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術休假制度起源于美國,在提高教師隊伍士氣和教學水平、科研能力上有重大作用。我國部分高校近些年也相繼推出教師學術休假這一舉措,可惜缺乏一個有效完整的學術休假制度,因而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本文通過借鑒美國高校學術休假制度,探討建立我國學術休假制度的必要。
【關鍵詞】高校 學術休假 美國經驗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0-0050-02
日前,吉林大學推出“學術休假”等一系列旨在促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制度,把學術休假作為教師的一項個人福利加以保障。這一措施使得“學術休假”再一次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焦點。通過對我國高校教師“學術休假”的認識和研究,也是對目前我國高校教師學術休假的狀況有更加客觀理性的分析和審視,在借鑒美國學術休假制度的過程中尋找更好地解決我國學術休假問題的途徑。
一 學術休假的概念與內涵
19世紀末,美國興起了研究型大學,為了滿足對教師國際化的需求而產生的學術休假制度,能有效地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科研創新能力。通過學術休假也緩解了教師職業厭倦情緒。卡特·古德認為:“學術假是在教師為學校連續服務規定的年數(最初是六年)之后,通過全部或部分補償的休假提供給教師自我提高的時間。”① 我國的楊曉輝指出學術休假是大學教師在大學工作到一定年限后暫時離開教學或與大學經營相關的工作,獲得一定假期,在此假期內到國內外其他機構從事研究或者學術交流,以此來提高自身學術水平的一種制度。② 兩位學者的定義都明確了教師進行學術休假的前提以及學術休假對教師自身學術水平的促進。本文在綜合以上學者觀點的基礎上,認為學術休假是指大學老師在該校連續工作一段時間后(一般是四年以上),學校允許其在一段集中的時間(一般為半年)內,帶薪(全部或部分)到國內外一些科研機構從事學術交流活動,以此促進自身科研和教學能力的進步,學術休假結束后必須回到原來工作學校提交學術休假報告,以此作為學術休假期間考核的重要依據。
二 我國高校教師學術休假概況及存在的問題
從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來看,學術休假制度在一部分高校曾實行過。但學術休假制度在執行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進行探析。
1.我國大學教師學術休假的概況
我國學術休假是在“春暉計劃”推行后引起的熱議。“春暉計劃”主要是通過利用海外優秀人才的學術休假進行引進。“春暉計劃”規定教育部對高校執行“海外人才學術休假回國工作項目”提供一定數額的獎勵津貼、補助費,受聘的海外留學人才在國內高校的應聘期限為6個月至1年。③雖然有關部門還沒有提出學術休假的具體措施,但是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相繼提出學術休假條例。北京師范大學學術休假細則指出,在教學或科研考核中達標的老師在五年內可提出學術休假請求,學校將會批準其半年至一年的休假時間。中國人民大學出臺了教授學術休假規定,允許教授有一個學期的休假時間,倡導他們到國內外學校或科研機構去學習、進修。而中國農業大學規定,具有副高或副高以上的專業技術職務,年度考核優良的老師,只要在該校工作達到5年并且擔任現職務滿3年以上者,就可以申請學術休假。④ 2012年5月吉林大學正式啟動《吉林大學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行動計劃(2011~2020)》,提出要實施哲學社會科學教師學術休假制度、學術名家自由探索計劃和中青年教師海外研修計劃等一系列措施,積極推動該校哲學科學研究走向世界。⑤
2.我國大學教師學術休假存在的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林杰副教授在接受《科學新聞》采訪時表示:“嚴格而言,中國還沒有一所大學實行真正的學術休假制度。”⑥ 在分析各大高校相繼推出的學術休假制度的基礎上,本文發現我國高校學術休假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學術休假目標不清晰。明確的目標有利于我們順利地開展和完成預期工作,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學術休假目標,相關管理部門也無法對學術休假進行有效的監控和管理。只有符合學術休假條件的高校教師才能依據休假目標和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進行考察,以此來提高其對學術休假的興趣和積極性。而我國高校教師的學術休假具體是為了做什么,為了達到怎樣的目標,休假的成果是什么,在相關學術休假制度里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導致很大一部分進行學術休假的教師僅僅把休假當做一種純粹的度假和休養,因此違背了國家開展學術休假這一制度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學術休假的成效。
第二,學術休假缺乏嚴格的監督與反饋機制。我國很大一部分高校在執行教師學術休假這一制度時,監督手段不力,沒有對學術休假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對學術休假過程中的相關信息未能及時地進行反饋,并且對學術休假的成果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考核評價標準,缺乏公平性,易流于形式。對進行學術休假的教師也應該進行跟蹤訪談,了解教師休假的真切感受與實際效果,因此建立一個與學術休假相應的監督與反饋機制也就顯得尤其重要。
