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小學英語新課標,針對農村學生的特殊學情,提倡多渠道相結合,互相促進,互為補充,多管齊下,旨在打通英語課堂的“靚”脈,改變陳舊觀念,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英語教學效率,進而促進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農村小學 英語教學 多渠道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074-01
義務教育小學英語課程標準中已經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在很多方面無法與城市學校相媲美,硬件和軟件相對匱乏的現狀一時很難有所改變,據此,筆者根據農村小學的現狀和學生的特殊學情,對英語課堂教學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1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廣大農村,雖然近年來家長對教育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但是對英語基礎階段教育的重要性還認識不足。而且,有些學校受客觀環境的限制,苦于硬件不足,較難投資建立多媒體教室;加之教師教學內容不夠豐富,形式不夠多樣,教師教育思想不夠先進等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滿足不了“零零”后學生學習需求的狀況出現。那么,怎樣做才能使讓農村小學英語課堂“靚”起來?
2 扮“靚”農村小學英語課的具體措施
2.1 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毋庸置疑,課內學習是主線,課外學習是和課內有機結合和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我們往往過分關注課內學習,而忽視課外學習的重要性。課外學習,應該是輕松的,寓教于樂的;應該是以擴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的;應該在一種寬松的,愉快的,平等的環境下進行。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課外學習的形式,忽視課外學習的內容,就會使課外學習脫離其本質目的。
語言學習不僅要靠環境的熏陶,更重要的是語言學習者本身,只有學習者本身意識到課外學習的重要性,自覺地參與進來,對自己有明確的要求,這樣的課外學習才不會流于形式。當然,教師的作用也不容忽視,農村教師可以利用現有的一切資源,想盡方法,為學生提供課外學習方面的指導。比如說,推薦一些簡易英文讀物,英文歌曲,韻律詩等,可以是文字版或者電子版;組織一些課外活動,每周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所有的這些活動都應該有一定的評價體系,使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在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欲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2.2 傳統與現代相結合
傳統英語教學重視語法,強調死記硬背,這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聽說讀寫演等綜合素質的發展,容易形成“啞巴英語”。在基礎階段的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適當地示范,這種有條件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說語音的教授,需要老師示范標準的語音語調。過分注重終結性評價,以知識為本,忽視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也是傳統英語教學的弊端。農村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絲毫不亞于城市的孩子,如果能適時地填補文化知識方面欠缺,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那么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會大大增強。這就需要教師平時要多下功夫,補充相關背景知識,日積月累,學生肯定會有明顯的進步。
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廣泛使用,正悄無聲息地改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有條件的農村小學可以充分利用多模態PPT。有別于一般的PPT,多模態PPT是集圖片、聲音、視頻等多功能為一體,在加深學生記憶的同時,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英語中來,擺脫單一的教學模式,讓課堂更加豐富多彩。然而有些老師卻過分強調多媒體的作用,出現“多媒體依賴癥”,忽視了實際課堂效果,事倍功半。這就需要我們把握好使用的度。還有些農村學校硬件條件跟不上去,如果這里的老師運用好了掛圖、簡筆畫和色彩,農村小學英語課堂也同樣能具有多媒體的效果,甚至要比多媒體教學更靈活。要使它發揮出最大的功效,這仍有賴于教師對課堂教學設計作更深一層的探討、嘗試和研究。
2.3 自主學習與合作相結合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是當前英語教學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自主學習就是讓學生在充滿興趣的前提下,主動參與,樂于探索,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農村學校在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方面也可以做得很好。但是,以下兩點必須引起注意:首先,小組合作的內容需緊扣課題,貼近生活,針對一些中西文化差異,要提前補充背景知識,避免“竹籃打水一場空”;其次,教師要統籌安排每個小組的人數,合理搭配各個層次的學生,并在課堂評價時做到客觀公平,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又增添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要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習慣,讓學生自主的合作學習。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更好的獲取知識。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引導者和幫助者。 比如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完成英語小短劇表演,詞語接龍等游戲。這就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和耐心指導,同時放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Keith Johnson.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何智,劉洋.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益的反思與對策[J].教育學術月刊,2011(3):110-111.
[3]袁磊.“農遠工程”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多媒體教學策略研究—— 關注差生的教育公平[D].東北師范大學,2007.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