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教學是適應信息時代教育的新模式。科學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效率,但多媒體教學在發揮優越性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文章對心理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心理學 多媒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0-0074-01
一 多媒體在心理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也走進了校園,多媒體輔助教學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多媒體教學是適應信息時代教育的新模式,運用多媒體教學有助于優化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心理學課程的教學實踐中也是如此。傳統教學中,教師只能用語言描述心理學概念、學派、觀點及運用等,過于單調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手段,教師講課味同嚼蠟,學生聽課無精打采,很難建立起師生之間的互動,而心理學所獨有的基本概念多、實驗成果多、抽象理論多的特點,使其更加適合用多媒體教學取代傳統的教學手段。
多媒體是指以電腦和輔助設備投影儀、幻燈機等組合起來的,可以清晰地展示圖像、文字、聲音等信息的載體。多媒體以其形象直觀性、大容量的特點,通過提供圖文聲并茂的多重感官教學材料,提高學習和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心理學課堂的吸引力。
二 心理學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兩種傾向
隨著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逐漸走進心理學課堂,心理學教學也變得生動起來。實踐證明,科學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心理學教學環境,提高課堂效率。但與此同時弊端也日益凸顯,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應用過程中常出現兩種傾向:
第一,過于簡單的課件制作無法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在心理學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制作過程中,不能脫離教材太遠,因為它是某一學科的教學軟件。如果僅滿足于用計算機顯示屏幕取代黑板,軟件內容等同于教材,那么軟件就是多余的。將多媒體課件等同于板書的電子版形式,這樣極易造成學生視覺感知僵化,單調的刺激除了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思維產生惰性以外,很難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第二,形式大于內容的課件失去了教學的輔助作用。任何時候教學工具都是為優化教學服務的,如果將多媒體課件當做一件藝術品來制作,純粹追求視聽效果,結果卻忽視了教學的根本目的和效果。多媒體課件應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注重教學過程及教學邏輯的設計。如果盲目地重視技術效果,就會喧賓奪主,不僅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傳達和輔助作用,反而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因此,運用多媒體輔助心理學教學,應取決于心理學課堂教學的目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
三 心理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建議
多媒體運用不當而造成教學效果的不盡如人意,使不少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產生質疑。鑒于此,教師在運用多媒體輔助心理學教學時應遵循一定的原則,使之在教育教學中能真正地發揮作用。
第一,提高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的水平。好的課件應達到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愉悅身心、陶冶情感的目的。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現代教育技術的有關知識,熟練操作計算機、投影儀、幻燈機等多媒體設備,深入鉆研教材,根據教學目的、教學計劃的要求以及學生發展的特點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制作出高水平的課件,以此滿足教學需要。
凡是美的東西都會使人賞心悅目,激發人們對該事物的興趣及對美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制作多媒體心理學課件時,要注意圖像、聲音與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發揮多媒體的技術優勢,融知識、能力、審美教育于一體,才能夠起到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激發學生學習情緒的目的。
第二,多媒體課件制作要服務教學目的。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要始終遵循課件為課堂教學服務的原則。
在心理學教學中,可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利用多媒體中視聽一體的資料,將生動、形象、美觀的文字、圖片與基本理論的課件進行鏈接,使學生對抽象理論有更直觀形象地認識,能增強對抽象事物的理解和感受,擴展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過分強調課件制作技巧,過多、過于花哨的多媒體素材,會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奇的表現形式上,而忽略真正應掌握的內容,喧賓奪主,反而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因此,課件選題應適當,緊扣課程內容,突出課程內容,不用無關的多媒體素材,能體現多媒體教學的輔助性、形象性、啟發性。
作為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不斷探索研究適合多媒體教學的新模式并使之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賈會敏.多媒體在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教學與管理,2006(9)
[2]汪紅燁.談CAI教學模式在心理學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探索,2006(7)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