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誠信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它教育我們為人處事必須正直,守信。孩子是我們祖國未來的花朵,國家未來的棟梁,民族未來的希望。所以在教育過程中必須堅持誠實守信。所以,誠信在幼兒的教育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誠信,是一個人在社會中能否立足的根本。但是,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蕭條,經濟危機的渲染,誠信逐漸的遠離了我們,利欲逐漸引領者社會之風。本篇文章從教師的言傳身教、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文學作品的運用和在日常生活中,誠信的所在以及制造一個特定的節日,讓孩子們一起感受誠信教育的樂趣等幾個方面
來闡述的。
關鍵詞:誠信 教育 幼兒 實施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204-01
自古以來,誠信是中國人民引以為傲的美德,童叟無欺的故事教育了我們達千年之久。幼兒的誠信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幼兒的誠信教育對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幼兒期間,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在幼兒教育中實施誠信教育呢?
1 教師言傳身教,樹立良好地形象
教師的行為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行為,他們的舉止行為習慣直接回事孩子的樣本,孩子們會依照模仿。所以,教師們首先就必須做到誠信二字。自己樹立良好地榜樣,讓孩子們看到、聽到、感受到誠信所在,就會慢慢地養成誠實守信發的良好地行為習慣。
生活中,我們期待每個人都講誠信,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們也期望孩子能夠養成講誠信的良好地行為習慣。教師,是孩子們做好的榜樣,他們是孩子們最直接的傳授者,所以教師的誠信至關重要。言傳身教,樹立良好的形象,做一個講誠信的好榜樣。
2 文學作品的運用
幼兒階段是養成誠信的初期階段,這一階段極為敏感。在這一時期,正是幼兒思想單一、情感單純、可塑性強并且辨別是非能力較弱的時期。然而,在文學作品中包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底蘊,描繪了兒童梅花的生活,讓幼兒們初步的了解到何為道德行為何為誠信行為,它們是以什么來做標準的。從而進行鼓勵和教育。因此,文學作品的運用,對誠信教育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選則一些內容豐富、形象鮮明的文學作品了。
利用文學作品讓幼兒們掌握誠實品質,讓幼兒們了解何為真實何為謊言,對作品中的人物有了簡單的認識,分辨其中的真善美。
3 現實生活中,誠信的所在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分分秒秒間就能完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誠信的培養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日常的行為習慣做起,在生活的細節當中抓住正確的方向。所以,尋找到一個好的突破口,對幼兒實施誠信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堅持從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堅持從細微的小事做起,讓孩子們接觸最真實的道德沖突。
在幼兒園中,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小女孩,悄悄拿走了放在書桌上的發卡。同伴回來到處都找不到發卡,就告訴了老師,老師詢問了班級里的小朋友,大家都說不曾看見,老師就不了了之了。即使這是一件小事,但老師不應該因為是一件小事,就不予理睬。在這件事情當中,已經出現不誠實的行為。所以,老師應該及時的制止并且讓小朋友明白這當中的道理。反而之,如果有的小朋友做到關心幫助他人等助人為樂的行,應即使的表揚并加以鼓勵。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當中,做到“勿以善小而為之,勿以惡小而不為”,幫助孩子們,從小就養成良好地誠信。
4 制造一些特定的節日
制造一些特定的節日,例如美國的誠實節。
在美國,有一個叫埃默紐的八歲小男孩,小小的年紀卻到死也不肯說一句謊話,當地人民被他的事跡深深的感動至今,所以為了紀念他,就把每年的五月二日埃默紐去世的這一天定位“誠實節”,以警示大家應該誠實守信,向他致敬。
老師們,可以再五月二日這一天,在班級里開展一些學習誠實守信的活動,打造誠實節的氣氛。在班級的墻壁上粘貼墻壁報,記載一些學上當中的誠實范例,讓孩子們學習。也可以進行一些談話活動,讓大家談談他們對誠信的認識,在誠信交往處事過程中他們的感受,童顏往往是最真實的。大家也可以一起回憶埃默紐的故事,更增添一些誠實節的氛圍。大家一起度過這樣值得記憶的一天。
5 結語
在教育的路途當中,要將誠信教育與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想融合,運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幼兒,從小就開始熏陶誠信的重要意義。將愛心作為誠信教育的第一原則,遺愛為出發點,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不拋棄不放棄。讓孩子們在一個健康快樂的環境中積極健康的成長。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誠實守信的氛圍,讓他們擁有一個完美的童年。
尊重孩子們,以真誠的心對待他們。從自身做起,注重誠信的重要性,適度的許諾,做好孩子們的楷模。培養幼兒的誠信品質,打好孩子們通往成功道路的奠基石,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誠信教育是一門藝術,是每個孩子乃至我們大家都要學習的藝術,真誠、誠實、守信,學好將受用終身。
參考文獻
[1]朱蓓蕾,李洪曾.幼兒誠信品質家庭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J].上海教育教研, 2003(12):6-8.
[2] 朱蓓蕾.幼兒誠信品質發展現狀與家庭因素的調查報告[J].中國家庭教育,2003(2):1-6.
[3] 史朝霞.家庭環境與預防青少年犯罪[EB/OL].中國青少年維權網,200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