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要確立學生的主角角色,教師要對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重新定位,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課內外同步閱讀,長此以往,能夠加強其閱讀體驗,提高閱讀水平。
關鍵詞:個性化 閱讀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084-01
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的理念為我們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徹底改變過去以“滿堂灌”為主要形式,我們要改變枯燥無味的應試教育現狀,取而代之的是學生眼中閃爍求知的光芒,學生的智慧得到充分開發,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語文課堂要煥發生命活力,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彰顯自己的個性。閱讀可以更好的體現學生的個性,教師應讓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不要過多的給予分析。讓學生自主的思考與探究,在這種情感活動中體驗、感悟,以此獲得思想啟迪與情感熏陶。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學生的內在感受與體驗,更要尊重學生獨特的理解和感悟。閱讀本身是一種“個性化”行為,那么如何才能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個性化”行為大放異彩呢?
1 逐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興趣
《新課標》指出:“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真真正正地進行個性化閱讀,首先要培養學生對于閱讀的濃厚興趣。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只有對閱讀產生了興趣,才會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全心全意閱讀的同時,能自覺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展開想象,獲取知識和能力,產生心靈上的啟迪和美的享受。個性化閱讀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選擇,現在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會使用一些用語,如,“讀一下你喜歡的部分;讀一讀你認為好的部分;用你認為的方式讀一讀”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自主選擇閱讀內容,從而激發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興趣,感受其中的快樂,并逐漸展現自己的獨到見解,提高閱讀水平。如,教學《我和春聯》這一課,我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文中所有的春聯,讀一讀,背一背,再引導學生去理解每一副春聯的含義,體會作者童年時期對春聯的喜愛,感受春聯是怎樣融入作者的生活的。并針對文中八幅春聯中的一幅或幾幅春聯,談出自己的感受。使學生感受到整齊、富有韻律的春聯里有那么多學問,從而激發了學生對春聯的喜愛之情。
2 要明確教師與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位置
2.1 明確學生的主角地位
我們在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意識到學生才是閱讀的主角,要完成閱讀練習的不是教師,而是學生。閱讀教學的每一步不要教師一味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主角的角色才是課堂的重頭戲,教師不能獨攬課堂。
(1)學生可自主選擇閱讀內容,充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缎抡n標》指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胱寣W生真正意義上地進行個性化閱讀,首先要培養學生對于閱讀的濃厚興趣。要讓學生愿意讀、積極讀,從而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在進行個性化閱讀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多使用例如:“讀一下你喜歡的部分;讀一讀你認為好的部分”等課堂用語,在讀后發表自己獨特的感受,學生在讀懂短文的同時,情感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學生也可以自主選擇閱讀內容,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他們會很認真、積極的閱讀,在讀后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學生體驗到了閱讀帶來的快樂,不但促進了學生的個性閱讀,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
(2)鼓勵學生選擇不同的閱讀交流方式。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交流的過程,在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讀后的交流不可輕視。在平時的教學中,對于學生選用的不同的交流方式,我們應給學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可以選擇與老師交流;可以選擇找自己的好朋友交流;可以分小組交流;也可以回家與家長交流。學生在選擇不同方式交流的過程中,肯定會有不同觀點、不同思維的火花碰撞,在思維碰撞的同時,自然提升了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學生會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受,不但積累了學生的語感,也在豐滿著學生的文學素養。
2.2 教師的點播作用是進行個性化閱讀的關鍵條件
學生主體地位的轉變并不是一切問題都讓學生解決,教師不予管理,教師既要放得開,也要收得攏。這其中,教師的點播作用是至關重要的。由于學生的知識面遠不比成人寬,及對各種內容的理解也有片面性,學生對于個性化的閱讀不可能理解的完全準確,也會出現一些偏差,因此,教師應多給予尊重與關懷,經常溝通交流,從而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加以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在閱讀中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3 要精講多讀,讀中體味情感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最反對的是教師喋喋不休的講解,就比如說一個孩子,他已經吃飽了飯,無論父母怎勸說,他也不能再吃跟剛才一樣多的飯,父母一味的勸說,反而讓孩子很是反感,達不到想讓孩子多吃飯有一個強健體魄的效果。因此,在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時,教師要盡量做到精講多讀。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只當配角,不當主角;只當導演,不當演員;只傳授閱讀理解的方法,不包辦問題的答案,讓學生在自讀時質疑,從而自己解決問題。遇到較難的先讓他們小組討論,發表各自的見解后教師再適當引導。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閱讀時善于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個性化對話,重視學生情感的升華,讓學生愉悅地進行個性化閱讀,從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與作者心靈交匯,產生共鳴,讀中受到了心靈的熏陶。這樣,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提高,個性化閱讀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升華。
4 創設意境地進行個性化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樂趣
語文知識博大精深。課堂上,是由老師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品讀范文。要想讓學生領略其中的精彩,須讓學生走出課堂,運用課堂上學到的學習方法去閱讀。閱讀每一篇文章,仿佛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沒有老面孔,只有新朋友。閱讀短文后的感受真實而不虛偽,平實而不矯情。通過大量的閱讀,增加知識積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水平。
只要教師要在教學中嚴格遵守關于個性化閱讀的理念,創設意境地進行個性化閱讀,把握學生在個性閱讀教學中的主角地位,學生就會在富于個性的閱讀中發展閱讀能力,強化閱讀體驗,從而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何雪玲.重視個性化閱讀 培養個性化閱讀能力[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0(2):44-45.
[2]李海林.個性化閱讀的學理依據和教學形態[J].小學語文教學,2005(9):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