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是《廣西教育》的忠實讀者。一年前,我無意中在學校辦公室發現了2012年創刊的《廣西教育·教育時政》,懷著驚喜的心情,我一頁一頁地品讀了它。
《廣西教育·教育時政》首先是一本深度報道教改熱點及解讀教育新政策的教育期刊。它視野開闊,信息密集,匯聚了大江南北教育界精英的教育教學思想,包含了許多活生生的教育教學實例,涉及面廣,從語文到體育等各學科都有涉及。
《廣西教育·教育時政》也是一本報道區內各縣市教育局、中小學校治教、辦學舉措,展現校園、校長、教師風采的教育期刊。例如2012年第11期《大山里的“夫妻小學”》,生動地描寫了在離岑溪市40多公里的一所山區小學里,廖亞華夫妻倆20載如一日堅守在山村教育教學崗位上的故事,這個故事我反復閱讀了好幾遍,感慨萬千。
《廣西教育·教育時政》還是一本關注一線教育工作者、服務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期刊。它不僅設置了“高中課改”“特級教師工作坊”“教改沙龍”等欄目,還設置了“政策郵箱”“教育敘事”“一線心聲”等欄目,而且始終堅持“三貼近”:貼近國家的政策,貼近讀者的心聲,貼近師生的想法,想讀者所想,憂讀者所憂,緊跟時代步伐,忠實反映師生的呼聲和要求,具有時效性、權威性和指導性,為推動教師專業發展作出了貢獻。
我喜歡讀“教育時評”欄目的文章。2013年第1期《高校取消長跑向“中國式教育”敲響警鐘》一文中寫道,很多高校都取消了長跑項目,近年來無論是大學生還是中學生的體質都大幅度下降,那么高校為什么還取消長跑呢?首先是因為高校擔心學生身體吃不消發生安全事故,其次是因為應試教育的畸形發展造成了中小學生體育教學被擠占甚至被取消,而體質下降更說明體育鍛煉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讀完這篇時評文章,我想,作為體育老師,我應努力提高專業技能,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不斷增強學生的體質。
我喜歡讀“教育敘事”欄目的文章。“教育敘事”欄目的文章所敘述的,基本上都是區內一線教師自身的故事,文章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故事性強。2013年第2期《從你的房子里走出來》講述了作者是如何打開一位內向學生的心房,幫助她樹立自信心的故事。讀完后,我想,我也要像這位作者一樣細心地關愛學生,找到打開學生心房的“金鑰匙”。
我也很喜歡讀“教育書坊”欄目的文章。這個欄目能拓展讀者的視野,讓教師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2013年第1期“教育書坊”欄目刊發了題名為《療治教育軟骨病》的文章,讀完后,我認識到“教育該站起來了”,“教師也該站起來了”!要使學生擁有健全的人格,教師首先得成為“站得直”的人。
作為自治區級核心教育期刊,《廣西教育》力爭做到版面創新、內容新穎、知識全面,給讀者朋友帶來了許多樂趣和啟迪。在品讀佳作的同時,我想給《廣西教育》加油鼓勁,祝愿《廣西教育》越辦越好,播種更多的美好!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