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的教育在我國農村中小學起步較晚,至今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問題。本文就我國農村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育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并提供一些可供農村中小學提升信息教育質量和水平的措施,從而走出一條具有農村特色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之路。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 信息技術教育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109-01
1 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現狀分析
1.1 基礎設施比較薄弱
資金是困擾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一個大問題,資金的匱乏導致必需的硬件設備跟不上,造成信息技術課程難以開設。由于農村經濟條件較差,能夠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地方,絕大多數存在著計算機數量少、配置水平低、教學資源匱乏,難以保證學生上機時間等問題。眾所周知,信息技術教育的開展必須要一定的硬件設施,但是這些硬件設施往往需要較大的資金支持。從辦學單位來看,即使認識到了信息技術教育的必要性,但是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持來進行此項投資,一般只能夠響應國家教育的號召象征性的來投資購買。在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課上,通常會出現學生共用電腦的現象,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嚴重制約了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的發展。
1.2 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不合理
農村中小學由于受到條件的限制,信息技術課往往作為一種選修課被排入課程表。就學校而言,目前雖然普遍實施素質教育,但是仍然把學生的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于是,在這種條件下的信息技術課往往得不到校方應有的重視。另一方面從學生的角度看,對信息技術科的學習勢必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必修課的學習,為了提高文化成績往往放棄接受信息技術教育。不僅如此,在農村中小學中幾乎所有的老師都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教授課程,由于其本身的專業素質原因,難以充分的對現代教育形成一個整體的意識,幫助學生有效的進行學習。很多老師普遍認為信息技術僅僅是一個教學工具,不使用硬件設施同樣能夠上好課,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學生很難和計算機接觸,一般只會作為應付上級檢查的一種工具。
1.3 教師專業素質不高
農村中小學熟悉信息技術教育方面的專業人才較少,大部分教師自身專業水平較低,而且對現代教育意識和觀念缺乏充分了解,難以發揮老師應有的引導作用。目前農村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專業教師數量比較少,可使計算機技術卻在飛速發展,而教師進修機會少之又少,這就直接導致許多教師信息技術知識和教學水平滯后。加上老師們現代教育意識不高的原因,普遍認為信息技術教育就是計算機課,甚至于某些老師把信息技術課當做打字課來進行教學。不僅如此,由于農村中小學教師專業素質水平不高的原因,對電腦的操作和使用不熟悉,仍然采用“一言堂”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理論的教授,不結合實際純粹的進行理論教學,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這一點也是目前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
2 加強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的對策研究
2.1 轉變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的提高不僅僅是體現在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上,而是要把信息技術教育同升學率有機的結合起來。教育觀念的改變和信息技術教育活動的開展不僅不會影響學生的升學率,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改善教師的教學方式及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而且對于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高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學校應該把加強信息技術教育作為重點來實施,并不斷鞏固硬件設施的建設和信息資源的整合,完善信息技術教育所教授的內容,加大教師隊伍素質的培養力度,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信息技術教育和學習氛圍。從根本上提高農村中小學的信息教育水平和質量,提高學生素質。
2.2 加強硬件設施建設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水平不高的原因實際上是基礎設施薄弱所造成的。試想,如果信息技術課作為一門必修課來進行學習并強制性的參與國家統一招考,那么學校和學校勢必會對此門課程加以足夠的重視,從而也相應的會提高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水平和學生的整體素質。對于這個問題而言,實際上也是由于農村中小學缺乏足夠的硬件設施造成的,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國家往往無法實現統一的方案。但是可以通過加強師資力量的培養和技術設施的建設,不斷鞏固學校的硬件設置來實現。硬件等信息技術教育基礎設施到位了,課程的設置問題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得到解決,從而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水平也就相應的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2.3 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信息技術教育者隊伍能夠有效的推動農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建設。而就當前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師隊伍而言,如何才能夠在短期內有效的提高其專業素質。這就必然涉及到教師素質培養的一些問題。通過大力開展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理論課和培訓活動就可以有效的促進其專業素質的提升。通過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學習和適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不僅如此,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還需要廣泛的學習其他內容,密切關注教學內容的更新,不斷改善教育方式方法。還要對學習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其它知識也進行充分的學習,通過軟硬兩手抓的措施促使教師素質的提高,并樹立新的教學理念。
3 提高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水平的總結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在現代社會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信息技術作為拓展人類思維和能力的重要工具已經在我國的教育中得到了較為全面的普及。雖然我國把信息技術應用在教育上時間不長,但是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就我國整體而言,信息技術教育仍然集中在我國的大中城市,尤其是在我國的廣大農村地區并沒有得到全面的覆蓋。總而言之,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僅僅要在教學觀念上得到提高,還要加強基礎硬件設施的建設,不斷提升農村中小學的師資力量。這些問題都是農村中小學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就信息技術教育目前發展的態勢來看,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刻不容緩,它對于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至關重要,對我國未來的發展也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要不斷加強和改善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環境,從而充分的發揮出信息技術教育所應有的功效,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沈書生.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結構與層次:適應信息化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 侯曉軍.當前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中國電子商務,2012(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