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辦學的單一模式和僵化思維被逐步打破,許多地方在辦學理念和形式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出現了可喜的景象。最近幾年各地在特色學校的探索方面更是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但是,隨著一些地方的特色辦學被逐漸納入考核加分項目,學校的特色辦學逐漸被異化,逐漸地偏離了特色辦學應有的方向。
關鍵詞:特色學校 特色文化 辦學特色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008-01
1 什么是特色學校
對于特色學校的定義,雖然沒有一個權威的統一的說法,但是大家比較認同的說法是指在現今教育的思想指導下,從本校的實際出發,經過長期的辦學實踐,形成了獨特的、穩定的、優質的辦學風格與優秀的辦學成果的學校。也有人將特色學校概括為:特色學校就是個性化的學校。特色就是與眾不同,特色就是難以模仿。具體內容可概括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三層基本含義。
1.1 “人無我有”即辦學的獨特性
它是辦學特色的基本屬性,也是辦學特色的決定因素。由于社會對人才需要的多層次性、學生身心發展的差異性,必然要求學校在辦學實踐中,形成個性化的教育理念、獨特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徑。
1.2 “人有我優”即辦學的優質性
辦學特色必須具有較高的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具有優質性。滿足人的個體發展需求和滿足社會多樣化的發展需要是辦學特色賴以生存的土壤,優于其他學校是辦學特色得以發展的前提。
1.3 “人優我新”即辦學的創新性
辦學特色只有不斷地創新,最大限度地發揮辦學主體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才能贏得不斷發展的空間。
2 為什么要辦特色學校
為什么要辦特色學校,在教育改革破冰的初期,人們的想法更多的可能是想打破多年來形成的僵死的單一的辦學模式,而使學校出現一些新氣象。這種嘗試確實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隨著各級政府逐漸將特色學校納入了考核,甚至在年終考核中加分等等原因,使得特色學校逐步變味了。有些學校為了特色而特色,為了考核而特色,這樣,特色學校實際上已經被異化了。要搞清楚特色學校的辦學目的,還要回到我國的教育方針上來。我國的教育方針明確指出,我們的學校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的建設人才。在新的歷史時期,社會更加需要個性發展的人才,說到底還是一個育人的問題。一所好的學校,應該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關注他們終身學習所需要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和發展奠定基礎。一所好的學校,還要關心教師的專業成長,讓學校和教師一起成長,讓學校成為教師“建功立業”的基地,讓教師精神自由、個性舒展、生活自在。總之一句話,一所好的學校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搖籃,應該是和諧的。
3 怎么創辦特色學校
特色強校,是學校辦學的方向,但是怎么才能做到特色強校呢?做任何事都不能憑空臆想,特色強校也是如此。創辦特色學校應該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3.1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
特色學校首先應該是獨特的,但是怎么樣才能做到獨特呢?第一個要考慮的因素就是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利用現有條件為學校的發展打好基礎。我市酒鋼三中在通用技術教學方面就充分利用了酒鋼這個國有大企業的優勢資源,通過和酒鋼合作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實驗基地。其實只要我們開闊思路就會有辦法,一些農村學校辦學條件較城市差,但并不是沒有出路。我國有許多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在城市學校已基本失傳,而在許多農村卻廣泛存在,比如跳繩,踢毽子等等,如果在這些方面動動腦筋,做點文章,同樣可以搞出自己的特色來的。所以,解放思想,廣開思路,才是最重要的。
3.2 層級推進,逐步實現辦學的特色
對于特色學校的辦學標準,可以搞層級式推進,不要搞一刀切,有些學校還不完全具備在許多學科領域大面積搞特色的條件,那就在具備條件的一些項目上突破,然后逐步推開,最后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特色。所以我們應該鼓勵分層級推進的辦學方法。首先在某一個領域搞出自己的特色。比如有些學校搞的書法教學就很有氣場,由書寫技能的教學逐漸提升到要“立字”先“立人”的高度,這樣就把一項單一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心里健康成長甚至和人生觀的形成聯系起來,這樣的特色已經逐漸擺脫了特色項目的層級,而是升華到了育人的高度。我市長城路小學的“誦經典”活動就具有這樣的特色。學校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從簡單的《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開始,一直到唐詩宋詞,逐漸推進。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滲透著中華傳統美德的教育,這樣就不僅僅是一個誦經典活動,而是通過誦讀經典,不但讓學生獲得了中華文化的滋養,而且塑造了他們文雅的人格,在以后的成長道路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3 登高望遠,打造校園特色文化
有人說:“一流學校靠文化,二流學校靠管理”。如果說,管理是筋骨,那么文化就是活生生的血肉,特色學校的創建,如果拋開校園文化建設,充其量也就是一個空架子。人們一提到北大,自然就想到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因為這不僅是一種辦學思想,更是一個文化。而南京雨花臺中學極力打造的“三寬”(寬松、寬容、寬厚)環境,不只是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價值取向,更是一種校園文化。學校提升健康指數、自由指數、幸福指數這“三個指數”,讓老師們精神自由、個性解放、生活自在。校長穆耕森說,和諧的工作環境是“培育”出來的,而不是管出來的。對于教師發展,穆耕森倡導“健康第一,家庭第二,工作第三”。就是在這種具有家園文化的溫馨氛圍里,教師和學生的身心都得到了健康成長。
特色學校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自己的校園文化,創造自己所獨有的文化氛圍。一個學校只有在打造校園文化方面下大力氣,把學校建設當成一項百年樹人的事業來做,才有可能將學校打造成真正的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一流學校。
(說明:本文中有些資料參考了《人民教育》2012,20《一所人人向往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