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等職業教育的性質往往會將語文課邊緣化,隨著中職文化課改革的進一步推進,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越來越受到重視,鑒于此,本文立足于中職學生的特點,結合中職教育的特色,通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這一平臺,探索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中職學生 中職語文 綜合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0-0184-02
中等職業教育是為社會培養初級技能型人才,它強調的是學生的專業技術和動手實踐能力,在圍繞職業性和技術性的主旨下,課程設置遵循“文化課為基礎課服務,基礎課為專業課服務,專業課為生產實習課服務”的原則,語文作為文化基礎課,往往因此而被邊緣化。殊不知,語文課的主要功能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為終身學習和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而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在遵循語文教學規律的同時,又能突出職業教育的特色,不失為探究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突破口。
一 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注重職業教育語文實踐性的研究
教學改革,觀念先行。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了解職業教育語文課程的特點,研究中等職業教育語文教學的規律,不斷學習,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理論素養,注重實踐研究。
語文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根據職業學校學生好玩愛動的特點,我們應讓課堂“活”起來,“動”起來,可以讓課堂成為表演課、朗讀課、演講課、討論課;根據專業的特點,將專業知識融入教學中,將現代化信息融入課程中,在“走進家鄉”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中,引導旅游專業的學生,開設現場版的導游詞設計,達到了很好的效果;根據教材內容,可以運用角色體驗、合作探究、調查問卷等形式展開教學,在“對社會熱點問題調查”的活動中,讓學生就“幸福指數”問題設計問卷,對周邊同學展開調查,學生興趣濃厚。堅持“做中學,做中教”,多方面、多角度地發揮語文實踐性的功能,提高課程教學的水平和效率。
二 了解中職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中職學校生源質量不高,入校成績較低,文化課基礎較為薄弱,與普高學生相比,他們的學習目的更為直接,更為功利,即迅速掌握一門技術,能夠在社會中生存,因此他們學習的熱情不高,對文化課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重視。教師應從本校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心理特點出發,關注他們的學習困難,重視他們的學習需求,利用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別興趣,激發他們參與學習的熱情,使他們在學習中能夠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從而讓學生真正愛上語文課。如競賽就是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魏書生說:“即使對毫無直接興趣的智力活動,學生因渴望競賽取勝而產生的間接興趣,也會使他們忘記事情本身的乏味而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競賽中。”在詩歌朗誦比賽、文學常識競賽、辯論會、課本劇表演等語文活動中,學生熱情高漲,收獲頗多。
三 充分挖掘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語文的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教書育人永遠是任何一門課程最高的宗旨。愛因斯坦說得好:“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語文豐富的人文性,可促進學生生命的和諧發展。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功能,尊重學生的感受和情感體驗,同時,要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引導,為學生將來真正成為高素質的勞動者奠定基礎。在“我的親人們”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通過用手機拍攝親人、家居的圖片,并配以生動的文字加以述說,讓學生感受到了親情的溫度,觸摸到了生活的本質。
四 積極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要求:“語文教學要密切聯系社會生活,充分利用各種語文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拓展視野,重視積累,提高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在生活實踐中學習語文。”根據職業學校開展綜合性學習的目標,以及職業教育應用性的特點,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應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為學生創設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環境,將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整合,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增強他們應對社會競爭與挑戰的能力。如每個人都會有濃厚的鄉土情結,總是對家鄉的民俗風情、名勝古跡、軼聞趣事、土特產有著特殊的情感。可以利用鄉土資源積極開設各種語文活動,豐富教材的內容,拓寬語文的外延。
五 重視現代教育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促進課堂教學的現代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重視現代教育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不僅是綜合實踐活動課本身豐富性的需要,也是為課堂生活注入時代的“活水”。學生在看網絡、用網絡、做網絡的過程中,創造了一個充滿現代教育氣息的教學環境,與時俱進,學會學習,學會主動。我校學生幾乎都來自農村,他們的視野普遍比較狹窄,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上課,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了學生的體驗,提高了課堂效率。
總之,我認為實施中職語文教學改革,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個良好的平臺,借助于它,可以將中職語文與生活聯系起來;借助于它,可以亮出中職語文的教學特色;借助于它,可以讓中職語文走入一個更廣闊的天地,這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陸煜萍.讓語文走進職中學生的生活——淺探職中語文資源的開發和利用[EB/OL].http://blog.tsjy.com.cn/u/169/
archives/2010/25001.html
[2]吳新英.走進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7)
[3]李光霞.讓中職生也愛上語文[J].素質教育,2012(9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