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理論下,如何構建一個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本人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優化課堂教學、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構建 有效 語文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0-0099-01
在新課改形勢下,教師都在努力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積極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方法,追求高效課堂。讓低效遠離語文課堂,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顯得極為迫切,那么,如何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呢?
一 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課堂教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從根本上轉變教學方式,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個性化學習、探究式學習。教師只有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課堂教學,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單向知識灌輸,讓學生與老師共同討論,營造一個活潑的課堂,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感染學生,努力啟發學生思考,才能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
二 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優化課堂教學
有目標才可能有收獲,制定的教學目標應符合學生的能力,不能過高或過低,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逐一落實,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知識落實到位,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興趣和愛好中有樂趣地學,讓教學進入情感領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眾所周知,我們的課文大部分是一篇篇有感情的文章,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種多樣,有包含愛國情感的文章;有包含對老師尊敬的文章;有對祖國山川熱愛的文章。例如在教學《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課時,我先富有感情地朗讀,引發學生的共鳴,接著在分析課文時穿插講解作者的感情變化,課文講解完讓學生把握文章感情,我發現學生比我朗讀得還要好,這說明我感染了學生,學生也感染了我。在教學《鴻門宴》這篇課文中,劉邦是一個比較懦弱、遇事束手無策的人,而“力拔山兮氣蓋世”、頂天立地、光明磊落的西楚霸王項羽,卻敗在了這個市井小混混的手里,我們每個人都為項羽感到惋惜,但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么呢?項羽——自負、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劉邦才能雖遠不及項羽,卻很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招攬人才,最終,奪取天下。而我們的同學又是怎樣對待別人給你的意見的呢?講完課文后很多學生都有所深思。
四 激活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缺乏,普遍存在學習被動,不可能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在新課程理論下,要求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因此,教師必須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上來。
教師在教學中要恰到好處地發揮主導作用,努力地啟發、點撥、引導學生學習,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余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有時還可以通過組織活動來活躍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了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要積極表揚學生,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看法。
五 教授學習方法
現在提倡終身教育的理念,我們的教育并不是教給學生枯燥的知識,而是教給學生終生受益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學法指導,這樣學生在科學有效的方法指導下進行的學習必然是有效的,也必將是高效的。教授給學生方法,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才能有收獲。
教給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學生預習,實際上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學習。在預習中,學生的自覺能力被充分發揮。因此教學中必須重視預習的作用,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教給學生認真思考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給學生復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全面系統的學習習慣。在教學中整理和復習,能使已經學過的知識和技能,更加條理化。在教學中把復習方法教給學生,可充分調動學生復習功課的積極性。
思維是課堂教學中學生認識過程的靈魂。課堂上老師提出的問題、組織的活動都是經過周密思考和精心準備的。所以上課不僅要跟上老師的思路、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更要善于發現問題,積極提出有討論價值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六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如何構建一節有效的課堂,關鍵在于教師,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要積極研究學生,掌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提出適當的要求,不能過高或過低,這樣不利于學生的能力提高。教師和學生要以平等的地位相處,只有這樣,才能打開學生的心扉;尊重比熱愛更為重要,因為給學生以尊重,學生才能感受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們認為失去自尊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