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st 想要夠錢花,30歲開始就要有規劃 月光族、重享受,這都是退休規劃的障礙。雖然退休離你很遠,但年輕時把錢花光,年老時怎么辦?
你的狀態:開始穩步積累財富 提到退休,人們腦海中總會浮現許多美好的畫面。在你的想象里,退休后的生活可能和現在差不多,只是多了更多閑暇時間,你可以環游世界,或是養上寵物,或是早起早睡。這幅在你腦海中呈現的中性圖案,就像你在想象一個陌生人的情況,而并非你自己。由于不能真正意識到將來的狀況,你或許不會考慮把今天的錢存下來,以維持退休后的生活。 如果你正處于30歲左右,在事業的起步期,一般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家庭開支也將不斷上升。如果不做好理財規劃,可能會造成“月光”的尷尬境地。 在不考慮社保養老金和收入增長的情況下,如果你從35歲開始著手養老金儲備到60歲退休,希望退休后收入是退休前收入的60%,你現在每年需要存53064元,大約是2 .65個月的收入(按照每年4%的投資回報計算)。 如果你現在選擇每月只存下很少的錢,或者你是“月光族”,那么現在的身著光鮮,意味著年老后的生活就會很糟糕—因為僅靠社會養老金,你顯然無法維持現有生活。 與其他目的的存錢不一樣,養老金的儲備是一種低風險的長期投資。你可能不買房,那么你不再需要儲備購房款;可能沒有孩子,這就不必為教育費用擔心;但是你不可能不老,所以養老金的儲備要帶有強制性,不能因為家庭臨時用錢而中止儲備。在進行養老儲備時,首先要規劃好家庭經濟,留夠備用金,這樣才不致輕易中斷。 嘗試這樣做 01 積極地開源節流。首先努力工作、提高自己、提升收入;同時養成記賬的習慣,通過記賬規劃預算,可以減少很多隨意性支出,家庭支出往往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現在有很多手機終端的記賬軟件,每筆消費隨手記錄,月底就能生成一份詳細的報表,還有預算超支的提醒功能呢! 02 每月結余用于基礎養老金儲備。養老金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本生活養老金,通常包括衣食住行這些最基本的生活所需費用,這部分需求是非常剛性的,所以一定要用保證性強、非常安全的方式來準備。保險是一種合適的工具。每月拿出收入的10%做一個20年期以上的養老年金,到了退休的時候,基本生活養老金就準備好了。 03 準備生活品質養老金。退休后旅游、興趣愛好等方面的需求有較大彈性。在確保正常開銷和基本養老儲蓄的基礎上,可以關注一些有一定波動性和收益性的投資產品,比如定期定額的投資某個熟悉行業的龍頭股票,買入并長期持有。當然,也可以定期定額投資基金。 04 只需留出3個月至6個月生活費。如果你習慣于把結余直接存進銀行,這就降低了投資性收入。如果你有持續穩定的收入,建議預留3個月生活費,其余資金可以考慮投入你的投資組合。如果你的工作并不穩定,那么預留的資金可以增加到6個月生活費。 05 略為激進的投資偏好。這一階段的投資組合可以略為激進。根據10 0法則,你可以考慮把3 0%資金放在現金、債券、保險、年金,40%資金放在價值型股票、指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30%資金投入不動產、衍生性商品。如果你認為不具備股市投資知識和運氣,被動投資型的指數型基金可以盡量規避主動投資風險,長期投資平攤風險。
2nd 什么時候要調整養老投資組合?
