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已實施多年,新課改要求教學模式必須發生實質性的轉變,其中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新課標下《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課的教學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即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現筆者針對教學過程中多媒體帶來的便利條件進行簡述。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高中數學教學 輔助 動畫 優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0-0144-02
一 增強好奇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單純靠傳統的提問、復習、講授新知,或是“一支筆,一塊板”等都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這樣不僅不能提高數學能力,反而會讓學生對數學引起反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惡性循環。老師們如果注意到新課標帶來的轉變,就會借著這股東風,把多媒體融入教學,這樣借助多媒體的動畫感,就能有效地開啟學生智慧的大門,由以前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索,從而輕松愉快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階段,易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變為學習的主人。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是基礎課程,興趣和能力影響和制約著數學學習的成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習能力是數學教學成敗的關鍵。這時我們可以借助的外部因素之一就是多媒體。
例如,在講解“空間直線位置關系”時,我制作了一個動畫,一個人在房頂上行走,另一個人在地面上行走,討論行走路線的位置關系;兩個人同時在地面上走,再次討論路線的位置關系。借助多媒體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索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另外,在講解“四種命題”時,我通過Flash動畫演示了一個故事情節:有一個人特別熱情地約了四個朋友一起去看電影,結果只有三個朋友去赴約,此人見人沒來齊,便說:“該來的沒來”。過了一會兒,有一個朋友因有事,就走了。這人又說:“不該走的走了”,這句話被另一位朋友聽到后,也走了,此人見情形不對,對剩下的一位朋友說:“我又沒說他”,結果三個人全走了。提問:這個人的朋友為什么會走?此事又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探究能力。
所以說,只有當學生對問題有了強烈的興趣后,才可能大膽地去探究問題,同時也能使抽象的純粹數學問題變得簡單明了、易懂。這時多媒體顯現出了它的優越性。
二 能使教學具備高效性
新課標下,注重打造優質、高效課堂。既要求教師對教材知識結構掌握熟練,又要讓學生快節奏、高效率的掌握知識。教師就得充分利用各種有效手段,把本節知識(信息)傳遞給學生。多媒體就是手段之一,集文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于一身進行信息加工處理,通過聲、光、色、動畫等技術把所學知識化深奧為淺薄,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神奇,進而不僅可以再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性,更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講解“三視圖”時,我嘗試用多媒體課件來展示投影與三視圖的原理及其畫法。這樣既提高了效率,又豐富了學生的視野。其實新課改最大的特點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現在,恰當、正確地使用多媒體為數學這一“思維的體操”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表演平臺”,使數學教學具備“印象深、氣氛雅、效率高”的特點。
三 呈現舊課標教學中難以呈現的課程內容
借助多媒體技術用運動變化的方法,創設實驗環境,形成多元聯系,展示數學關系式、平面區域、表格等各種形態的表現形式,在數、圖、表的關聯中進行觀察、分析,從而逐步幫助學生進行有層次的猜想,也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一種方向,這就是新課標積極倡導的合情推理,也是舊課標教學難以呈現的。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過程中,為改變老師單機的演示學生被動觀看的現狀,讓學生參與進來,老師(可以根據學生要求)操作,學生記錄,共同提出猜想,在當前技術條件下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例1:在講解“圓錐曲線的第二定義”時,為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軌跡是怎樣隨x的“量變”而發生“質變”的,可利用Flash動畫展示x的變化對曲線形狀的改變,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總結比較圓錐曲線的不同,真正發揮了多媒體的優越性,這是一支筆、一塊板所不能解決的。這樣的實例還有很多。
例2:在學習必修1 第三章“用二分法求不熟悉方程的近似解”。二分法是新課標添加的知識模塊,教師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該知識點,我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視聽效果,播放“幸運52”中猜物品價格的游戲,在“幸運52”中,一般是給出一種物品,然后讓選手在規定的時間內猜出物品的價格。選手每猜出一個價格,主持人李詠就會告訴選手是高了還是低了,然后選手再去猜。其實選手競猜物品價格的方法用的就是二分法的思想,通過這種方法能使學生很容易接受二分法的思想,且記憶牢固。
四 新課標借助多媒體把算法融入到數學教學內容中
算法即解決問題的步驟,算法也是數學及其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所以算法設計是使用計算機解決具體問題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這就把多媒體和高中數學聯系在一起了。
例如,在《算法初步》的第一節“算法的概念”中,我首先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章頭圖,介紹圖中的后景是取自宋朝數學家朱世杰的數學作品《四元玉鑒》,告訴學生章頭圖正是體現了中國古代數學與現代計算機科學的聯系,它們的基礎都是“算法”。其次,課本是以“解一元二次方程組”為例來引入的,如果教師單純的讓學生在作業本上用加減消元法求解,顯然比較枯燥,而且不能更好地讓學生對算法產生濃厚的興趣。如果教師能利用多媒體做出對應的程序設計,就可以讓他們產生足夠的興趣,可以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論證、邏輯思維能力,多媒體起到了良好的橋梁作用。
五 學生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運用多媒體
作為多媒體,課余時間還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把數學由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這樣不僅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課余知識,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探究新知識的意識,提高了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樣就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策略,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擴大教學規模。所以強調多媒體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不是簡單地把多媒體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師教學的演示工具,而是與數學教學中的教與學有機地融為了一體,將課件演示作為一種手段來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改變了傳統數學課的教學方法、內容、模式及觀念等等。教師在教學的同時,一定要把握新課改給我們帶來的這種機遇。
總之,新課程理念標準之一,就特別提出了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使多媒體對數學課程內容、教學、學習等方面產生深刻的影響,使我們的教學更快、更高、更強。以上是近幾年筆者在積極響應新課標教學的同時,做出的幾點總結,多媒體已經逐步作為一種數學教育技術平臺,和課堂教學融為了一體,使課堂教學發揮最優性,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積極拓展思維,發展創新能力,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多媒體與數學教學已經密不可分。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