮”等,通過一定的禮儀,個體的社會地位和角色得到人們的認可。⑤
莽人保存著古老的生育禮儀習俗。如不育要祭神。接生由丈夫完成。胎兒出來后,怕熱水把孩子的魂燙死,用冷水清洗。用沒有消毒的鐵刀和竹片來斷肚臍。產后不滿一個月禁止產婦從正門出入。為保佑嬰兒平安,產后第三天殺雞祭祖。由進入嬰兒家的第一位外人擔當“干爹”或者“干媽”等。
莽人的婚姻,以一夫一妻制為主,少數曾實行一夫多妻制。莽人習慣法禁止離婚。過去莽人的婚姻以姑表婚為多,還有少量的妻姊妹婚、非等輩婚、童養婚。莽人有同姓不婚的習俗。莽人以紅、黑、灰三種顏色作氏族圖騰姓氏,每一種顏色圖騰的氏族內禁止通婚。
莽人婚禮要在“從妻居”結束后進行。莽人青年十五六歲之后可公開選擇配偶,一段時間后關系確定下來,莽人男方請媒人帶20~30斤大米和兩串松鼠肉去提親,與女方的媒人、女方父母商定婚禮條件,特別是“從妻居”的時間,一般3~5年。商量好后,莽人父母送一把刀作禮物,由媒人把兒子送到女方家,開始“從妻居”?!皬钠蘧印苯Y束,經岳父、岳母同意,女婿和媒人送一頭活豬到妻家舉行結婚儀式。婚宴要舉行一天一夜,長老們邊喝酒邊唱結婚歌。臨走時,岳父、岳母送女婿一匹布,送前來參加婚禮的人家每家一塊肉,女方家的長者把鍋灰抹在男方家媒人的臉上,以祝福結婚的夫婦將來生出聰明的孩子。到男方家門,等雙方媒人和女方家的兄弟敬酒后,丈夫和媒人從正門進家,妻子從后門進家?;丶业牡谝惶焱砩弦獨⒅浑u祭祖靈。第二天,男方家殺一頭豬招待客人,參加男方家婚禮的人每家送一只雞?;檠缃Y束時,夫家的父母要把女方家給的布分給客人,表示感謝。
莽人有許多告慰亡者的禮儀。先給亡者洗身,然后到森林砍樹做棺材。死者的尸體在家停放兩天后出殯,抬到墳棚,再放入棺材。莽人采用的是“土葬”法,不壘墳包。埋葬的方法是在山腰上“橫葬”,男子頭葬朝東,據說以利狩獵,女子頭葬朝西,據說以便做飯。隨葬物品有死者生前用過的衣物,還有新編織的一個背籮、一個撮箕、一把木刀和一節竹筒。送葬人員要在后門口凈手后才能進入屋內。在埋葬死者后的第一個早晨天快亮的時候,在死者家后門口,由莽人的巫師“魔公”為亡靈舉行領路儀式。死者埋葬后一天,喪家要清理好室內外衛生。葬后九十天內,到墳棚里燒火守靈,但墳棚內禁止住人。莽人的喪葬祭品有豬、雞、糯米飯、酒、菜等。沒有豬肉就用狗肉代替。辦喪事吃剩的肉菜全部倒掉。
第二,節日習俗。
莽人的傳統節日有沙吉恩節、新米節和中秋節。沙吉恩節相當于漢族的春節,頭人安排好有年豬的人家請吃年豬的時間,客人各帶酒,在主人家男女分席就餐,邊吃喝邊唱過年歌,預祝五谷豐登、人畜興旺?!靶旅坠潯痹谵r歷九月旱稻相繼成熟的時候過,谷子一熟,各家隨意選日子,把雞肉和新米煮熟祭祖。新米飯由婦女吃三餐后,男人才能吃,地里谷子才能正式收割。20世紀,莽人受其他民族的影響過中秋節,宰豬殺雞、吃月餅賞月。
6.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莽人掌握了豐富的農業生產知識。莽人刀耕火種,同一片森林莽人能從處女地改為幼林地最后改造成草地,反映了莽人在改造土壤方面的技術成就。莊稼成熟后,莽人選最飽滿的顆粒作種,曬干后,裝在籮內或者竹筒里,吊掛在火塘上面,防潮、防濕、防老鼠。莽人養豬、養雞的經驗非常豐富:一天只喂一次,天一亮,豬、雞就去房前屋后的樹林撿食,天黑前主動回家,主人只需喂一點玉米。莽人懂得一套治療豬、雞疾病的知識,用草藥可治愈豬瘟、雞瘟等。
莽人有豐富的采集野菜、野果和狩獵的經驗。馬蹄葉、地枇杷等都是他們的采集對象。莽人擅長用竹子做成竹排、竹刀,設好陷阱捕捉老虎、豹子、熊、馬鹿等大動物。用竹套扣子和竹竿捕捉兔子、松鼠等小動物。莽人捕魚,會用手摸魚,會驅趕魚跑進竹篾編的須籠里,會用沒鉤的魚竿和魚籠捕魚。
莽人的刻木記事法,是用刀在木片、竹片上刻出長短、粗細、大小、深淺和形狀不同的符號,來幫助記憶的原始記事表意方法,這種方法應用到20世紀60年代末,如刻竹記工分和用刻木記賬。
莽人觀察氣象的經驗豐富,善于觀察各種自然物,按自然物和其他物體的變化來預測天氣,安排農事活動,如晴天村里燒火,火煙往村頭方向飄走,認為翌日天氣會變陰。
