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改革不斷深入,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也有著更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地位,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通過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與小學生進行良好互動,能夠充分的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本文對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教學提出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合作學習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068-01
現代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能力,充分的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在合作學習中發揮出自身的內在潛能,提高小學生的溝通合作能力,才能促進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打好基礎。本文就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進行幾點研究。
1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逐漸開始走向信息化,社會逐漸開始向全球化的趨勢發展,人類也能更加容易的融合到全球化的形勢中,相應的人們對于生活和工作中的合作精神也有著非常大的共識。合作學習就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學習任務,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溝通和探討,由教師依據不同學生的特征進行具體的小組劃分,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通過互相幫助、互相合作提高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非常符合新課改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習中成為主體,加強了師生間的關系,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小學語文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有著非常大的現實意義。
2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的現實狀況
2.1 合作學習小組的實效性較低
有些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對合作學習有著深入的了解,只是形式化的把合作學習的教學應用到教學課堂中,沒有真正的體現出合作學習的重要作用。有些教師遇到公開課就會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簡單的討論,走一下合作學習的形式;還有的教師不能把握好小組討論問題的難易程度,對于問題不加以區分,盲目運用合作教學方法,導致小組討論的合作學習效率很低,失去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2.2 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由于每個學生個體之間都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和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教師如果只讓學習較好的同學發表小組討論的結果,給成績較差的學生發言機會較少,這些學生就會被動的作為聽眾,在以后的小組討論中,也不愿意積極獨立的進行思考,這樣就會違背合作學習的根本目的,降低小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參與積極性,達不到合作學習的實際效果。
2.3 合作學習中缺乏教師的引導
小學生的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非常的活潑好動,有些語文教師在進行合作教學時,沒有走下講臺,加入到學生們的討論中,對于一些小學生自私霸道的言論和態度沒有進行正確的引導,學生在討論中不能相互幫助,不能使小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意識,友好對待小組內的其他成員,不利于發揮出合作學習的實際效用。
3 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教學的有效策略
3.1 樹立起小學生的合作觀念
小學語文教師不應該用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要轉換教學觀念,同時引導學生樹立起合作意識,傳統教學忽視了對教育社會性的認識,沒有為學生提供合作溝通的平臺,不能推動學生的認知和自身發展,缺少對于人際關系和合作競爭的滲透。如果在教學中,只用單純的說教來完成教學任務,沒有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也會使得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語文科目是小學教學中最為基礎的學科,不僅能學會生字和語句,還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把合作學習的良好意識逐漸的滲透到教學中,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自身的高尚人格,建立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使學生自覺的產生一種合作意識,在學習中建立起良好的競爭意識,為學生以后自身發展也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3.2 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適時引導和組織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對于教學內容展開合作學習時學生難免會產生一些疑問和困難,這樣就需要小組內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和鼓勵,利用每個成員自身的優勢,來完成學習任務,當然如果小組成員遇到都不能解決的學習障礙,就要求老師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及時地對其進行引導和點撥,和學生們一起探討教學內容,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由于小學生的基礎還非常弱,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小學生利用字典等工具書來完成學習,增強學生對于詞語的記憶程度。但是教師在參與學生的小組討論中,對于學生討論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等,不能馬上就批評學生,而是要耐心的進行糾正,并要鼓勵學生多次進行嘗試,以免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合作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適時地點撥和引導,會使得合作學習發揮出最大的效用,也能使小學生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無形中培養出與人溝通和團結合作的能力。
3.3 建立起良好的評價模式
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進行評價,是合作學習教學的重要環節,如果忽略了對小組結論的評價,合作學習也就是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會開放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同時也可以發揮出每個學生的優勢和特長,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由于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認知能力,教師不能只對小組團體進行評價,而是要注意到小組成員進步的點滴,并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表揚,教師應該細心觀察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發現每個學生的進步,從而進行積極的評價,使學生們體驗到成功的感覺,學生也會對合作學習產生熱愛,樂于參與到小組討論中,積極的表現自己,滿足其表現欲,也可以使評價方式更加多元化,比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成員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的方式,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也能培養出小學生的競爭意識。
4 結語
隨著新課改思想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轉化傳統的教學理念,以新課標的主要思想展開語文教學活動。倡導在教學中,能夠把學生置于學習主體的地位,同時進行合作式的教學,增強學生的溝通合作和協調能力,樹立起學生互相合作的意識,在合作學習中正確的引導、點撥小學生,開拓小學生的思維,使其發揮出豐富的想象能力,激發出自身內在的潛能,使其對語文的學習產生積極性,注意合作學習中的開放性、多樣性、互動性和主體性,才能使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出實際的效用。所以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研究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胡成臣.對小學語文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策略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56.
[2]羅洪舉.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合作學習策略研究[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11(5):137,149.
[3]王樂燕.淺談小學語文合作學習[J].科技創新導報,2010(17):159.
[4]宋新彥,王海燕.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探索[J].東方青年·教師,2011(2).
[5]尹奇.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教學探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