第三,學術休假的經費得不到保障。學術休假的經費問題是制約學術休假制度發展的瓶頸。“推行學術休假主要是資源問題。誰出錢支持這種休假?國內要執行這一制度,主要看每個科研單位或大學能否有經濟力量支持這種休假。”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助理、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徐揚生在接受《科學新聞》采訪時談到。⑦ 很大一部分高校僅僅對教師在休假期間的薪資待遇進行了明細規定,而對承擔出國往返的費用以及出國后進行學術研究的開支沒有明確規定。但是學術休假期間,休假者都需要一定的資金保障其到國內外進行相關的學術活動。
三 美國大學學術休假制度的特點及其啟示
1880年哈佛大學的校長埃利奧特批準工作7年以上的教師可以進行休假,在休假期間享有半薪待遇。到目前為止,美國已有數千所院校建立了學術休假制度。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美國的學術休假制度,并對我國學術休假制度的建立進行借鑒。
1.美國大學學術休假的規章制度
學術休假的規章制度主要對休假對象的資格以及人數和申請程序進行規定。學術休假的申請程序一般由兩部分組成:首先由學術委員會申請者的理由和可行性進行考核,其次將考核的結果交給校長和董事會進一步的審核,最終由校長或者董事會作出批示。絕大部分美國高校都規定只有助理教授以上職稱的并且工作期限達到6年的全職老師才有資格申請學術休假,每隔6年都有一次休假機會。
2.美國大學學術休假的目標
美國大學學術休假有詳細的主要目標以及預設目標。主要的目標有:學習、旅行和調養身體,其中的學習目標是核心目標,它旨在促進高校教師的科研水平和教學水平的進步。除了主要的休假目標,還有學術休假的預設目標。根據Celina等人對美國某所大學的調查,發現其學術休假的預期目標主要是學習新的科研方法、促進研究的發展、撰寫研究論著、促進課程的發展等等。⑧
3.學術休假的資金來源渠道多樣化
為了保障教師學術休假的正常進行,休假期間經費的供給是主要問題,因此美國高校非常重視經費的籌集,通常會有一些專門的機構負責籌集經費。學術休假經費來源渠道主要有:政府撥款、民間資本資助,當然也鼓勵教師積極自主地籌集經費。在此經費保障基礎上,美國高校的休假教師能安心地進行休假。
四 建立我國高校學術休假制度的設想
通過借鑒美國高校教師學術休假制度的重要經驗,我國建立相應的學術休假制度存在可行性。建立我國高校具體可行的學術休假制度是高校教師實行休假的有力保障,筆者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建立明確的學術休假目標和考核機制
各高校在制定相應的學術休假目標時,應該將主要目標和預期目標包括在內,應該將“學習”這一主要目標納為核心目標,并且應該將預期目標進行可行性的考量。對于預期目標的制定主要參考教師的科研水平和教學水平,旨在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和專業發展水平,在此基礎上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科研方法。在學術休假結束后應對實際達到的目標和預期目標進行對比,以期改進。
一個科學的學術休假考核機制,是評定學術休假成效的最好手段。高校可以成立專門的學術休假考核領導小組,明細各項責任到每一個成員的身上,讓其承擔起考核的任務,考評好學術休假教師的成果。還應該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套規范科學的考核系統,該系統應用于考核小組的考核工作中,能保障考核的公平性、可操作性以及實用性。同時還應賦予學術休假教師在考核中的權利,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考核中。
2.建立多渠道的學術休假資金保障體系
高校教師學術休假的費用的解決是關系到學術休假能否有效開展的關鍵因素。美國針對高校教師進行學術休假的所需經費有健全的保障體系,有多渠道的籌措方式。我國應在借鑒美國學術休假的基礎上,提倡高校教師學術休假經費的主要部分由政府撥款或學校承擔。在政府撥款中,各職能部門應該明確規定該經費只能用于學術休假,防止擅自挪用經費現象的發生。除此之外,還應該根據教師自己的薪資情況,鼓勵教師自主拿出一部分錢進行補給。學校可以成立一個學術休假資助委員會,面向社會集資,吸收民間資本,讓民間資本的新鮮血液注入學校的健康運行中。
注 釋
①Celina M. Sima. The Role and Benefits of the Sabbatical Leave in Faculty Development and Satisfaction[J].New De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2000(105):69~75
②楊曉輝.中日大學教師學術休假制度比較[J].教書育人,2006(9)
③教育部.關于設立“春暉計劃”海外留學人才學術休假回國工作項目的通知[S].中國留學人員創業年鑒,2007
④豐捷.學術休假制在部分高校悄然推行[N].光明日報,2004.3.2
⑤張建.吉林大學正式啟動“學術休假”制度[EB/OL].http://
news.sciencenet.cn/ htmlnews/2012/5/263433
⑥學術休假[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199178.
htm
⑦林杰.美國大學的學術休假制度[J].比較教育研究,2008(7)
⑧M Celina、E William. Reasons for and Products of Faculty Sabbatical Leaves[J].ASHE Annual Meeting Paper,1995(12):14~20
〔責任編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