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的和諧,意味著師生關系的融洽、學習方式的自主、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以及師生個性的積極展現。只有構建和諧課堂,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達成師生共識,增強教學效果,實現教學“高效”。
關鍵詞:構建 和諧 實現 高效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173-01
和諧的高效課堂,追求教學過程中教學諸要素之間的協調、融洽,強調通過師生心靈的對接、情感的交流、信息的溝通、思維的碰撞,實現學生高效學習、自主發展。這種課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是課堂教學的永恒追求。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嘗試構建和諧課堂,實現課堂高效。
1 營造寬松氛圍,和諧師生關系
在新課程中,強調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是一種師生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關系,它旨在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一個教師來說,善于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為重要。
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教師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寬容學生、贊美學生、鼓勵學生,以獨特的人格魅力努力幫助學生樹立自信,促使學生煥發出自我實現的需要。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彰顯個性,最大限度地調動思維,積極參與,大膽表達,不論瑕疵,盡顯所思所想。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心理負擔減輕了,師生的情感和信息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思維才最易迸發出創新的火花。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才更容易聽從老師的教誨,接受老師的教育,課堂才容易取得最佳的效果。
2 設置問題情境,引導自主學習
教學的本質在于引導。引導是一種啟迪,當學生迷失方向時,教師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是一種激勵,當學生畏懼時候,教師喚起他內在的精神動力,鼓勵他不斷前行。教師以設置問題情境為手段,以個性啟發個性,以智慧引領智慧,以思想激活思想,可以引導學生有效地開展自主學習。
在課堂上,教師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我曾經聽過一堂地理課,講的是“我國地形特點”。針對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大階梯分布,教師發問:我國地勢這樣的分布特點有什么好處?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有利于海洋濕潤水汽深入內陸,帶來豐富的降水”;“許多大江大河滾滾東流,有利于溝通東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教師接著發問:“還有什么好處?”學生們啞然,因為教材中就講了這兩點。于是學生一會翻書,一會兒沉思,一會兒竊竊私語,進行交流。過了一會,教師稍微點撥了一下說:“階梯和階梯的過渡地帶有什么特點?”學生們豁然開朗,搶著說:“階梯和階梯的過渡地帶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教師又發問:“為什么我國的水能資源最為豐富?”教師按照座位把學生分為六組,讓各組提出各自的見解。有的組說:“我國的長江、黃河流經我國地勢的三大階梯,在階梯的過渡地帶,水能資源非常豐富……”有的組說:“雅魯藏布江切穿喜馬拉雅山,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雅魯藏布大峽谷,……”有的組說:“橫斷山區山高水低,水流湍急,……”各組發言完畢,教師點撥了一下說;“這些河流都發源于哪里?”學生異口同聲地說:“青藏高原”。猛然間,學生醒悟過來,于是你一言,我一語得出了答案:“因為我國大江大河大多發源于青藏高原這個世界屋脊,在階梯的過渡地帶,形成眾多的高山峽谷,落差大,水流湍急,所以我國的水能資源自然最為豐富。”此時,教師話鋒一轉,讓學生針對我國的地形特點,比賽提出一些相關問題,最后列出一些代表性的問題,讓學生們課后去思考、去探究、去解決。
教師通過層層設問,設置問題情境,不斷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參與課堂教學,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更多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即興發言。學生想到什么問題,有什么不解,隨時都可以向教師提出來。鼓勵學生即興發言,可以發散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由想象,也可以培養學生經常提問的習慣。在授課的關鍵點上,鼓勵學生即興發言,可以激勵學生積極發問,刺激學生思維,不但有利于教學難點的解決,也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3 重視課堂活動,突出學生主體
教師需要更新教育理念,面向全體學生,確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新觀念,調動學生“我要學”的熱情,培養學生“我會學”的本領,將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發展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
要讓課堂活動的主體學生,在整個課堂活動中不是“靜聽”,而是“活動”,但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活動的設計要使學生在參與中理解教學內容,增強道德體驗。在活動中,當學生的主體角色得到充分的發揮,能夠用自己掌握的知識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時;當他們能在活動中發展個性,鍛煉自我實踐能力時;當他們在活動中產生觀念、證實觀念,進行積極意義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建構時;當他們能夠感受從體驗到思維創造的快樂時,他們就為自己的終身發展打下了堅實而全面的基礎。
教師還需要面向全體學生,加強對課堂教學行為和成果的監測。不僅需要鼓勵學生成績的進步,更要鼓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學生能積極地發言、認真地練習,及時完成作業等都要及時地給予恰當的鼓勵。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及時、適當的鼓勵,正是為實現全體學生的高效學習這一目標。
4 展現教師魅力,喚起學生情感
語言是教師魅力最關鍵的載體。教師授課的語言要簡潔、生動、有啟發性;激情風趣、抑揚頓挫、有感染力;內容深刻、深入淺出、有吸引力。一言一語要能撥動學生的心弦,隨時讓學生進入教學意境中去。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東西都取代不了的。教師只有具備高尚的人格,才能使學生崇拜他,從而聽其言,信其語,效其行。一個學識淵博、業務精湛的教師就像一塊磁性很強的磁石,會讓學生從心底里佩服他、喜歡他,隨時準備傾聽他的講解,聆聽他的教誨。情感是激發學生個人行為的內驅力。學生的學習熱情,探尋興趣,對問題的感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都有賴于情感的支撐。教師需要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點燃學生的激情之火,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激情。教師應不斷學習,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努力以自己的語言、人格、情感和才華的展現,折服學生,陶醉學生,達到教學的至高境界。
參考文獻
[1]徐建平.淺析構建高效和諧物理課堂的途徑[J].中學課程輔導:高考版·教師版,2012(16):42.
[2]刁成海.構建高效生態課堂 促進師生和諧發展[J].現代教育科學,2009(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