生活總不會遵循你的計劃,應對的方法就是及時修正和調整原來的規劃。
你的狀態:著眼于中長期投資 人到中年,收入的增長開始慢慢放緩,“養老”的腳步卻越走越近。你可能已經事業有成,一切都上了軌道,養老金有關的投資組合就需要重新調整了。 在不考慮社保養老金的情況下,如果你從45歲開始進行養老金儲備,到60歲退休,同樣按照每年4%的投資回報計算,希望退休后收入是退休前收入的60%,你現在每年需要存110858元,大約是5.5個月的收入。 在這個年齡階段,你需要重新考慮購買或者增加商業養老保險。很多人不買商業養老保險,或是不愿意繳納養老金。人們普遍擔心現在就失去對錢的控制,但時一個人所掌控的財產遠比他不能掌控的要來得重要,即便那些不能掌控的財產確實有價值。退休金的存儲就存在這種偏見,因為你需要從銀行卡里拿出一部分錢,存上30年以后再用。拋開偏見,你會發現養老保險的優點不僅在財務上。有保證收入的退休者會比沒有這些的人過得更加開心。 需要注意的是,也不要高估了通貨膨脹。在預算未來的生活費時,你一定會把通貨膨脹考慮進去,這是正確的做法。但如果你太高估通脹,會給自己造成無謂的壓力,甚至失去存錢和投資的信心。合理的通貨膨脹率可參照過去10年的平均標準,預估在4%至5%之間。不愿意看到財富白白貶值,你就得開始研究和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計劃。就像72法則不僅可以用來計算財富的貶值,還可以用來計算財富增值。所以你不必過于為通貨膨脹擔憂,因為你所積累的財富同時在收獲投資收益。 嘗試這樣做 01 考慮一些中長期投資。如果你已經積累了一定財富,可以考慮投資一套可獲得穩定租金收益的住宅或商業房產。建議年租金超過本金的4%以上。 如果資金量不大,可以投資債券類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用5年至10年的投資心態,定期回顧投資組合的收益情況,每年收益目標和買入目標可預先設定(如相比年初的價格上漲6%和下跌15%),達到收益目標就拋出,達到買入目標就買入。 02 增加節余投入養老儲備。每月的收入節余中要預留部分資金用于養老金的準備,一般建議不少于30%。可以采用商業養老年金險與基金定投相結合的方式,做一個15年至20年的長期投資組合。這樣既確保了基本生活養老金的安全性,同時一部分養老金投向有一定風險和較高的收益可能的基金,正好用于生活品質養老金的準備。這種組合適合中年人的風格,不會太激進,也不會太保守。 03 新增三項投資品種。適合這一年齡段投資的品種除去前一階段的,又多了幾項:信托、收藏與房產。養老金的儲備有很多種方式,這幾項投資屬于高投入高風險類型,信托屬于約束性較高的品種,而收藏與房產屬于流動性較差的品種,需要好好組合,而不是雞蛋全集中在一個籃子里。 04 調整投資組合比例。總體來看,這一階段的投資組合大致可以參考如下的比例:總資產40%投入現金、債券、保險、年金,總資產40%投入信托、指數型基金、價值型股票,總資產20%不動產、收藏、衍生性商品。
3rd 現在,你需要穩健的投資組合
當你臨近退休,財務風險承受能力也面臨大幅下降。你的投資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安全、安全。
你的狀態:積極面對養老課題 在不考慮社保養老金的情況下,如果你在55歲才開始養老金儲備到60歲退休,按照每年4%的投資回報計算,希望退休后收入是退休前收入的60%,每年需要存41.1萬元,大約是20.5個月的收入。這是不可能實現的。所幸,大多數人在退休前都還是有些積蓄的,如果要考慮養老,那么管理好之前的積蓄就變成重中之重了。 隨著年齡的增大,你的大腦可能會發生細微的變化。你不需要再承擔社會壓力,可以不關注身邊發生的變化,臨近老年的人群大多是現實定位,不像年輕人那樣關注遙遠的未來。在社會情緒選擇理論里,老人更愿意關注和記住快樂的事,這被稱為“積極效應”現象。 稍稍樂觀是不錯的老年生活狀態,但對養老金的管理可得警惕了。積極效應可能導致2040年的你,或者是現在你的父母對身邊的威脅不再敏感,所以老人也更容易上當受騙。智力的老化要比你想象的來得快。然而,很多老年人還是希望由自己來管理投資組合。如果你已經意識到未來會變老、認知能力會下降這一點,你遲早會直面這些威脅,那就在你還有足夠能力的時候提前開始采取行動。 如果你愿意把資金交給兒女打理,自己安享晚年,那你還要注意,不要讓兒女的風險承受力代替了你自己的風險承受力,造成投資偏好上的錯位。養老金在任何時候都應該進行規劃,在理財品種的選擇上應該偏向于穩健型。
老年人住沒有電梯的頂樓住宅很不方便,換套房也應該在退休規劃中。 嘗試這樣做 01 保本、定期是投資關鍵。首要推薦投資方式以保本、定期型的理財產品為主,在目前的市場上,4%至5%的年收益的保本理財產品還是很多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債券類和部分短期的保險產品都是可選的對象。 02 遠離高風險股權投資、抵押融資。在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不建議老年人購買高風險的股權投資類、抵押融資類的理財產品,因為一旦發生兌付風險,投資者的本金都面臨的部分甚至全部虧損的風險,雖然這些產品預期收益率有時高達10%以上。如果是100萬元以上的大資金,可以考慮信托類投資品。但是信托一樣存在到期兌付的風險。 03 少量涉足股票基金。股票、基金這些權益類的投資品,如果能花時間做一些研究,并且以中長期的心態去投資,老年人也是可以少量涉足。但切忌投入太多資金,一般20%的家庭可投資資金足矣。 04 考慮終身領取的分紅遞增型養老金。用養老保險來約束住未來的養老金是一種可行的選擇,但是只能選擇一次性儲蓄的方式,而且將能領取至終身的分紅遞增型養老金作為唯一可考慮對象。 05 調整投資組合比例。這一階段,你的投資組合大致可以參考如下的比例:50%總資產可以放在現金、債券、保險、年金),總資產的30%可以考慮信托,不高于總資產的20%放在指數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