莽人積累了豐富的醫藥技能,擅長用山上野生的植物、動物作藥。據雷公打牛村的陳大介紹,莽人使用的中草藥有幾百種。大部分藥不用配方而是單方煎服,如頭痛、失眠、眩暈、高熱、毒蛇咬傷等用“羊屎果”煎服。少部分藥可以泡酒口服,如消炎、止痛、解毒、祛風、殺蟲、解瘀消腫等用大將軍、大草烏、紅根、大力藥、麻芋桿等幾十種毒藥泡酒外擦。莽人不僅會制作解毒的藥物,還會用有毒的動植物和礦物制作毒藥然后做成毒箭。莽人還會用虎骨泡酒治療風濕、跌打損傷等。用熊膽治發熱、喉腫等,用馬鹿心血治心臟病等。
莽人是以植物發芽、落葉和動物鳴叫聲來判斷月份、季節的。如一月共25天,是旱玉米時節,二月是晚玉米時節。莽人把一年分成四個季度、十三個月和時節。第一個季度是得威鳥鳴叫時的十三月的七天和一到三月,第二個季度是扎瓷鳥鳴叫時的四至六月,第三個季度是梅旺蟲鳴叫時的七到八月,第四個季度是熊冬眠時的十至十二月及十三月的八天。
7.宗教信仰
莽人的信仰屬于原始宗教信仰,類型包括自然崇拜、圖騰崇拜、鬼魂崇拜、神靈崇拜和祖先崇拜。祭祖的地方,設置在房中火塘的上方。莽人中熟悉宗教禮儀和祈禱詞的人,都可以擔任魔公,魔公會用鐵刀占卜,莽人相信魔公會放鬼和驅鬼,還會為亡者引路。失魂之后,請魔公招魂。嬰兒降生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健康等重要事情需要祭祖也請魔公來進行。魔公在莽人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三 結束語
莽人作為我國人口較少民族的一個群體,非物質文化遺產迫切需要保護,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的規定,莽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傳統口頭文學及語言、傳統音樂和舞蹈、建筑藝術、傳統禮儀和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原始宗教信仰等,內容豐富。
注 釋
①國家民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扶貧辦.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2011~2015年)[R].北京:國家民委,2011
②海文達.抓住機遇,不負重托——打好扶持莽人發展攻堅戰[R].云南:金平縣莽人辦公室,2010
③高永奇.莽語研究[J].南開語言學刊,2007(2)
④高永奇.莽語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42~43
⑤馬成俊、鄂崇榮、韓喜玉.守候遠逝的精神家園:黃河上游人口較少民族非物質文化搶救與保護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41
參考文獻
[1]國家民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扶貧辦.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2011~2015年)[R].北京:國家民委,2011
[2]海文達.抓住機遇,不負重托——打好扶持莽人發展攻堅戰[R].云南:金平縣莽人辦公室,2010
[3]楊六金.一個鮮為人知的人群:莽人的過去和現在:十六年跟蹤實察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
[4]高永奇.莽語研究[J].南開語言學刊,2007(2)
[5]高永奇.莽語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6]馬成俊、鄂崇榮、韓喜玉.守候遠逝的精神家園:黃河上游人口較少民族非物質文化搶救與保護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