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效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充分自主的學習,積極思考,教師指導幫助,師生合作的新式教學。培養學生交流合作、樂于探究、主動參與的學習態度是新課標的要求。為了響應新課標的要求,高效課堂的建立應該選擇合理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進行分層教學。
關鍵詞:高效課堂 化學 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172-01
課堂教學是教育學生的手段,是學校教學工作的核心和靈魂。如何通過建立高效課堂,來實現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資源和條件,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教學質量,融合培養能力和傳授知識,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在此談談化學高效課堂的問題。
1 教學模式的選擇
教師作為知識的載體,要認真鉆研教材,明確教學方向和教學目標,最終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鉆研教材時,要首先對教材進行領會、理解,在此基礎上,再對教材進行深加工,按自己的教學習慣和方法對教材進行處理,如可以將教材上的知識順序打亂,按一定的邏輯進行教學。教師要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實踐以及學習遷移原理,結合學校的教學設備和學生智力、耐心等方面的實際,將新舊知識串聯起來,在教學時還要注意新舊的照應。用舊知識和生活實際引出新知識,提高學生對新知識進行學習的興趣的同時,為以后的課堂復習也做好鋪墊。教師在制作教案時,要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比如,在教授化學專用術語時,最好用“講授—— 掌握”式教學模式;教授化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時,最好用“啟發—— 掌握”式教學模式;在教授化學計算時,最好選用“指導—— 自學”式教學模式;在教授化學實驗時,最好選用“引導—— 探究”式教學模式。
2 根據學生的學情,進行分層教學
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教師要承認這個事實,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選擇。對學生個體的具體情況要進行具體對待和具體分析。對于學生成績、學習習慣、學習方法都比較好,智商又高的學生,最好只遇到難度大的問題時再給予指導,并且要增加他們平時訓練時的作業難度,以壓制他們的驕傲情緒,同時使他們學習化學的動力和熱情持久地保持下去。如對這些學生每天留一道特別難的化學題,并且要求他們用多種方法解題,鼓勵他們提前涉足新知識和新方法。對于那些學習十分勤奮,但由于學習方法不對而導致成績一直不好的學生,教師要教授他們新的學習方法,經常檢查他們的化學筆記,對于解題過程要對他們進行科學地講解,同時確保他們對化學概念、化學原理做到了真正理解,還要增加他們的解題思路,培養他們換角度解題的習慣。對于那些智商高,但卻總調皮不好好學的學生,要重點教育他們的學習品質,嚴格管教他們,要對他們布置明確的學習任務,而且嚴格要求他們按時、高質量地完成,以培養他們認真、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對于那些不好好學、智商又低的學生,可以降低對他們的要求,慢慢感化、教育他們,培養他們對化學的興趣,鼓勵他們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學習。
3 優化教學過程
化學教授的是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論,現在的初中課堂一般只有45分鐘,而且化學課的課時一般也較少,教師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高質量、高效率的教學效果,優化教學過程無疑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3.1 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學習方法
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總結、整合、歸納所學的知識,使學生理清、理順知識脈絡,促進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知識結構體系,從而掌握系統化、條理化的知識。在教學時,教師要適當地幫助或提示學生,使學生養成概括整合、歸納總結的學習習慣,這樣學生在學習時就會一直把新舊知識結合起來進行把握和理解,最終把整冊教材的化學知識串聯起來。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課題3制取氧氣》后,學生在進行總結歸納后,不但能掌握制備氧氣的方法,還會為以后其他氣體制備方法的學習打下基礎。用這種教學方法能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學習思維。
3.2 通過指導訓練來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
學生將化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不但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夠使學生鞏固自己學過的化學知識。在進行化學練習訓練時要注意四個方面:一是練習層次多種多樣;二是練習形式豐富多彩;三是練習數量要適當,數量太多,學生壓力就會太大,數量太少,就達不到訓練的目的;練習訓練的內容最好是那些學生不容易掌握或容易混淆的知識點,要根據知識點的實質來編寫教學訓練。此外,在學生進行練習時,教師還要做好指導工作。
3.3 合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教師在教學時對學生進行引導,能夠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對以前學過的化學知識點進行檢索、提問,促進學生將新舊知識點聯系在一起,給學生演示實驗,并且給學生指出實驗要點和觀察的要素,給學生提供指導意見,為學生營造成功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嘗到探究的甜頭。例如《課題3制取氧氣》那一課,教師可以不直接告訴學生制取方法,而是讓學生通過預習和對比實驗,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探究,使他們明白分解什么物質才能得到氧氣,這樣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4 通過提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在教學時,教師要分析新知識的教學要求和學生已經掌握的化學知識,提出恰到好處的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如還是《課題3制取氧氣》那一課,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原有知識,結合新知識的教學要求和教材的具體內容,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先指出氧氣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說明氧氣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氧氣的制取,提出怎么制取氧氣的問題。這就使得學生學習化學有了實際情境,覺得化學存在于我們現實生活中,學起來也就輕松并且親近了,還可以引申氧氣在工業上的制法。
3.5 通過學生反饋來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
課堂上的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教學過程應該具有科學和民主的氣氛。因此,在教學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甚至大膽提問,要和學生多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對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改革教學過程。
參考文獻
[1] 唐玉偉.建立初中化學高效課堂之我見[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2):98-99.
[2] 薛進軍.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有效教學的幾點探討[J].教學教園,2010(2):115-116.
[3] 盧卉萌.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初探[J].教育教學探討,2012(2).
[4] 王如權.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課堂教學研究,2011(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