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阻礙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統一教師的教學內容和進度、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手段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問題探索法交流,問題探索法體驗,讓學生感覺到是因為學習而學習。但是在當前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傳統意義上的小學數學教學的弊端越來越凸顯。本文主要探討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改革與探索。
關鍵詞:問題探索 小學數學 改革與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179-01
學生有什么樣的優點,我們就為他搭建什么樣的平臺,從而讓各層次的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有值得驕傲的地方,都在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中茁壯成長。在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是一個新名詞,來自于英語“school-base”,是指“以學校為本”,“以學校為基礎的”。鄭教授對“校本”的解釋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包括三方面的含義:一是為學校;二是在學校里;三是基于學校。以學校為基礎的,也被稱為“校本”,但它不是完全以學校為基礎,以學校為基礎的不完全統治學校本身的一切,實施。既可以在學校組織層面進行了“以學校為基礎”的專業研究人員或其他人員參與學校之間的“校本”合作,也可以進行由學校工作人員參與個別教師“校本”。基于的出發點是自己學校的存在,最終的結果是解決要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學校到學校的工作人員參與的過程為主,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問題探索法是樣本理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教材必然會產生一定的關系,如果教師對教育工作有正確的認識,有強烈的責任感,他就會熱愛學生,熱愛所教的學科,他對教育工作所產生的感情就是積極的,否則就是消極的。而教師的問題探索法活動在教學語言的表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
1 問題探索法的特點
(1)問題探索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客觀地說,中小學開展教育科研,既有著科研機構無可比擬的優勢—— 直接在實踐中操作,科研效果較好;又有著客觀的限制—— 教師非科研專業人員,科研技術性含量難以達到高度。揚長避短,才能提高教師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提升科研的價值。現代中小學教育科研在發展中總結出了“校本”理念,這一些新鮮的、效率較高、適應性較強的理念,值得每一位科研管理者認真推敲,并在管理中深入落實[2]。
(2)豐富性和復雜性并存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是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價值觀,一個總的“聚合”的任務,一個總的概念。是一個組織團結起來創建一個共享的愿景,并整合個人愿景,主動和真誠地為組織建立了一套引導學習的原則和行動規則。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學習”。學習是豐富的內在力量的組織和個人,組織和個人的發展目標與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學校為基礎的教學理念涉及到集體經濟組織,也是一個專業學習社群。作為一個教師的教學理念基礎上,建立一個共同的愿景,是一個集學習、教學和學校為基礎的組織,交流的學校為本的理念,從學校為本的經營理念教學整體發展的考慮,開展團隊學習,自我超越,并最終在現代教育中,以學校為本的理念,教學模式的建設已成為學校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新趨勢。
2 問題探索法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教師移情及對學生的期望形成積極的良性循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出現教師的移情和期望,作為學校教育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它有自己的特殊價值。教師的問題探索法活動在教學語言的表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忽視了發揮教師在校本此功能的教學理念,以學校為基礎的地位不斷下降,哲學教學,教師的運作正常化,極大地阻礙了學校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
(2)加強問題探索法教學建設,有助于教師專業的提升加強課堂校本建設的教學理念和教師的參考,為教師建立一種機制,相互學習,培養他們的合作和團隊精神的教師,搭建一個以學校為本的理念傳授經驗和交流的平臺,積累豐富的問題探索法的教學因素的教師,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可以看出,以學校為基礎的教學理念建設的必要性。
(3)教師與學生互動式教學有助于學生的認知發展建立以學校為基礎的哲學教學小學數學課程適應,以學校為基礎的系統是教育部加強教師的工作,促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以學校為基礎的教學理念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師專業發展戰略,已被廣泛認可。校本的理念進行教學活動,是的教學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建設小學數學教學,幫助學校為基礎的教學和研究,以促進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3]。
3 問題探索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1)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問題探索法交流小學數學運動教學中,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現代中小學教育科研在發展中總結出了“校本”理念,這一些新鮮的、效率較高、適應性較強的理念,值得每一位科研管理者認真推敲,并在管理中深入落實。
(2)人本思想下運用語言藝術人本思想教育的改革提供重要的指導意義,強調學習的過程。應關注教師與學生的理解,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教師和學生的學習決策,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際能力的教育,教學方法,鼓勵學生探索,研究性學習,教學評價,以反映從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的學生參與多元化概念評價中。在人本思想下教師要懂得語言藝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幽默化語言,注意問題探索法式語言的使用,讓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更加和諧,這樣課堂教學更加有效率。
(3)示范的方式為了是這一目的更好的發展,要了解人的發展規律,要了解學生的發展規律,要按照一定的方式組織活動。培養他們的合作和團隊精神的教師,搭建一個以學校為本的理念傳授經驗和交流的平臺,積累豐富的問題探索法的教學因素的教師,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可以看出,以學校為基礎的教學理念建設的必要性。
4 結論
問題探索模式改革在這個急劇變化的知識經濟時代有其獨特的功效。它對于廣大小學數學學生學習知識的方式是一場革命。本文通過搜集現有的小學數學學生自主學習理論研究成果,對問題探索法中的自主學習現狀進行了現狀分析,重點闡述了問題探索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指導運用與實踐。
參考文獻
[1] 董翠香,李興艷.小學數學課程校本化實施成效及存在問題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0(1):113-116.
[2] 季曉靜,王健,黃號號,等.對小學數學校本課程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6):81-83.
[3] 賈洪洲,董翠香.學分制下《普通小學數學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校本化實施模式[J].體育科研,2010(1):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