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當前的基礎設施投資環境,為保障BT投資項目回購款按時足額回收,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投資者應加強項目前期策劃和過程履約,并通過創新融資方式及回購模式等方式拓展BT投資項目管理思路。
關鍵詞:投資;回購;融資;研究
一、BT項目所處環境分析
國家審計署公布的2012年審計公告顯示,36個地方政府本級中,仍有8個尚未出臺政府性債務管理規定,13個尚未建立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舉借審批制度,19個尚未編制債務預算或債務收支計劃,24個尚未建立債務風險預警制度。另外人民網7月5日消息稱今年廣州市加大了賣地的力度,地方財政依賴土地出讓收入度不斷提高。
基于上述信息分析,目前BT項目投資環境仍較為嚴峻,回購風險較高。投資者應從回購方面及融資方式創新方面做如下思考,以規范BT項目的實施,防范相應風險。
二、BT項目回購措施研究
通常情況下,投資人在BT投資項目業務開展過程中的直接合作方或間接合作方都是地方政府,且地方政府財政資源的投向多元化,投資建設的項目較多,如果地方政府財政負債過多或回購資金準備不足,勢必會對BT投資項目回購形成壓力,可能導致地方政府違約。
鑒于此,投資者可在BT投資項目的回購模式探索方面確立幾個原則:一是回購是開展BT投資項目最關鍵的環節;二是前期合同設計很重要,要充分體現利益共享與風險分擔的原則;三是要充分發掘、利用外部資源,采取法律、金融、社會關系等重要手段加大回購保障力度。
1、強調項目前期策劃
一般而言,一個BT投資項目自前期信息跟蹤至初期談判、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項目評審要經歷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此過程中投資者應該就BT投資項目投資成本構成、回購資金來源合理性、回購擔保方式的有效性及違約措施的可操作性等進行詳細研究。
(1)明確投資成本構成,降低投資超額風險
在BT投資項目前期,盡量明確項目投資成本構成,具體明確建安成本、征地拆遷費用、設備購置費、建設期財務費用、相關稅費等計入原則。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特別需要控制除項目建安成本以外的其他費用所占比例。
另外,針對國內BT投資項目的實施現狀,以及相關稅收政策的不確定性,為防止BT投資項目實施過程中稅費的重復繳納及變相加收,一方面,要在項目談判前期及合同的條款設定時,要充分考慮相關風險的防范,需明確約定投資者作為項目的投資建設者,自項目建設至回購結束整個過程中,只繳納一次稅費,避免重復繳納。另一方面,要提前了解區域的稅收優惠政策,提前開展稅務策劃工作。
(2)明確有效的回購資金來源,防范回購風險
總結目前國內實施的多數BT投資項目,絕大部分項目回購資金來源為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地方融資平臺公司經營性資產收入或封閉區域內土地出讓收入。投資者應根據具體來源進行分析,確保其有效性及全覆蓋性。
a、對于以地方財政收入作為回購款來源的BT投資項目要重點分析所屬區域經濟情況、財政收支情況及地方信譽等因素,必須將回購資金支付列入財政預算,并取得人大決議批復,確保其有效性。
b、對于以地方融資平臺公司經營性資產收入或封閉區域內土地出讓收入為回購資金來源的BT投資項目,要重點分析平臺公司的資產狀況及封閉區域內土地出讓預期情況。需聘請專業的資產評估機構對用于支付回購資金的資產進行謹慎性價值評估,并制定有效的退出機制,在地方平臺公司無法支付或不能全部支付項目回購款時,保證能夠無風險退出。
(3)強化擔保方式設定,防止地方政府違約
針對當前的基礎設施投資市場環境,強化BT投資項目回購擔保是實施BT投資項目的核心要素,可考慮采取以下幾種方式強化回購擔保。
a、重點分析地方政府提供擔保物的可變現性,比如可要求地方政府的提供銀行保函,有形擔保資產及權益性資產(如地方政府在地方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的股權等)。確保一旦地方政府違約,投資者即可將擔保資產進行變現。
b、爭取項目回購與地方政府的利益點進行結合,提高地方政府按時回購的積極性,可同地方政府溝通,若其按時回購,投資者可將資金重新投入該區域市場,以支持地方經濟的發展。
2、重視過程履約
若要實現BT投資項目的正常回購,首先,投資者要保證項目的質量、安全與進度。其次投資者要重視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計量、簽證及基礎資料齊備等工作,為項目的回購款取得提供基礎依據。再次,投資者要引導地方政府學習,使其清楚回購資金的支付流程。
(1)重視項目本身重要性,質量、安全、進度是前提
