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們都十分重視情境導入,因為它為一堂課是否成功埋下了伏筆。然而課堂小結也不能忽視,若一堂課的課堂小結能恰到好處,不僅能對當堂知識起到再現作用,更能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和升華,對整堂課的教學效果而言,更是錦上添花。
課堂小結的形式有很多,我們最常見的課堂小結是教師用課堂最后幾分鐘時間簡單的對這節課學習的內容進行總結,或是通過問題的形式“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自己進行回憶總結。本來這樣的小結也無可厚非,只要教師恰當引導,把時間留給學生進行歸納總結,也是很好的課堂小結。但是由于教師留給學生課堂小結的時間太短或教師根本沒有精心設計課堂小結,結果課堂小結就成了學生簡單總結知識點的過場戲。我認為好的課堂小結是教師和學生對一節課的高度梳理和概括的重要環節,是發現后繼問題,是前后知識縱橫聯系的必要階段,它能把學生學到的零散知識進行數學建構,內化到學生自身的知識系統中去。因此,數學教師要高度重視數學課堂小結,讓課堂小結也精彩起來。
下面筆者通過幾個精彩的案例來談談課堂小結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 課堂小結要注重知識梳理
案例:“兩位數乘三位數”的教學片段
師:我們這節課學習了“兩位數乘三位數”。(教師出示學習結果自我總結問題訓練單。)
師:同學們,對照這個問題訓練單想一想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然后與同桌交流,再把你的想法說出來,讓全班同學一起來分享。(學生對照問題訓練單認真地反思。教師發現學生準備差不多時,要求學生向其他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
生1:這節課我學會了用豎式計算乘法。
生2:我們知道了乘法。
生3:原來我不喜歡數學,這節課讓我學會了除了用豎式計算乘法,也讓我知道了可以用另外的方法計算乘法。我還感受到學數學還是挺有意思的。
師:說得太好了,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因為你們體驗到了數學帶給你的快樂。
生4:這節課我學會了計算兩位數乘三位數的多種方法,更讓我學會了用簡單的乘法豎式。
評析:這個案例向我們展示了一節課結束前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自我反思、自我總結。這種自我反思是教師無法替代的,比如,學生們感受到了計算方法的優越性,學會了用舊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的策略,學生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這種體驗性的東西是別人無法替代的,學生在自己的腦子里對本堂課所學的知識已經有了高度的概括。而學生們在與同桌的交流中提出了自己的感受,這又變成了全班同學共同的財富。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自我反饋學習結果,是一個學習內容和方法總結與提高的過程。這樣的課堂小結為學生提供一個極好的反思機會,不能不說是教學的一種藝術。
二 課堂小結要注重學習方法
案例:“認識長方體與正方體”的教學片段。學習興趣,從而通過積極思考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
3.注重學習方式的培養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求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首先,應高度重視探究學習。“探究”作為新課程強調的三大方式,因其具有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體驗、發現等優點,已逐漸為廣大教師所接受,并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廣泛應用。其次,加強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有利于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有利于張揚學生的個性。我們要努力為學生創造條件,努力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空間,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最后,不排斥接受學習。我們應該承認,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有其特有的結構性特征,有些知識是統一規定的,而不是通過探究學習能夠輕易地找到結果的。這些知識的學習必須以接受學習為主。
4.采取及時有效的評價
《新課標》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在課堂上,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地給予評價,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比如,教師可以將教學實踐控制在30~35分鐘,留下10~15分鐘進行課堂反饋。反饋的形式可以通過一份與課堂教學內容息息相關的試卷,也可以通過學生互評或自評的形式。這樣既能使教師及時了解課堂效果,又能提高學生分析、判斷的能力。
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只有我們不懈地追求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才能真正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王躍著.高效課堂的101細節[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周彬著.課堂方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