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解釋了啟發式教學的概念。認為啟發式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種教學思想。介紹了啟發式教學在流體力學課程中的實踐。提出對教師而言,啟發式教學的關鍵是教師如何營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在學生學習中正確引導、指導學生解決疑難困惑。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思想 教學方法 流體力學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0-0021-02
一 啟發式教學的含義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針對這一現象,孔子認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及,則不復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復地給他舉例了。”從孔子對啟發式教學的認識,可以看出啟發式教學首先要學生處于“憤”或“悱”的狀態,之后才是教師的“啟”和“發”。也就是說,學生要先經過努力思考,卻仍不能解除心中疑惑,這時教師才應該對學生進行點撥,教給學生解題思路與技巧。所以說,啟發式教學的第一步是學生應對所學的內容進行自學,而且經過了深思熟慮而不得。啟發式教學的第二步才是教師的指導或引導,無論是對語言的精準表達,還是解題的思路或技巧指導。啟發式教學的第三步,是對學生剛剛解除的疑惑進行考查,以驗證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是否熟練掌握,以期學生能在學會的基礎上,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啟發式”教學的思想與“填鴨式”、“滿堂灌”的做法相對立。教師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自己的灌輸代替學生思考。啟發式教學的根本思想是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只起指導、引導作用。啟發式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種教學思想。
二 啟發式教學在流體力學教學中的實踐
從啟發式教學的思想看,教師要想啟發學生,其前提是學生必須要有疑惑,并且是在思考后不能解答的前提下,才進行啟發。因此,老師的職責是如何使學生去積極思考,在學生迷茫而無所得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1.以啟發式教學思想為指導,精心營造啟發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所有的教學環節,都應以啟發式思想為指導。重視后用啟發式教學。每一位教師應從教學規律出發,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精心營造啟發式教學情境。
2.啟發式教學方法在流體力學課堂中的運用
第一,總結式啟發和回顧式啟發。流體力學是以流體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受力及靜止、運動規律。前后知識邏輯性強。每部分知識結束時,應及時總結,進而拋出新問題,引發學生課后思考。甚至可布置思考題,讓學生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下一節課開始時,教師先回顧上節課的主要內容,從沒解決的問題入手,和學生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如講完“流體靜壓強的兩點特性”后,可及時讓學生思考,如果流體是運動的,那么其動壓強是否還具有這兩點特性,從而引發學生的疑問,這樣不但使學生主動去探究靜壓強大小與作用面方位無關的原因,還會使其帶著興趣去學習流體動力學的內容。
第二,現象啟發式。流體力學課程概念多,前后內容邏輯性很強。教學內容的安排應符合人類從感性到理性、從現象到本質、從淺顯到深入的認識過程。因此,教學時應經常與日常生活及工業生產中的現象相聯系。例如,講“流體黏滯性概念”的時候,讓大家思考手接觸不同流體,如空氣、水和油時的感覺,從感覺上區分不同的流體具有不同的黏滯性,并認識到它們與手的黏附力不同。接著讓學生分析原因,從而水到渠成地得出黏滯性的本質是內摩擦力的結論。
用現象或實例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進而吸引學生的興趣,而且會讓學生明白,流體力學中的概念是從現象中抽象出來,與現象緊密聯系的。對這些本質的理解及知識的獲得反過來可以解決、解釋很多實際問題。這樣,學生會饒有興趣地學習知識,并能從本課程中得到更大的收獲。
第三,對比式啟發。在流體力學教學中,可以采用以下三種對比方式:一是將相近或相反的概念、規律進行對比。例如,在講氣體能量方程時,與前面的液體能量方程對比,說明氣體能量方程形式上的不同。再如,氣體靜壓強的分布規律與液體相對比,甚至把流體的壓強分布與粉體或固體的壓力進行對比。這樣,可以使知識的區別清楚地呈現出來,使學生印象深刻,便于記憶。二是將新舊知識進行對比,使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從而加速對新知識的掌握,做到“溫故而知新”。例如,將理想元流伯努利方程、理想總流伯努利方程和實際流體的伯努利方程的成立條件及方程形式進行分析對比,可貫通舊知識和新知識,使學生加速對后者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在原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不斷更新、不斷加深的過程。無論從知識的深度還是廣度上,都是不斷提升和深入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善于從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出發,引出新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并分析得出新知識,解決新問題。三是將課堂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日常生活中的實例相對比,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師應重視教學實踐活動,并充分利用實踐教學,把理論知識與實踐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用書本知識解釋、解決生產、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的能力。
第四,練習式、作業式啟發。流體力學課程理論性較強、概念抽象、方程較多,因此,進行習題訓練成為學生理解和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在課堂上應重視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思考題的練習與討論。在課下作業題目的布置上,教師應選擇一些具有較強典型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習題供學生練習。對于一些難點,教師在啟發和提示的基礎上,讓學生互相討論,逐步深入,在爭論中得出答案。
第五,科學地引導、指導學生。好的啟發式教學不僅能引發學生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在學生學習中遇到困惑時如何正確指導學生。教師解惑時應耐心傾聽學生的思路,找到學生出現困惑未能解決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基礎知識缺乏還是思考問題的方法不正確。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做到科學、正確指導學生,使學生無論在知識上,還是在思維方法上都獲得更大的收獲。
啟發式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種教學思想。教師應以啟發式教學思想為指導,設計教學活動,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求適合本課程和教學對象的具體教學方法。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