打鐵先要自身硬。要想理直氣壯地向地方政府索要回購款,必須保證在BT投資項目合同工期內提交出合格產品。投資者在BT投資項目建設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工程建設,不斷加強施工管控,確保施工進度、質量和安全文明生產滿足合同要求,用高效履約為回購款收取創造有利條件。
(2)盡早確定回購款金額,過程計量、簽證是關鍵
要想順利實現回購,確定回購款金額是根本,投資者要充分重視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計量、簽證等工作,同時要保證基礎資料的完善。
在BT投資項目建設過程中,制定簡易、有效的計量、簽證流程,將相關流程與地方政府共同核實、認可,做到流程規范化,簽認有效化。
另外,在過程中建立回購款結算工作督導體系,成立項目公司、總承包部、項目部三級機構結算工作督導組。明確督導組工作職責,對督導組成員進行責任包干,建立對等的獎罰機制。督導組成員負責按結算審批對接層次,督促結算資料按時申報,按期解決資料申報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推進結算工作順利進行。
(3)協助提高地方政府回購知識,引導很重要
在投資涉及的區域中,有較多的地方政府沒有實施過BT投資項目,對回購流程及回購依據不夠清楚,對回購的認識程度不夠,回購意識不強。投資者可為地方政府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邀請地方政府到已實施的BT投資項目進行參觀、交流,并重點對回購履約、回購流程及回購依據進行介紹,以提高地方政府的回購工作業務水平,避免因基礎工作不扎實影響項目的順利回購。
3、強化回購階段采取的措施
在做好項目前期策劃及過程履約工作后,回購階段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對項目的回購工作起到決定性作用,可通過回購款過程確認、了解地方政府需求、主動為地方政府力所能及的工作、創新回購模式等加強回購工作。
(1)及時確定回購款金額,加快回購速度
在首期回購款到期前一定時間內將回購款金額進行明確,同時提供回購款確認的基礎資料,為地方政府支付回購款提供充分依據,促使回購款的按時回收。
在地方政府出現延期支付回購款或可預見的延期時,及時致函地方政府,將延期支付金額及違約懲罰措施予以告知,提醒地方政府及時進行回購。
(2)積極同地方政府財政部門進行溝通,促進回購
針對業主單位(回購款支付主體)不是地方政府財政部門的情況,在回購款支付到期前,業主單位需要與地方財政部門進行書面協調。投資者應該主動與業主單位及地方財政部門進行溝通,以促進回購款的支付。
(3)了解政府需求,為按時取得回購款謀劃、出力
投資者要及時與地方政府溝通,了解其需求情況。若涉及與地方企業的合作,要充分發揮地方企業的影響力及金融機構的特殊性與地方政府相結合,針對項目回購工作找到共同利益點,探索項目回購支付手段。
(4)創新回購模式,多渠道爭取回購款
與融資機構、房地產公司等共同探索新的回購模式,研究通過資產證券化及取得土地開發權等方式的可行性,并將形成的可行性方案與地方政府進行溝通,研究其可操作性。
三、投資項目融資方式研究
對于BT投資項目而言,投資者目前采取的融資方式多數是債務融資,如此不斷增加籌資單位的債務負擔,提高資產負債率。另外,資金籌措更多還是依靠銀行貸款,導致對銀行貸款的依賴程度較高,融資方式較為單一。基于投資者關于資產負債率及擔保額度的限制性要求,投資者應積極與各金融機構研究、探討新的融資模式。需重點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融資成本要合理化
目前新的融資模式一般存在融資成本較高的特點。比如采取股權融資方式,融資利率一般為銀行基準貸款利率上浮一定比例,并且該部分融資成本無法以財務費用從投資收益中扣除,導致多繳納該部分費用產生的相應稅費,抵減項目整體收益。
投資者要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對融資費用進行詳細測算、分析,在對財務經濟指標影響不大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
2、融資風險要轉移
針對上述融資費用增高等相應的風險,要考慮如何進行風險轉移,比如可通過與地方政府進行合同談判,設置相應的合同條款,項目洽談前期與地方政府進行融資方案溝通,爭取地方政府認可不同融資模式產生的融資費用(區別于常規融資方式的具體費用)。若經過談判溝通,地方政府不同意承擔該部分資金成本,投資者應充分分析該部分成本支出對于整體經濟效益的影響程度。
3、在項目前期合同談判時請銀行機構介入
在項目前期合同談判時,邀請銀行機構盡早參與,使利益相關方得到有效溝通。一方面地方政府會清楚投資者實際面臨的融資環境,對投資者的融資工作提供支持,降低融資費用超支的風險。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銀行機構對項目融資的支持程度判斷項目的優劣性,并且可借助銀行之力提高對地方政府的要求。
綜上,對BT投資項目回購及融資方式創新進行淺顯研究,希望能為讀者提供一定的拓展思路,為BT投資項目的實施提供相應的保障。