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盈利模式是企業盈利的重要保證。錯位理論告訴我們“賣在表面,贏在深層”。但眾多企業卻忽視了這個重要環節。本文正是從普通文印業務來探討盈利模式多元化問題。首先從小微企業競爭戰略入手看小微企業的競爭環境;其次以普通文印業務為例進行了盈利模式的討論;最后總結出幾點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文印業務 小微企業 盈利模式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0-0192-02
一 小微企業競爭戰略分析
眾所周知,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社會組織形式,而在市場經濟運行模式日趨成熟的今天,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地位更加凸顯,而中小企業又恰恰是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基本經濟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生存與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我國市場經濟良性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正是因為國家對其的保護與發展,使我國中小企業得以蓬勃發展,但是,相同領域內擁有眾多企業也讓消費者在市場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在相同領域內的企業在市場上也有了更多的競爭。
那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眾多小微企業怎樣來突破重圍而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呢?這正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從企業自身的角度來看,無非是提高生產效率,改善內部管理,降低生產成本,轉變盈利模式等。而生產效率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對于眾多小微企業乃至中小企業而言更非易事。而對于管理成本非常小的小微企業來說,改善內部管理意義并不大。很多人會覺得降低生產成本可能是最直接的盈利方法。但前人已經指出,如若所有經營企業的自然人都以產品加工+產品銷售這種最直接的經營模式經營,對于市場來說,只會出現模仿性的惡性競爭,而產品的模仿使產品趨同化嚴重,進而導致企業大打價格戰。所以選擇正確的競爭戰略才是正確的盈利之道。
由此,正是因為中小企業的科研能力不強,資金不夠雄厚,創新能力不足,生產或經營規模太小,也不具備利用更為先進管理模式的條件,所以“競爭”對于它們來說,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與自己競爭。由此轉變單一的盈利模式的競爭戰略會有更好的效果。
在保證產品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從成本控制和獨特化營銷模式理念來分析小微企業的競爭模式和競爭能力,是小微企業盈利模式的重要環節。本文主要以經營普通文印業務的小型文印店(企業)為例來進行分析。
二 以普通文印業務為例:堅持盈利模式多元化的意義
筆者從對多家文印店的調查中發現,他們對于盈利所付出的努力是基本相同的,即:(1)積聚人脈,進行固定交易
魂,為其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社會建設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連,搞好社會建設才能形成社會的安定團結,才能實現社會和諧。社會建設是促進經濟建設、保持政治穩定、發展精神文明的重要紐帶。生態文明建設是涉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變革的戰略任務,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原則、目標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貫穿到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追求的是一個全面發展的社會,表明未來中國不僅注重經濟增長目標、實現人民富裕,還要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為我們認識和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
四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動力
在30多年的改革開放歷程中,我國經歷了從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從對內搞活到對外開放,從經濟體制改革到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體制改革。改革開放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在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又出現了一系列的新情況、新問題。國家綜合國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各類社會矛盾也增加了,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境日趨脆弱等。也就是說,在實現總體小康的基礎上,我們必須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而且必須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的平衡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對于那些已經形成的某些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必須通過改革加以調整和變革,使之更加適應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正如黨的十八報告所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笨梢?,改革是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動力。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切身利益的偉大工程,全面小康的前景是美好的。在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我們必須緊緊抓住這個重要戰略機遇期,以堅定的決心和信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