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新課程改革在教育領域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改革是前進的動力,所以我們務必遵循新課改的目標和要求,使教育更加貼近實際,能夠切實向社會提供有用的人才。新課程改革提出了一種教學方式—— 和諧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可以體現出一種全新的“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幫助教師和學生切實完成新課改的目標和任務。如何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構建和諧的語文課堂已經成為許多專家、學者和教師關注的課題,筆者認為構建語文和諧課堂需要注重四個原則—— 民主、平等、探究、合作,本文將從營造課堂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課堂教學方式三個方面來探討和諧語文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語文 和諧課堂 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131-01
1 營造平等和諧的語文課堂學習氛圍
教師要逐漸轉變教學觀念。教師要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以一種平等的心態來與學生進行交流,另外,要在心理上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在教學方法上因材施教,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語文水平來分層出示難度不同的語文閱讀理解題,這樣既可以提高成績較差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其尋找自身的不足,不斷進步,還可以使成績較好的學生不至于盲目自大,在難題中發現自己的缺點。最后老師還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引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圖片、視頻、音頻等于課本內容相關的資料營造一種愉快積極的課堂氛圍,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通過生動形象的音視頻文件更好的理解記憶和吸收運用抽象復雜的課本知識。
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傳統方法主要注重老師講解、學生記憶,這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只是讓學生“記住”而不是“理解”了許多語文知識,這種教學法培養出的學生往往是“高分低能兒”,無法將語文理論知識很好的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教師作為學習的引導者和輔助者必須具備創新意識,緊跟時代的步伐,掌握學生的心理,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首先,在知識講解方面,可以在進行一節課程的講解之前讓學生預習,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然后再讓學生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和疑惑在課堂上提出來,并與老師和同學進行溝通探討,培養其合作探究的能力,這會讓學生對一節語文課有一個良好的準別,因而該節課也會有一個良好的開始,之后,教師再向學生口頭講解或者播放相關視頻文件,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從而了解其寫作的背景,為解讀文章的內涵打好堅實的基礎,然后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分角色朗誦或者扮演,亦或是播放由該文章翻拍的電影、電視劇等,讓學生通過相關情景的創設更好的體會角色心情,從而體會文章內涵,之后讓學生自主思考或者分組討論交流,最后,讓其通過口頭講解或書面書寫等形式將個人的心得體會闡述出來。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能夠切實的作為學習主體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思考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從而達到構建和諧語文課堂的目的。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產生情感共鳴。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以往的應試教育往往過于注重指導和培養學生的語文記憶能力和解題答題技巧,對于學生的素質要求只偏重于智力層面,不重視學生情意和個性的發展,這樣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只會降低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打擊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主積極性,使得語文教學的預期目標偏離軌道,最終使得教學效果適得其反,培養出一批眼高手低的“高分低能兒”,無法將語文知識融會貫通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轉化為個人技能。在中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以更加積極主動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教師就要努力在課堂上營造富有情趣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在一種逾越的學習氛圍中潛移默化的提升語文學習興趣和能力,從而達到構建和諧語文課堂的目的。
2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
構建和諧的語文課堂的關鍵是要創造條件使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善于總結,總的來說,就是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和諧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氛圍。
通過提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在進行一堂語文課教學之前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投入到語文學習中,這樣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為只有有了問題。學生才會主動去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例如在學習《蘇州園林》這一課之前,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諸如“蘇州園林的建設風格是什么?”“蘇州園林具備哪些獨特的審美特色?”“蘇州園林大的建設風格與江南地區民俗民風的關系?”等問題讓學生搜集整理相關資料,然后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進行討論和交流,從而對蘇州園林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其次教師課堂講解的過程中,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的提出一些思考題,讓學生可以時刻帶著問題進行語文的學習。在此,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提出的問題既要與課本內容相符,又要迎合學生的興趣,還要適應學生的實際能力,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積極思考,構建和諧的語文課堂。
通過總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在每節內容講完之后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對這節內容的心得體會進行總結,然后讓其通過書面語言或者口頭語言進行闡述;其次,教師可以定期就一個課題舉行一次辯論會,將學生按照其意見分成兩組進行辯論賽,例如,教師可以就《愚公移山》這一課定一個有趣的辯論題目如“愚公是大智若愚還是真愚?”來分組進行辯論,每個學生都必須參與,可以提出任意看法,讓學生自由愉悅的氛圍中自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3 不斷創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和模式
語文不同于其他課程,而是一門生動的文學課程,課程內容主要由小說、散文、詩歌等具備很高審美價值的文章組成,所以教師的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到語文課堂是否有趣。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相關情境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主要通過分角色朗讀、角色扮演、觀賞相關影片等將學生帶到與課本內容相關的情景中,從而更好的體會角色性格、情感,更好的了解作品環境,從而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圖片、視頻、音頻等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加形象生動,例如在學習《劉姥姥進大觀園》這一課時,可以向學生展示該劇集,讓學生通過具體畫面來體會劉姥姥這一角色特征。
4 結語
新課標下初中和諧語文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創造和諧的語文課堂學習環境才能讓學生切實體會語文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蘇立云.構建和諧課堂師生共同成長[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176-178.
[2] 鄭洪林.談新課程理論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J].教育平臺,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