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是教育行動的靈魂,有什么樣的理念,就有什么樣的教學行動。”全國各地學校的高效課堂如火如荼地開展,各種課堂教學模式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當如何構建,哪些理論可指導高效課堂的構建,高效課堂應具備哪些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評價觀等一系列問題出現時,只能從課堂實踐中尋找答案。只有根植于課堂實踐的教育理念才能具有鮮活的生命力。伴隨課堂教學模式不斷地深化和創新,英語教師也在更為理性地思考如何構建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堂教學效益能否實現最大化的關鍵是教師。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穩步推行,伴著減負增效呼聲日漸高起,教師由“帶著知識走向學生”向“帶著學生走向知識”的轉變,由知識性教學向發展性教學轉變,由重知識的灌輸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式學習等方式轉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樂于參與學習。英語教師作為實施新課程的主體,也應該讓學生樂于思考、樂于探究、樂于學習。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構建英語高效課堂是一個重大課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課堂改革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本文從英語學科的角度,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淺談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 制訂切實可行的目標
教學目標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先決條件,它的完成者是學生,教師不能憑主觀意志設定教學目標,而是在充分解讀學生需求的基礎上,從學生的角度考慮設計。(1)體現任務。讓學生能夠用英語完成生活化任務。(2)體現發展。每一堂課都要讓學生有收獲、有發展。(3)體現人文化。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動力的源泉,在教學目標設計階段要考慮如何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有所提高。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多用what、why和how來確定目標。
二 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預習在英語學習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不但有利于課文的整體教學,而且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預習有利于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提早進入學習過程,有利于學生帶著思考,有準備地進入課堂學習,有利于減輕教師課堂教學負擔,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通過有效預習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應注重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
三 挖掘學生的潛能
人們常說,“在國內學三年英語,不如到國外去學三個月。”對學生來說,只在課堂掌握一門外語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語境,讓學生感知,學以致用。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充分相信學生,使他們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潛能,并對自己的學習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如講job時,老師問:“Do you know my job?”學生自然會回答“Teacher”。然后把job寫在黑板上,并把它圈起來。問:“Do you know more jobs?”老師請學生把他們知道的職業寫在“job”周圍。
四 營造民主的課堂
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課堂氣氛。”在課堂上,教師不輕易否定學生的不同見解、不符合標準的答案或看似笨拙的方法,對學生新穎的觀點和想法給予適當的鼓勵。鼓勵學生積極地思考、質疑、提問,發表不同的意見或建議,教師盡可能地不指責學生提問的深淺、遠近,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五 拓展補充內容,開闊學生視野
由于Go for it!教材中某些單元在介紹相關知識點時不夠系統或信息量少,加上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重精輕泛”的現象,可理解性語言和知識信息的輸入量十分有限,嚴重制約了學生語言能力及其他技能的發展。因此,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實際,靈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內容應進行適當地延伸和補充。如在學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一課時,預先組織學生從家里帶來榨汁機、搖搖杯,帶來鮮奶、香蕉、蘋果、梨子、橘子、葡萄、西紅柿等水果和蔬菜。在課堂上,指導各小組學生制作香蕉奶昔、番茄蘋果汁等食物。在賦予生活情趣的食物制作和品嘗中,讓枯燥、單調的英語課變得生動而有情調,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只有構建起高效的英語課堂,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鍛煉學生能力,從而獲得最優的學習效果。
總之,高效課堂無論是學習借鑒還是實施踐行,都在于領會其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課堂雖然不是一種具體的模式,但它目標明確,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雖然與傳統教學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體要求已經超越傳統,作為教學主導者的教師必須改變自己,才能真正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高效是課堂的永恒追求,高中英語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只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激發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定能構建高效的課堂。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