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變得尤為重要。英語寫作是對平時英語學習的一種測驗,也是對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一種考量,然而在現實中,我國高中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普遍較低,考試中作文分數不高,這其中不僅有學生自己的原因,也包括教師教學方法的因素。本文將對影響高中英語寫作能力的因素進行探討,并提出一些改進的措施。
關鍵詞:高中學生 英語寫作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153-01
英語寫作是一項綜合的能力,也是英語應用的重要內容。我國高中英語教學在寫作方面一直效果不佳,這其中學生自身能力是一個原因,但教師的教學方式則影響更深。寫作包含對學生英語各方面的能力進行全面、細致、綜合的考察,它需要學生在英語詞匯、句型組織、時態運用、英語思維等方面具有較高的駕馭能力,對每一個學習環節必須落到實處,且能具體運用。而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行,書面表達所占的分數比重也有所提升,寫作在高考以及學生英語能力培養體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其要求也較之以往有所提高,學生一時之間難以適應和轉變,最后導致學生在書面表達環節頻頻十分,缺點也開始暴露了出來。傳統的寫作教學方式已不能完全勝任當前寫作能力培養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寫作教學體系,改進教學方式,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1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
書面表達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難點所在,它反映了學生對于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而隨著寫作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生在寫作方面的弱點以及教師的教學行為弊端也開始暴露了出來。
1.1 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寫作能力偏弱
英語是一門以應用為基礎的語言學科,要學好語言不僅要學習語言的基本單位及構建,還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在實際交流中慢慢習得語言的運用能力。但是,我國高中學生基本上沒有英語的語言環境,在實際生活中難以得到有效的語境訓練。因此,英語大多以教學為主,口頭英語、聽力英語、寫作英語的教學效果欠佳。而寫作能力能夠切實地反映一個學生的綜合英語應用能力,英語的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寫作能力的提高,如閱讀、語法、詞匯、英語思維以及對文章的構建能力等。我國學生,尤其是農村地區的高中學生在英語基礎方面較差,英語輔助學習手段較少,其在寫作方面往往難以下手。總結起來,還是由于學生對英語基礎應用能力培養不足,學生基礎較差,詞匯貧瘠、語法錯誤頻發,對一些簡單的對話或者句子能夠應用,但是對長句子的運用則難以順利實現。
1.2 學生對英語寫作存在一定的畏難心理
英語寫作語法就運用較多,詞匯、句型等運用十分繁復,學生稍不留意就容易出現時態錯誤、句子錯誤或者單詞錯誤等。同時,由于寫作必須親力親為,難以靠“運氣”做題,因此,許多學生對于英語寫作存在一種畏難的情緒。據筆者對所任教班級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對于自己能否寫好作文缺乏信心,幾乎所有學生都認為寫好英語作用困難較大。由于這種心理的存在,導致學生消極應對,在寫作時由于害怕低級錯誤而難以下筆,出現“拼湊”句子,抄作文等現象,甚至有的學生直接放棄作文,白白丟失大量分數。
1.3 英語思維能力欠缺,在寫作中中式英語現象嚴重
我國高中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由于缺乏英語的語言環境,再加上母語的影響,時常出現中式英語的現象,尤其是在思維方面,經常按照母語的習慣來創造英語句子,并且在英語單詞的讀音方面也普遍按照中文字音來進行發音甚至用拼音來標注英語單詞的讀音。這種思維造成學生對句子的理解十分混亂膚淺,長期以往,學生將難以轉變,對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極為不利。
1.4 教師對寫作重視程度不足,教學側重點有誤
一般高中學校英語教學多注重中學生語法、閱讀方面的教學,對于寫作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在考試臨近時,往往只將寫作作為一個專題或者使用專門的幾個課時進行練習講解,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的機會不多。同時,在寫作教學側重點方面也僅較為注重句子以及單詞的教學,忽略了對文章整體結構布局以及英語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學生很難從整體上對作文進行把控。另外,教師對英語作文的批改也不夠盡心和細化,對于學生錯誤的原因沒有及時給予糾正,在批改中十分粗淺,甚至一筆帶過,并且尋找深層次的原因進行總結,難以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寫作常見錯誤。
2 培養高中學生寫作能力的途徑
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必須從整體上來進行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尤其要從基礎以及思維方面來重點訓練。
2.1 強化學生英語基礎,提升語言應用能力
英語基礎能力決定了學生對英語作文的整體寫作能力,要寫好英語作文,那么就必須針對學生的英語基礎進行重點訓練,尤其是在聽說讀憶幾個方面。我國高中英語教學一般不重視聽力和口語教學,但是要讓學生形成一定的語感,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那么就必須加大聽力以及口語訓練的比重,以英語教材配套錄音進行循環播放,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讓學生敢于開口。另外,要豐富學生的詞匯,并讓學生養成流利閱讀的習慣,以增強學生語感,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改革寫作教學方式,增加課堂寫作教學的比重
運用課堂來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能夠形成一定的寫作環境,發揮學生群體的優勢,在競爭的氣氛中進行訓練。而教師在課堂寫作教學中可以進行如下嘗試:(1)指導學生改課文或者續寫課文對話。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對話聯系,讓學生進行課堂改寫或續寫,克服學生對寫作的畏難心理。同時制定一定的激勵手段,對改寫較好的作文給予表揚和獎勵,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2)指導學生背誦優秀的范文或者課文句子,同時進行仿寫訓練。作文的范文一般都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其最適合作為寫作仿寫的對象。并且其知識內容涉及廣泛,學生進行背誦能夠有效地增加其知識儲備,以備寫作之用。
2.3 教師要及時評改學生作文,做到改有依據,并嚴格要求學生,長期堅持訓練
寫作訓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須經過長期的訓練方可達成,因此,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進行長期的寫作訓練,堅持寫日記、周記、背誦范文,以長期的積累來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同時,對于學生的作文要進行及時、細化的修改和評價,實時指出學生的錯誤所在,并給出一定的改正評語,要多以鼓勵的語氣來評價學生作文,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薄弱環節,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戴建敏.借鑒閱讀材料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8(10):20-24.
[2]陳先玲.淺談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新課程學習(上),2011(6):31-32.
[3]彭繼武.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徑[J].才智,2010(1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