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要想從小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并讓幼兒喜歡數學,教師應從興趣入手,用賞識教育理念,在生活中、情境教學中、游戲中、環境中讓幼兒盡情地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讓數學變成好玩的、有趣的游戲。
【關鍵詞】培養 學前兒童 學習數學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0-0145-02
數學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較抽象,但它源于生活實踐,也應用于生活實踐。幼兒學習數學應從其特點出發,用賞識教育理念,采用生動活潑、手腦并用、多種感官參與的形式,密切聯系幼兒生活實際,使幼兒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習起來樂此不疲。
一 賞識教育能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強烈愿望
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孩子與成人一樣渴望被關注、被重視。我們知道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孩子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壞。所以,我們盡可能讓所有的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覺中走向成功。我在數學教育活動中根據不同的孩子給予不同的鼓勵語言,我對聰明愛動腦筋的孩子常說:“你真愛動腦筋”、“你會愈來愈聰明”、“將來一定會成為數學家的”等等,孩子聽到這些話會非常振奮。對稍差點的幼兒,我會在發現他們有進步時給予及時的表揚,如“某某都坐端正認真聽課了,真不錯”、“看某某今天都舉手發言啦,只要堅持一定會愈來愈聰明的”。幼兒數學作業只要全做對的我都會給他畫個笑臉,并在墻上的“我真棒”欄中加顆小五星,對不全對的幼兒我常說:“你不錯嘛,比上次做得好,只要你認真動腦筋老師相信你下次一定會做得更好”。凡是數學活動中發言特別精彩的、能舉一反三的、能通過觀察尋找出規律的都會加顆小五星。這樣做學生們很喜歡,都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二 在日常生活中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有效場所,幼兒生活的周圍環境中充滿了數、量、形,利用日常生活進行數學教育,可使幼兒輕松又自然地獲得簡單的數學知識,引發對數學的興趣。如:在上下樓梯時,可讓幼兒一面走一面計數樓梯的數量;回家上下樓時觀察每層樓的左右門的門牌號,觀察門牌號的變化,尋找其排列規律;老師每天清點人數時請幼兒幫老師數數來了多少人,想想有哪些沒來,差幾個;排隊時讓幼兒觀察前后左右高矮;在散步、勞動等活動時,均可隨機靈活地引導幼兒認識和復習數學的有關知識,使幼兒知道在自己生活的周圍世界中充滿了各種數學知識,從而引發他們對數學的探索興趣。
三 在教學情境中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具有抽象、邏輯性強的特點,《綱要》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的概念。”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必須挖掘生活素材,尋找聯系數學知識與幼兒熟悉的生活情境作為切入點,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使幼兒主動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學得更輕松、自然、真實。如:在學習“相鄰數”活動中,我請小朋友排隊,說說自己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幫助幼兒理解什么是相鄰,這樣從朋友相鄰到數的相鄰,孩子很容易懂,讓幼兒通過觀察多個數的相鄰數后總結出一條規律:每個數都有兩個相鄰數,一個比它大一,一個比它小一。知道這個規律后,無論是多大的數小朋友都能找出它的兩個相鄰數。另外,在教學中我抓住幼兒的好奇心理,常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幼兒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
四 在游戲中遷移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育家說:“玩具是幼兒的天使,游戲是幼兒的伴侶。”我嘗試著在游戲中結合數學教學活動,讓幼兒能真正在玩中學、學中玩,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1.在體育游戲中體驗數學樂趣
幼兒愛玩好動是他們的天性,戶外體育活動最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如:“摘果子比賽”讓幼兒站成一排并報數,要求幼兒記住自己的號數,還要弄清自己是單數還是雙數,請單數幼兒站標有“1”的道,雙數幼兒站標有“2”的道,走過獨木橋到河對岸摘果子,看哪一組摘得多。這樣幼兒的體能得到了鍛煉,競爭意識得到了培養,數學知識在快樂中得到了復習。
2.在語言游戲中體驗數學樂趣
語言游戲中有很多包含數字的兒歌。當幼兒對這些簡潔明快的兒歌耳熟能詳、爛熟于心時,在此基礎上提高一定難度,幼兒在熟悉鞏固的過程中又能獲得一種新奇感,一種新方法。如:兒歌《一二三四五》,我與學生一起伸出左右手,一邊念兒歌,一邊用右手數左手的手指。幼兒可跟著兒歌節奏數,兒歌結束,手指也數到最后;兒歌《拍手歌》,幼兒根據兒歌內容和拍手位置知道前后左右上下等。
3.在角色游戲中體驗數學樂趣
豐富的角色游戲貼近生活,能滿足幼兒模仿的需要。“菜場”、“商店”的買賣過程中,都缺不了數字。游戲中的“錢幣”讓幼兒了解了“1、2、3、4、5、6、7、8、9、10”中的大小關系,而“商店”中各種包裝、圖形以及替代品,能讓幼兒對生活中的各種形狀產生興趣。如:在“娃娃水果店”教學中可創設游戲:在每樣水果標簽上,有的直接寫上2元、有的寫4~2元、5~1元等游戲中請兩名幼兒當收銀員,其余幼兒當顧客,每人手上拿10元錢,讓幼兒自由進行購買,要求用10元錢買兩樣以上水果。
五 易操作的教具能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多樣化的活動形式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更能體驗抽象的數學概念,活躍思維。所以我根據我班幼兒的情況讓幼兒準備了便于攜帶、容易操作、經濟實惠的兩樣玩具:撲克牌和學具盒。撲克牌的玩法很多,幼兒可以用撲克牌按花色分類、按大小分類;用撲克牌按大小順序排列;還可以幾個幼兒一起翻牌比大小,幼兒還可以兩兩在一起用撲克牌玩湊10的游戲等。學具盒幼兒也很喜歡玩,可數數、練習分解組合、比較多少、認識圖形、拼各種圖案等。這兩種玩具幼兒都特喜歡玩,自由活動時很多小朋友都三三兩兩圍在一起玩。他們通過合作、交流、分享去發現、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在游戲、操作活動中逐步喜歡學習數學。
六 在家園合作中推動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家園合作是幼兒園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有效保證之一。充分發揮家園互動作用,如請家長配合,讓幼兒運用分類知識整理衣柜、玩具、書本、餐具,同時利用初步的統計知識,把整理好的東西進行記錄。還可以讓幼兒跟家長一起到超市購物,認識人民幣,練習加減法,還讓幼兒和家長比年齡、身高、腰圍、手臂,知道大小、高矮、粗細、長短。讓家長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創設條件、利用環境隨機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讓幼兒知道數學無處不在,生活中到處都能用到數學知識,使幼兒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總之,在幼兒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充分利用賞識教育理念,盡可能聯系幼兒生活實際,創設幼兒操作探索的情境,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有趣化,用自身的教育激情去感染、帶動幼兒學習數學的欲望,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幼兒在數學的海洋里盡情地玩,盡情地樂。
參考文獻
[1]王躍進、陳靜.幼兒數學教育之我見[J].幼兒教育,1993(5)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