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的教研活動在學校教研室的直接領導下,在各位教研組長的帶領下,已經開拓出了一塊有著濃郁研究氛圍、扎實研究措施的土壤,全體教師正在這塊充滿活力的土壤上積極學習、潛心研究,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驕人業績。面對激烈競爭的教育市場,學校的發展對教研組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如何規范常規教研活動,提高教研的有效性方面談幾點建議。
一 明確教研常規要求,常規教研活動需進一步規范
學校對教研活動最基本的要求是,教研活動要有明確時間、地點、形式,落實好主持人,確定研討主題,設計教研目標,預見容易出現的問題。為此,教研組長要根據學科教學實際,制定較為周密的學年、學期教研活動計劃,每次教研活動要嚴格按照計劃進行,每次活動提前1~2周做好準備工作,設計活動程序,形成文本活動方案,上交教務處,教務處核實教研活動的實用價值,督促教研組進行合理整改,整改后的方案方可實施,從而杜絕教研活動的隨意性,以確保每一次活動都能順利進行并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 探求效度提升策略,教研活動有效性需進一步提高
1.明確教研目標,增強目標意識,實現教研活動的價值取向
教師要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通過學科校本調研,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緊緊圍繞如何解決問題來設計教研活動,開展研究,實現教研活動的五大目標,即內化先進的教育理念、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升推廣經驗做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強化教師教研的意識、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發展。
2.研究教師需求,整合活動形式,激發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
有效的研究方式是實現教研活動價值取向的關鍵,教研組要針對教師的需求,不斷開發教研活動形式,設計教師的活動,營造研討的氛圍,激發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如開展以觀念更新為目的的理論學習、以落實教學常規為任務的教學過程改進研究、以提高教學技能為目的的課例教學分析、以解決教學實際困難為目的的實踐反思與探索、以解決教學困難為目的的系統化課題研究、以共享為目的的教學資源建設、以促進觀點交流經驗共享為目的的教學沙龍、以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為目的的競賽比武的形式、以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為載體的網絡教研等,都是教師喜聞樂見的教研方式,教研組長要積極整合這些教研方式,激發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
3.探索達標策略,實施有效管理,促進教研活動預期目標達成
教研組長要增強目標意識,在達成目標的策略研究上下工夫。每一次教研活動主題確定之后,教研組長要制定本次教研活動的預期目標,采取的達標策略要關注教研活動的策劃、關注成員發展的差異、關注研究過程的漸進、關注研究成果的共識。教研組長要不斷提高責任意識和研究水平,活動前必須經過充分的調研和策劃,做到有主題、有目標、有實施方案、有達標策略。在研討過程中,倡導教師真實地、個性化地再現研究思維方法,激發同質與異質觀點的碰撞和交流,實現智慧共享,形成明確的共識,形成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理論概括,使不同的教師得到不同的發展。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為了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常常需要對某一專題進行持續性的研究,使教師的認識和行為不斷更新,形成螺旋式漸進上升,實現研究團隊整體水平的提升。
4.參與教研活動,構建評價機制,促進有效教研活動的開展
主抓教學的各級領導,要經常深入教研組,觀察教師的研究活動,逐步構建教研活動評價機制,通過科學評價引領教研活動的發展方向,規范教研活動的過程進展,提升教研活動的內涵價值,推廣教研活動的研究成果,使評價成為有效教研活動的催化劑,提升其有效性。
5.根據研究需要,制定保障措施,保障教研活動有效進行
有效的保障措施是正常開展教研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有效的保障措施主要體現在“四個到位”,即“思想認識到位、制度引領到位、時空保障到位、評價考核到位”。在思想認識上,主抓教學的各級領導,必須用自己的思想去感召教師的思想,引領教師充分領悟教研活動的價值取向,讓教師充分認識到教研活動的必要性。在制度引領上,教務、教研部門必須規范教研組的建設及教研活動的開展,實施網絡管理、常規檢查、過程監控等形式強化過程管理,明確教研活動流程,規范活動方案,方案中必須明確主題、目標、人員分工、內容安排、活動形式等,使全體教師開展活動有據可依,也使學校對教研活動督查、考核、評價有據可查,以引領教研活動的有序進行。在時空保障上,部門必須對教研活動的開展提供時間和空間,教務處要精心安排課程和教研活動,使同科教師有共同的時間參與教研活動。各部門要盡可能提供專用的教研活動室,以減少其他因素對教研活動的過程干擾。在考核評價上,要注重對教師參與教研活動情況進行規范考核,在教師教學常規工作考核中,設立專門板塊,細化各項指標,以直觀反映每位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情況,定期對各教師參與系列化教研活動的數據進行匯總評比,評選出先進教師,給予表揚和獎勵。
作為教研室主任,衷心希望各位教研組長,認真感悟、思索,帶領全組教師,積極構建符合學科特點的教研模式,把自學、互動、共享作為校本教研的核心理念,把開展“幸福課堂”研究、解決問題、改進方法、總結經驗、提升效率作為教研目的,讓每一位教師親身體驗“研究—實踐—反思—提升—研究”的研究過程,使每一位教師在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教研過程中,專業素質得到不斷提升。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